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思维模式极易在英语写作时构成干扰因素,产生负面影响,形成负迁移,以至造成作文中的汉语思维、英文表达现象。本文拟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在句法、篇章组织上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写作教学不仅仅是靠单词、语法的正确使用,还应在思维模式的差异上加强对中国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反义复合词由两个单音节语素构成,而且语素义之间有着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这两个语素组成并列关系,形成并列式复合词,即反义复合词。本文主要从反义复合词的界定入手,将反义复合词的语素组合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从共时的角度,对其语法、词义、色彩、文化等相关特点展开针对性研究。另外,本文分析了外国学生学习反义复合词时出现的偏误,研究发现其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有反义语素的语序、语境以及母语带来的负迁移等方面,并针对以上偏误,利用语素法、语用等方法多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先贵  胡冬宁 《世纪桥》2010,(15):120-120,124
思维模式是文化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英语和汉语在语篇结构上的不同,这可能会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构成一定的障碍,本文分析了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在语篇上的表现,进而指出语篇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英汉思维差异谈大学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潮》2007,(4)
思维支配语言,语言对思维产生积极的作用,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本文拟通过对比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词方面,句子结构及篇章安排上的差异,揭示思维差异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促进英语写作的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母语负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璐 《世纪桥》2010,(11):145-145,154
母语的负迁移在目标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干扰和阻碍的作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母语的负迁移,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本文试从语音、语法和文化三方面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汉语)对目标语(英语)产生的负迁移,以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伟  李凤兰 《世纪桥》2010,(23):106-107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母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语音方面。在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若能找出汉语和英语在语音的特征与规律方面存在的异同,进行对比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核心目标应是培育对廉洁的自觉意识,形成正确的廉洁观。大学生廉洁自觉意识培育就是在一定廉洁知识的基础上,从廉洁信念、廉洁价值观、廉洁思维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廉洁观教育。廉洁信念培育是从理想信念入手,培育廉洁认知、情感和意志。廉洁价值观培育是通过教育大学生形成廉洁的价值自觉来完成。廉洁思维培育是通过道德和法律教育,形成道德思维和法律思维进而形成廉洁思维。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教学中贯彻恰当利用学生母语原则是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对外民族语言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是建立在“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 ,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一原理之上的。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跟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后一种学习汉语以及发展和巩固汉语技巧和能力的过程是跟学习者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步的。而前一种学习汉语以及发展与巩固汉语熟巧的技能过程则是一个改变学生思维形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已有的思维形式 (母语 )对新的思维形式 (汉语 )有不可避免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思维与交际的工具,作为代表语言结构规律的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思维规律的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语言形成初期的语法形态与人类原始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形态丰富的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同,汉语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主要是由语序和虚词来体现的,因此语序是汉语语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上古汉语的特殊语序便是在汉民族早期思维方式的制约下产生的。 如《春秋公羊传·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语言,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进行两种语言对比是第二语言获得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英语和汉语在结构上、思维方式上以及文化内涵上均有一些区别,做到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量多宣传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显现,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代社会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日益频繁,这样就势必会产生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与相互冲突。本文以当代中国为例,试从现状、原因与影响三个方面分析汉语对英语的借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语言污染问题,以此提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2.
徐荣博 《世纪桥》2008,(9):120-121
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翻译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表达方式上的这些差异大多有章可循,其中词类的转换问题最具普遍性。最具普遍性的规律性差异,结合翻译方法进行总结,包括名词转译为动词、动词转译为名词、介词转为动词、定语分词转译为谓语动词、形容词转译为动词,对于以上转译方式的具体特点和转译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翻译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表达方式上的这些差异大多有章可循,其中词类的转换问题最具普遍性.最具普遍性的规律性差异,结合翻译方法进行总结,包括名词转译为动词、动词转译为名词、介词转为动词、定语分词转译为谓语动词、形容词转译为动词,对于以上转译方式的具体特点和转译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许永梅 《世纪桥》2008,(10):117-118
英、汉两种语言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语言,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进行两种语言对比是第二语言获得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英语和汉语在结构上、思维方式上以及文化内涵上均有一些区别,做到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量多宣传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蒙汉 《学习导报》2015,(5):28-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所谓法治思维,就是执政者和社会管理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原则和逻辑对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主要包括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责任后果思维和权力制衡思维等方面。自觉践行依法治国理念,以法治思维推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汉语学习的热潮席卷全世界,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汉语不仅动听,功能还很强大。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认知科学家发现,相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龄前儿童,说中文的孩子乐感更强。研究者选取180名分别以英语和汉语为母语的3至5岁儿童,要求他们分辨音高和音调。  相似文献   

17.
洛夫在诗歌形式和创作技艺方面,鲜明地继承而又超越了现代诗歌传统。他在自由的诗歌体式中,自觉追求诗歌形式对于诗质的意义;以开阔的艺术胸襟,融合西方现代诗歌艺术和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不断探索现代诗歌的创作艺术。洛夫以鲜活丰富的诗歌样式和复杂多变的诗歌艺术,推动了汉语诗歌的现代化进程,丰富了世界现代诗的创作形态,并对当代汉语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乌兰 《党建》2013,(9):17-17
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贯穿着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战略思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光辉,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动权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3,(11)
当下中国社会在文化自觉层面上存在着一些思维方法上的误区,这主要表现为理性思维的缺失以及形而上学等错误的哲学思维方法的运用,这直接导致了文化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思维方法是文化自觉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吕娜  张凤 《党史博采》2008,(5):36-36
英语的存在价值在于应用,如何使语言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就需要英语教师从自身的语言素养做起.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对汉语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