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课》2014,(8):28-28
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但在建区初期,区内台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分布散,台资企业党建工作更是面临“组织少、党员少、顾虑多”的窘境。如何将台资企业的零星党员聚集起来,通过台资企业党建促进台资企业发展,成为摆在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工商局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台资在厦门     
截止1998年上半年,厦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548项,合同台资金额32.2亿美元。台资到资约22亿美元,到资率、开工率和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台商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一千万美元以上的有44家,其中,投资一亿美元以上企业有3家。大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但投资额占台资总额的40%,台湾百大企业中已有14家落户厦门。台资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港资之后第二大的境外资金来源。台商投资项目数、投资总额、合同台资额分别占外资总数的35%、21%、23%。台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5%左右,近年来其…  相似文献   

3.
大陆吸收台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张春斌自1984年台商在厦门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台湾在大陆的投资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现在以至21世纪初,在世界经济中心逐渐东移,亚太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探讨大陆吸收台资的现状及其对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台商对大陆...  相似文献   

4.
一、台商在闽投资的基本情况台商赴闽投资是伴随海峡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1983年5月,台商以第三地公司的名义在厦门兴办了首家台资企业——厦门夏德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从而拉开了台商在闽投资的序幕。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次年夏天,国务院颁布了鼓励台胞的22条规定,闽台经贸往来逐步化暗为明,掀起了一股台商投资热潮。1990年6月,闽南金三角地区的厦门、漳州、泉州是吸收台资最集中的地方,占全  相似文献   

5.
<正>特区引领特区引领,招商引资商引资招商引资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挥笔写下"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对厦门经济特区寄予厚望。之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随后,国务院又相续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同时将  相似文献   

6.
2006年,正当台湾海峡两岸形势发展出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风尘仆仆地从北京来到厦门特区.深入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亲切会见在这里投资兴业的台商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谈话再次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展现了祖国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在2005年国共两党胡连会谈取得五点共识的基础上,胡锦涛殷切希望海峡两岸加强交流合作,藉以造福两岸广大同胞。  相似文献   

7.
从1990年4月引进全区第一家台资企业上海富赛特电子有限公司起,截至2006年9月,松江审批设立的台商投资项目已累计达539个(占全市8.7%),合同台资达21.73亿美元(占全市13.9%),分别占本区批准外资总项目和合同外资的18.1%和19.7%。台资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松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一些规模大、有影响的台资企业相继成立党组织后,台资企业党建工作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但受当前两岸关系和局势的影响,在台资企业中推进党建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 不能“赢”掉命根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当代贵州》2007,(14):48-48
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总投资108亿的对二甲苯(PX)项目建设,6月22日被叫停.这成了海内外一条非常抢眼的新闻。因为有消息说,此前英国的《经济学人》报道并评论了这件事。据我了解.这是厦门海沧继台塑王永庆投资无果后.第二次大项目“下马”。  相似文献   

9.
50年代,台湾海峡两岸处在敌对交战状态,地处东南前线的厦门,频受蒋军的空袭和炮击。厦门大学与蒋军占领的大担、二担岛正面相对,相距不到5000米,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前线大学。 1950年6月27日,美国在参加侵略朝鲜战争的同时,派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蒋介石集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湖南望城经开区走过了10年发展历程。历经10年巨变,望城经开区从小到大,演绎了一个个跨越发展的传奇故事……从财政借支28万元起家,到成功获得批准设立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湖南省台商投资区、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