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拥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色彩,而它们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与股东权的概念紧密相连.德国公司社会责任的一大特点是在追求公司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调整其利益关系.而公司的社会责任也根据社会期待而形成,并进一步形成了德国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责任对德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拥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色彩,而它们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与股东权的概念紧密相连。德国公司社会责任的一大特点是在追求公司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调整其利益关系。而公司的社会责任也根据社会期待而形成,并进一步形成了德国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张浩淼 《德国研究》2009,24(3):32-36
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政策话语从再分配话语转变为社会融合话语。伴随着政策话语的转变,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也在酝酿之中并于2003年经联邦议院通过,最终在2005年得以实施。改革把社会救助与失业救助合并在了一起,这表明,受助者不仅是被同情的弱势群体,不再是单纯的权利享受者,政府开始承认他们必须承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义务,并希望通过改革促使失业者不再依靠社会救助,而是重返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融入社会。通过对德国经验的考察,可以获得如下启示:第一,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政策话语的转变对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在相关政策话语的构建和转变方面,学术界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社会救助政策话语的选择只有符合本国的国情与时代要求,才有助于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定医疗保险与私人医疗保险构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双轨制,私人医疗保险在德国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被限制在补充保险范围内,而是一个与法定医疗保险并行的、具有独立和完全等特点的保险制度。随着2007年《法定医疗保险——竞争加强法》的实施,两者能够起到相同的医疗保障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融合与靠拢。事实上,实行基本保费费率的私人医疗保险就相当于法定医疗保险,实行货币选择费率的法定医疗保险就相当于私人医疗保险。双轨制的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既平等发展又相互补充,既有趋同又有趋异趋势。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医疗保险体制融资模式概况由于历史原因,欧盟各国的医疗保险体制存在显著差别,大致可以分为由税收融资的国家保障体制和由保险费融资的保险体制两种。英国、爱尔兰以及北欧国家实施国家法定的医疗保险,主要由税收对医疗保险进行融资,以瑞典为例,税收资金占其医疗总支出85  相似文献   

6.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对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德国作为科技创新大国,科技创新能力在20世纪初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本文在辨析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内涵及其组成要素的基础上,梳理德国自1990年统一以来的科技创新治理举措,通过对其发展历程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将德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协调东西期、全面创新期和超前布局期,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该体系演进的整体逻辑,总结相关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重点介绍了日本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总结出其建设和发展中经验.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德国食品安全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丽杭 《德国研究》2008,23(4):29-35
本文阐述了德国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法律实施过程,并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新 《德国研究》2005,20(3):44-47
公司治理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德国的公司治理与英美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从公司治理的内涵出发,在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视野下,将德国及英美的公司治理模式纳入公司治理的一般框架之下.将德国的公司治理视作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的一种机制设计的尝试,主要从制度视角考察德国公司治理的特质,关注于控制权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持续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加速了农村社会的分化,加之日益加剧的人口稀疏化、老年化,乡村大有衰落之势。在社会治理领域,农村内部矛盾不断增多,包括村霸在内的黑恶势力严重影响农村社会治安,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问题复杂多样,乡村治理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年多来,围绕社会治理,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大政方针,为乡村有效治理指明了方向。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在“七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的总框架下,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结合的乡村社区治理体系,落实县乡村联动的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横向上要建立健全权责清晰、体制顺畅、多元互动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纵向上要建立健全指挥有方、服务到位、上下联动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范畴的角度阐释市域社会治理及其现代化内涵是实现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基础。经典社会学中“社会结构论”和“社会主体论”两大流派关于“社会构成”的讨论,为建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启发。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是建立在纵向层次结构之上,包括横向系统结构及其行动主体相互作用实现治理市域社会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在整个体系中,“人”是核心要素。建构现代化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需满足纵向层次结构的衔接性、横向系统结构的协同性、社会成员参与的公共性三大目标。相应地,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需从提升市域社会层级链合能力、市域社会整合能力和居民自治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现代技术发展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关乎所有人利益的安全风险尤为受到瞩目。本文以食品安全为例,梳理了德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疯牛病危机前后的改革历程,发现以"风险预防"为主、保障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多层治理体系以及以保护消费者为中心是其主要的监管特色,并认为,基于风险的监管理念,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分析来强调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促进公众参与是德国风险监管体制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德国科研体制与科技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1,16(1):51-54
本文阐述了德国科学研究的沿革、机构设置、队伍结构、经费来源、政府的调控手段、后备力量的培养及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4.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8,23(1):12-19
德国政党体制正在发生深远变革,铁杆选民对政党的传统归属感下降。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政党纷纷调整战略,政治主张更多是围绕当下具体的政策领域而非传统的政治理念,政治主张有交叉和部分趋同趋势,政党间政治结盟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基础、功能、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 ,也分析了这种制度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 ,认为社会市场经济应不断调整 ,所以它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探索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从“粗糙摆平”到“精致治理”的社会矛盾纠纷治理转型,体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深刻变化。本文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阐释新时代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的目标,并通过该机制运行的地方实践,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的总体脉络,为进一步建设成熟和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9,24(3):22-31
本文以德国“社会国家”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政治、法律等多角度全面阐述二战后60年以来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的发展和变迁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2000年以后德国“社会国家”所面临的改革及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沈百鑫 《德国研究》2021,36(1):97-118
现代环境问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副产品,经由消费社会和全球化进一步激化,并将伴随着人类科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从社会、经济、政治与法律发展的整个大环境和历史大背景出发,以空气污染治理为重点领域来考察德国环境治理,认为其坚持系统整体思维,以可持续发展为其核心理念是成功经验.具体理念体现在:以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9.
周菲 《德国研究》2015,(2):34-44,141
由于二战的原因,德国参与南极事务较晚。1974年之后德国认识到南极对于德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开始大规模开展南极研究。研究德国在南极事务上的参与特点,比如积极利用南极条约体系维护国家权益、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强化实质性存在以及国内多元参与主体协调机制明确等,对于中国参与南极事务与并实现其南极国家利益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郝丽燕  杨士林 《德国研究》2015,(2):100-113,143,144
为了解决"少子老龄"引起的老年人护理问题,德国颁布了《护理保险法》,该法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并被编入德国《社会法典》第十一卷。随着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不断变迁,德国社会护理保险制度的问题逐渐显现,如保险资金赤字严重、居宅护理难以实现、护理质量不高等。面对社会护理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德国各方提出不同的改革意见:改变保险金筹资模式、扩大参保人范围、提高保险费计算的范围、扩大保险费计算基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德国社会护理保险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护理体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