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生活"是马克思既区别于黑格尔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理念,在马克思看来,真实的人固然是现实的、个体的、自然的人,然而,如果人离开了所生活的"类",离开了社会,人的存在就只能是一种孤立的从而也必然是抽象的存在。马克思的"类生活"虽然具有费尔巴哈的话语色彩,但却超越了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所承认的"类"存在物只是针对"生理学"意义上的人即自然的人本身,而没有真正触及到社会中的人即人的"类生活"。因此,我们说马克思的"类生活"之所以高于费尔巴哈,就在于马克思已经看到人的真正本质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概念,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我们对马克思"社会"概念认识却存在诸多误解。我们主张,马克思"社会"概念围绕的中心问题是现代性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社会"概念内蕴了其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回答方式,彰显了其理想性、批判性和构成性的独特意蕴,显示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5,(7)
方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论创新的主要标尺。马克思哲学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这不仅体现在马克思跨学科的理论建构上,而且也体现在跨学科的研究视阈上,还体现在马克思晚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新探索上。深入挖掘马克思哲学跨学科研究思想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自觉加强哲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应努力克服"路径依赖"和"拿来主义",并以方法论自觉和方法创新带动哲学创新,走跨学科研究和协调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唐星 《世纪桥》2015,(12):33-34
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作为其早期著作中一个鲜活的哲学术语,是他扬弃前人相关异化思想的结果,具有丰富的内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其早期著作中的代表堪称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而他在这一手稿中所阐述的异化劳动理论便给我们解读其异化概念提供了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提出为其科学世界观的创立埋下了伏笔,也成为了他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5.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在其代表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根据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结合黑格尔、布洛赫、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论述,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某些内涵进行了一定的解读。虽然他的某些解读有失偏颇,但是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提供了一种视角,为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使我们在深入思考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时,能够得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6.
卢刚 《唯实》2011,(1):69-73
原始积累是当今被弄得比较混乱的概念之一.此概念的前身是斯密所谓的"预蓄的资财",后来在马克思手中才得到科学的阐释.而在后来的历史中,"原始积累"概念因其复杂性又被各派思想家误解,一种误认为"原始积累就是抢本钱",另一种误认为"原始积累不会再重现".从源头上辨明这两种误解,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原始积累"的科学涵义."...  相似文献   

7.
"偶然性"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对马克思来说,"偶然性"不仅仅是一个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认识论上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与发展、关乎人的自由的重要问题.因此,对马克思的"偶然性"概念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李桂花 《探索》2011,(2):153-158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视域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由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敬畏自然、依赖自然";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由于"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由于"被认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善待自然、呵护自然"。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一内涵,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实现了对自然概念的范式转换,使本体论意义上的物质自然、实践论意义上的人化自然、历史论意义上的社会自然实现了统一,彰显了批判超越性、社会历史性和整体统一性的鲜明理论品质。马克思自然概念为科学的自然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仅揭示了人类利用自然的基本规范,而且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主要是批判性用法。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创建了"ishikikeitai意識形態"这个日语术语,被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者转译成汉语,其中发生了术语涵义的转化或"误译",与这一概念列宁和苏联理论界中性化用法的影响相契合,在汉语语境中形成"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中国式话语特色。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而上学"概念有不同的用法,但在哲学史上都有根据.恩格斯的用法源自黑格尔,仅指与"辨证法"相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用法则更接近哲学吏上的通行理解,即作为与"自然学"或"物理学"相对的"超自然学"或"元物理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批判蒲鲁东无法把握"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这根源于蒲鲁东的研究方法,蒲氏套用了黑格尔的方法,把人类社会区分为十个前后相继的"环节",虽然作为诸"环节"的概念是可以把握社会有机体特征的,但其方法决定了他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更多地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把握社会有机体,他既强调共时的系统性,又强调历时的发展性。马克思不仅在《哲学的贫困》中涉及到了社会有机体理论,还在其它著作中探讨了社会有机体理论,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活的有机体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观点。这一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起源于汉语的"生产"被日本借用,赋予其经济含义,用来表示"财富的创造",以"生产"为第一词素的系列派生词逐步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概念经由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到马克思那里,成为一个表示经济基础的经济哲学概念,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传入中国,经历了从非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在译词形式上表现为由"生产力"和"生产诸力"同时对译英文productive forces,德文Produktivekraft,最后确定"生产力"为统一定译词。这一定译词超越了"生产诸力"等译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概念不仅是一个经济哲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这一过程就是马克思productive forces/Produktivekraft概念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包含了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深入思考,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成果。马克思分析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认识到资产阶级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指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才能够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今的中国,"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能够为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问题提供思路,也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过渡时期的含义,一是理想社会的含义。作为理想社会的含义,是一种学理意义上的含义,它基本上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实验室中而没有得到传播。这一含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概念在学理上有着某种相同或相通的之处。但是,马克思的含义是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化概念和扬弃私有财产这一历史基础上的概念。理想社会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真正实现了人的最高历史本性,即社会化本性的社会。真正领会马克思的这一学理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概念,对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理解人类自由解放境界的深刻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董宏鹰  李怡 《求实》2013,(2):9-13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有三个层次,依次是"生存劳动"、"生产劳动"和"自由劳动"。"生存劳动"是一种绝对的自然事实,没有被建构性,因而不具有意识形态性。"生产劳动"和"自由劳动",在对外启蒙上,前者因受到政治理念严格规整和阶级、情感的巨大认同,变成功能上合法性制度框架的基础;后者则因成为特定观念来对抗现实世界继而成为一种普遍价值,进而都获得意识形态性。在当代,坚持强调"劳动"的意识形态性对已获启蒙后的民众进行自我反思和理性质疑方面,在强化劳动者的阶级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和制约"新阶级"扩大和塑造具有思考力的群体方面,无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但随着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摆脱和超越,尽管马克思还偶尔使用"异化"概念,但更多的是用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走向的。因此,"异化"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研究这一发展轨迹,可以深刻领会马克思治学的严谨、科学态度和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主体"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对马克思"主体"概念的研究,一方面为研究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个视角,从"主体"概念出发,能够更好地梳理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以及解决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对"主体"概念的研究将马克思哲学放入到哲学史的视域中,"主体"自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焦点和核心问题;同时,"主体"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马克思的"主体"概念能够为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一种"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既不同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道",也不同于费尔巴哈以"市民"为立脚点的人类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是一种以全部社会的"人"为立脚点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也即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或"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7,(3)
异化思想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在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后的推陈出新。马克思不仅批判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且从人的价值层面出发,认为资本主义下人们进行的劳动并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深入到"当前的经济事实"得出异化劳动概念。在分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后,探讨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的异化劳动的产生根源即私有经济及解决思路:实现共产主义。并且结合马克思后期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对其早期的异化思想进行了定位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