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村殡葬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当前农村殡葬改革内卷化困境,亟待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破解思路。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我国农村殡葬改革推进受宣传工作、传统文化、殡葬运营三个关键因素共同影响。对此,推进我国农村殡葬改革应着眼于打破宣传走过场现象,广泛宣介殡葬法规政策;重新识评传统丧葬文化,弘扬文明有益之处,摒弃封建落后成分;加强公墓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殡葬市场。  相似文献   

3.
殡葬服务具有广泛的外延,对其内涵的本质规定是殡葬服务自我认识明确化的需要,是服务客观行为规范化的要求。以生死哲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殡葬服务行为的本质是服务主体在担当生死直观的前提下,为服务客体解答生死课题的工作,殡葬服务的生死哲学本质需要凸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殡葬服务是民生工程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殡葬改革已经成为国家高位推动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文中通过数据分析,对湖南殡葬改革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实阐述与剖析,并提出了促进新时期湖南省殡葬改革的对策,为十四五时期湖南殡葬改革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殡葬服务是民生工程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殡葬改革已经成为国家高位推动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文中通过数据分析,对湖南殡葬改革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实阐述与剖析,并提出了促进新时期湖南省殡葬改革的对策,为十四五时期湖南殡葬改革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殡葬改革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给人民群众精神和物质上增加了压力,给社会增加了负担,造成了资源浪费,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社会风气,腐蚀了人们的灵魂,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倡导树葬、建立电子坟墓、网上扫墓等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俗。  相似文献   

7.
殡葬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容乐观的问题,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城乡及改革前后的比较来阐述殡葬改革在农村的推行状况、所得效果,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认为政府行为失范是农村殡葬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领域的殡葬服务,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在每年清明节到来之际,总是广受社会关注,其中不乏诸多批评,此种批评已然具有节令性发生之特征。文中为探究此中缘由并解决问题,提出了公益殡葬、阳光殡葬、情感殡葬、科技殡葬、法制殡葬的概念,以期能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10.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殡葬改革形成了市场主导模式、市政模式和教会模式三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殡葬模式。从管理的角度,尽管中西方国情存在差异,但西方国家的市场化取向、政府作用的定位与社会参与等经验,对于我国的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连宋大陆祭祖及其在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引起的巨大反响和强烈共鸣,给我们带来了观照和思考我国殡葬改革的新视角,也给我国殡葬改革:特来了诸如要传承弘扬慎终追远、敬祖重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殡葬文化精髓等五个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实施殡葬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殡葬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结合行业企业调研成果,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推进殡葬信息化管理的互联网+殡葬服务体系,为促进殡葬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实施殡葬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殡葬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结合行业企业调研成果,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推进殡葬信息化管理的互联网+殡葬服务体系,为促进殡葬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殡葬改革,需要大力宣传积极先进的殡葬文化,在思想意识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因此,创新殡葬宣传方法使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殡葬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从宣传采取的形式和宣传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如何进行殡葬宣传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殡葬,已成为我国殡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文中分析了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推行绿色殡葬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目前我国殡葬行业推行绿色殡葬的几种模式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湘北S村殡葬改革实践,比较殡葬政策推行前后代际交往关系的变化,揭示殡葬改革给代际互动带来的非预期的结果。研究发现,殡葬改革给三代人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有差异。给第一代人带来的冲击最为直接,这种体验体现为信仰焦虑。在一个公共养老资源不足的农村社会,第一代人为缓解信仰焦虑,必然导致其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强化和家庭养老模式的固化。如此信仰焦虑的缓解策略最终阻断了中年子代与青年孙代之间的代际交换,打破了流动家庭通过代际合作化解家庭风险的机会。总而言之,S村的殡葬改革给原本风险丛生的家庭又增加了一个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殡葬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经营秩序不佳、市场监管不到位,消费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亟待研究建立科学和谐的殡葬消费体系。科学界定殡葬产品和服务机构的属性,建立政府-市场两级消费体系;引进并优化配置社会资本,创新殡葬服务形式,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加强殡葬管理制度化建设,建立完善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机制,平抑殡葬消费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推行协同治理,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倡导绿色消费,引导群众节俭办丧事,逐步树立科学和谐的殡葬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8.
殡葬改革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伴随而来的社会矛盾逐渐显现,一条科学的殡葬改革治理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社会适应视角,采用实地调查法,构建殡葬改革中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把社会适应分为政策适应、文化适应、经济适应三个层面,厘清殡葬改革中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根据三者的初适应过程和再适应过程产生的适应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殡葬文化是高职殡葬专业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中华优秀殡葬文化与高职殡葬专业德育教育融合还存在重视程度不高、教培体系不系统、教师殡葬文化素质不高、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殡葬专业应在深究中华优秀殡葬文化的内涵基础上,充分汲取殡葬文化的先进思想与智慧,通过编制德育教育养成手册、建设殡葬文化博物馆、提升教师殡葬文化素养、增设殡葬文化教育类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已由针对贫困的"助人"行为演变为民众主动参与的"和谐"努力,殡葬活动也已由从关注虚无的死亡世界转变到重视现实的生者需求。以公众服务的视角审视,殡葬活动和社会工作两者具有共性——"助人",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介入殡葬活动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