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的陵园规划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中就浙江绍兴南山人文纪念园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解析,阐明了现代陵园规划设计中殡葬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相融合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艺术化、生态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陵园,让每个来的人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感受到人文历史的凝聚与延续。  相似文献   

2.
殡葬园区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殡葬服务的重要公共场所,园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殡葬活动参与人员的健康。文中依据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结合殡葬园区实际情况,针对Cd、cu、Hg、Ni、Pb、Pt、Sn、Zn8种典型重金属污染,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风险表征四步骤评价法,系统概括了有阈和无阈两类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水平的标准。同时以广州中华陵园为研究案例,得出该园区8种重金属总非致癌风险小于1,致癌风险也较低,对人体不会造成健康危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殡葬园区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殡葬服务的重要公共场所,园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殡葬活动参与人员的健康。文中依据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结合殡葬园区实际情况,针对Cd、Cu、Hg、Ni、Pb、Pt、Sn、Zn8种典型重金属污染,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风险表征四步骤评价法,系统概括了有阈和无阈两类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水平的标准。同时以广州中华陵园为研究案例,得出该园区8种重金属总非致癌风险小于1,致癌风险也较低,对人体不会造成健康危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观照中国传统殡葬伦理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殡葬活动为追求情感的需要,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不可忽视.为解决殡葬活动产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紧张与矛盾关系,绿色殡葬应运而生.但相较于我国流传近千年殡葬伦理思想,绿色殡葬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在我国目前的地位与作用,相当尴尬与艰难.它必需寻找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在这方面,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正好契合了这一问题的需要.绿色殡葬在中国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需对绿色殡葬理念与中国传统殡葬伦理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清理,推动中国传统殡葬伦理的生态与绿色转向,从而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从殡葬伦理的视角开拓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中从新殡葬视角出发,分析了传统殡葬服务的类型,诠释了现代殡葬服务新视野的理念,指出当前我国殡葬服务新视野的基础及特点,提出了新殡葬人的培育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殡葬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环。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推动实现“逝有所安”这一新时代美好生活应有之义。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蕴涵着辩证审视生死、感悟生命意义的生命伦理向度、保护自然环境、推行生态安葬的环境伦理向度、倡导文明祭扫、建设乡风文明的文化伦理向度。基于伦理向度对此予以综合考量,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实践路径,为加强殡葬文化建设提供伦理向度的价值指引、实施手段与价值准绳,另一方面能够加深思想认识,使我们面向实际场景不断丰富殡葬伦理思想,着力构建新时代殡葬伦理文化建设新图景。殡葬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缩影,以建设发展此项工作为契机,也能有效促进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更好地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文中根据当前殡葬档案利用的现状,结合移动互联时代对档案服务的新需求,对殡葬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提高殡葬档案利用效率,发挥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服务在殡葬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殡葬工作的人性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殡葬行业发展的新趋。文中分析了殡葬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内涵,提出了在殡葬工作中运用人性化服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中根据世界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形势,结合殡葬标准化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殡葬标准化工作概念及其内容,阐明了殡葬标准化工作意义。通过对殡葬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殡葬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了殡葬行业标准化工作是民政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殡葬标准化工作,最终实现民政事业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殡葬服务体系的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殡葬服务理念的建设却相对匮乏。文中在分析当代一般殡葬服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死者(遗体)中心转向为生者中心,肯定了该理念对当代殡葬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阐明了殡葬服务理念从掩盖到揭示、从死者到生者、从服务到教育转向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论殡葬服务的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殡葬行业内外对殡葬服务客体的界定不明确,出现殡葬服务业"赚死人钱"等不恰当的说法。殡葬服务的客体是丧家,"丧家"作为服务客体的认同受到殡葬服务过程中的客观现象和丧家的主观因素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殡葬服务客体误解。澄清殡葬服务的客体,不仅是殡葬实践工作的理论准备,也是改善殡葬业自身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中主要将殡葬服务从时间维度上进行了双向拓展,提出了过程化殡葬服务即"临终关怀——过程支持——后续关怀"的服务模式,通过对过程化殡葬服务模式进行分阶段以及整体性分析,尝试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其中,发掘出社会工作在殡葬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构建殡葬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殡葬服务水平、营造简约文明的殡葬文化氛围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中旨在讨论殡葬用地的空间变迁.在殡葬改革政策下,国家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主要方向之一是"节约资源",尤其体现在殡葬土地使用方面.田野材料显示,虽然总体上各地节约使用殡葬土地,坟墓结构越来越简化,但殡葬变迁的实践是由空间感知、文化想象、策略性行为等构成的流变过程.尽管殡葬方式发生改变,但人们仍需要以物质性承载死亡的社会性,同时将其嵌入进"生存"的环境里,理解这一点对突破殡葬改革政策推行中所遭遇的困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聚焦现代殡葬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人才培养规模偏小、人才培养规格较低、人才培养内容传统、人才培养手段滞后、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教学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整体偏低等问题。站在引领我国殡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提出根据现代殡葬行业转型发展要求重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开展“德技并修、尽善尽美”的现代殡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发活页式与手册式教材,开展“3+1+1”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引领行业、结构合理、双向流动”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等改革创新举措,着力实现现代殡葬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中对我国殡葬领域现有的标准状况进行了分析。建议在借鉴国外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殡葬服务、技能操作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标准,修订现有标准,以规范殡葬行业管理,指导殡葬职工技能操作,提高殡葬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殡葬业被称为中国当下暴利行业之一,已经成为不争事实.由于人们受传统保守、封闭因素的影响,学界对殡葬业很少涉入.同时,该行业尤其是殡仪馆等设施属于民政部门垄断,因此引发的相关腐败现象,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结合涉及殡葬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对当前殡葬领域特别是殡仪馆系统的职务犯罪进行分析和梳理,廓清其职务犯罪特征,提出针对性对策,让反腐的阳光普照殡葬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从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殡葬服务的积极意义,从社会工作视角下审视殡葬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殡葬服务具有关系协调者、危机干预者、心理援助者、社会支援者的角色定位,对社会工作介入殡葬服务路径进行探讨,较为全面阐释了社会工作者如何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配合殡葬服务主体提供综合性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殡葬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作者在文中对泉州市殡葬服务产业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建议以泉州城乡作为殡葬产业化的着眼点,建立城乡殡葬服务产业新格局;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机制,协调好经营者、消费者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殡葬服务单位的人员素质,以适应殡葬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现有殡葬园区资源利用现状,根据价值工程理论,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殡葬服务设施实行骨灰处理多样化,并与殡葬园区园林景观生态建设相结合,节约殡葬资源、提高殡葬服务设施综合效益的科学方法。用环境科学理论对骨灰处理方式进行利弊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环保要求的骨灰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殡葬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殡葬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目前殡葬转型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现代殡葬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思想和社会基础不牢、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服务设施陈旧落后、行业作风有待改良等问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建设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为主要内容和形式载体,推进我国现代殡葬建设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