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凝聚起复兴伟业的磅礴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学术界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实践发展、价值意义等方面.相关研究更好说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来源和发展趋势,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意义.今后学界还要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和拓展研究视野,以世界眼光研究问题,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至少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新时代"战略目标的变化等十个方面具有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北京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彰显发展新境界。以科学思维引领,2018年北京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四大重要进展。以战略思维谋创新,北京彰显高质量发展新境界。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北京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彰显发展新境界。2018年以来,两组数据印证了"稳中有进"的扎实成效:一是经济增长向高质量迈进。2018年前三季度北京GDP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  相似文献   

4.
鲁彩荣 《创造》2021,29(6):22-2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②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历程,就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政治理想的现实展开,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接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历史、向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负历史,不负人民;始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人民至上,代表人民.  相似文献   

7.
《前进》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这个"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党的百年历史,也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06,(12):36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刻,国务院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这次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五"民政工作,规划部署"十一五"民政工作,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与广大人民群众都有着赤诚的深厚情感,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新时代"人民观"的核心要义凝练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以此统领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当下,中国的发展并不平衡,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而复杂的挑战。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9,25(3):69-71
"利为民所谋"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它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经验.但是,这个观点必须扩展为下述三个命题:为人民谋利益必须慎之又慎,让人民谋利益必须解放思想,保护人民的利益必须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围绕成功举办"2008奥运会"和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任务,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投入不断增加,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网格化管理初步实现城六区全覆盖,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标志着北京城市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要言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与思考》2021,(1):67-8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使命型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具有三重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即对伟大使命的明确认知与自觉担当、对历史规律的理论探求与实践遵循、对指导思想的极度重视与发展创新、对群众路线的牢固树立与贯彻执行、对民主集中的制度要求与组织建构、对党性修养的高度强调与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征程以及党领导的民政事业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党领导下的民政事业始终把为民爱民作为核心理念,"为中央分忧,为群众解愁",以利民惠民的实际举措守民心、聚民心。  相似文献   

17.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人民"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标志性概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去创造历史伟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统一起来,把依靠人民和带领人民统一起来,有力回应了某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话语,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境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创新理论主题,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统筹起来,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人类难题,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精神的精华;创新理论形态,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时代明证;创新理论方向,把"后新冠疫情时代"世界体系的可能变革、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挑战、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与合作纳入视野,澄明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9.
正"1+1+1"是新时代民政功能定位的重要遵循。第一个"1":"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建引领民政。"以人民为中心"蕴含着立党为公的初心不变、彪炳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满溢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精神情怀。夯实执政的民心基础。"以  相似文献   

20.
久违了,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久违了,全国的城市管理同仁们!《城市管理与科技》经过一年的休刊调整,又与大家见面了.我们重逢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更觉"大数据"技术的溯源管控作用精准高效;重逢于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觉"小街巷"里的群众利益无小事;重逢于如火如荼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热潮,更觉培育全民垃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