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雯雯 《世纪桥》2023,(5):60-62
“四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机理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爱国初心、矢志顽强拼搏、实现人生价值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价值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四史”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冯军伟  高菁 《世纪桥》2023,(9):11-13
“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在逻辑、时代价值、实践路径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内在逻辑上,“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相同、内容交叉、目标一致。在价值逻辑上,“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怀、提升理论育人功能方面相融相通。在实践路径上,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为任务,树立大历史观的科学理念;以挖掘“四史”育人价值为内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以搭建数字共享平台为抓手,“四史”资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政育人发挥融合效应。  相似文献   

3.
推动新时代青年成才教育工作需要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掌握时代需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是新时代青年成才教育工作的时代召唤;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青年成才教育工作的时代价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政策制度化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4.
华如楠 《世纪桥》2023,(11):2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建党百年是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关键契机,各地高校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将“四史”资源、活动形式、创新方法、育人成果等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突破其现有工作困境,促进其内涵、外延创新发展,推进其工作有效展开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开展高职院校四史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精准思政是在新时代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思政教育理念。文章以精准思政的视角来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四史教育的主要路径,通过教学识别精准化、教学内容精准化、教学方法精准化、教学反馈精准化四个方面为高职院校开展四史教育提供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6.
李烨 《世纪桥》2023,(9):74-76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延续,是中国近代以来历经沧桑从低谷走向复兴的真实记录。红色文化资源产生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进程当中,其具有历史传承和政治文化外显的双重功能。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四史”教育,本质在于教育主体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回应高校全面育人的实效诉求。从内在逻辑关系、现实意义和实践探索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理性研究进行补充,为“四史”教育的开展和相关研究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厚重感,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教材体系,从“时代新人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思维教育”七个方面探求“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切入点,基本形成了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思路结构。  相似文献   

8.
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四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传承“四史”精神,而且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网络环境、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学生生源基础和学习习惯及教学方式单一、教学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增加了高职院校推进“四史”学习教育的难度。因此,高职院校推进“四史”教育必须从合理运用网络资源,重视实践教学,完善课程体系结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四史”阵地管理,重视教学组织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四史”教育贯通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不可或缺。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构建“四史”教育“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即构建“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相互融合机制、完善开展“四史”教育的基本资源保障机制、打造“四史”教育的合力共管机制、构建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切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概念。学习四史必先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历史与实践证明,贯彻落实好四史的学习教育,对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对批判错误思潮,理清历史脉络;对汲取治国理政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年轻干部在国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七种能力”是提升新时代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实践遵循,蕴含着科学认识论,遵循了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指明了其目标价值性,明确了何以来的问题;突出了核心主题论,指明了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的着力点,明确了何以是的问题;彰显了工作方法论,为年轻干部能力提升指明方向,明确了何以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新时代如何应对因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而带来的严峻挑战,永葆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实现长期执政是摆在我们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议题。从“执政能力”到“长期执政能力”的转变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历史以及现实逻辑。要从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学习能力以及制度创新力六个维度系统把握新时代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方向;树立长期执政的意识和理念;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党长期执政的体制机制;勇于自我革命,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打造诚信政府的目标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客观上要求提高政府信用,打造值得信赖的诚信政府。针对行政领域中所存在的一系列政府“失信”现象,打造诚信政府就要建构责任政府、科学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这就要求政府规范自身行为,转变自身职能,加强行政道德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从而提高政府自身形象和信誉程度。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特色和民族发展大计对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寄希望、提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青年培养思想。其丰富的青年思想以培育青年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引导青年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指向提升意识形态整体功能;以打造青年的过硬本领与创新能力指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鼓励青年参与国际沟通交往指向铸牢国际互信的民意基础。新时代青年培养的四重价值指向互联互动,成为青年工作的思想指南与行动纲领,共同导引着青年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繁荣复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认真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坐标,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理性对待仍然处于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定位,才能把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脉搏,更准确地把握好在新时代下解决问题突出重点性、战略安排注重全面性、整体过程强调人民性的时代特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问题的探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走向了成熟。他们深受黑格尔国家学说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开创了新的历史,形成了内涵丰富、鲜明特色的国家理论。“国家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正是这样一种既有丰富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理论创造,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国家理论自产生以来,便注定是贯通古今的关键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需要全面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内涵,人民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性需要,除此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方面的关系寻求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的理性认识和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旨在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厚植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顺利实现;开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与腐败行为作斗争,反腐的逻辑理路在各层面有效展开。在历程上主要表现为反腐败斗争从压倒性态势到压倒性胜利的演进;在措施上主要表现为成功构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新模式;启示上主要是在反腐过程中形成了在党的领导下多元协同治理腐败的系统经验。新时代党治理腐败为最终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完全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国内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认识一直处于批判的主导立场,认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同资本主义,意图是推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有所转变。本文试图通过读衣俊卿教授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一书,以人道主义批判为主线,重新寻找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