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高校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人文教育功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讲授中渗透人生教育,从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2.
王媛  郭楚敏 《世纪桥》2013,(10):81-83
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施"2+1"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兼顾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挥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生成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3.
正以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为目标,以跨专业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载体,把科学精神、人文素质、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有机融入受教育者意识、知识、技能、道德、行为培养之中,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认识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情感、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高度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即可称之为"绿色人才"。培养绿色人才,是各林业职业院校弘扬生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必须的语文素养,使它能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一目标地实现,就要求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在内容上、教学方法上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生活需要,从而发挥其效用,体现双边鲜活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牵扯到人的情感心理活动,它的参与不仅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而且决定其质量和成效。在课堂教学中,人的情感心理因素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创设、考核评价方式上都有具体而灵动地表现。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要求:"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这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认为新时期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体现在: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开放的大党建观念;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提高学习力;建立理论学习平台,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利用网络技术,开拓学生党建教育载体;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拓展党员教育新领域;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路径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教育目标和"尊重人"的教育过程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我们的人文素养教育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而诗词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素养。笔者在学校开设了《诗词鉴赏》课程,下面就诗词鉴赏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所起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一、在诗词鉴赏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应该说,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程奕 《求实》2006,(Z3):277-278
素质教育不同于以知识为本体的接受型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创新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基本思想在语文教学领域则集中体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其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  相似文献   

10.
周健伟 《世纪桥》2012,(21):85-87
对于高职语文人文教育,尚有再思考的必要。就其优势论,它便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审美品位的提升及民族情怀的陶冶。就其实施论,一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培育;二是要改进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四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及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时代呼唤着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就要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拓展学习者的信息知识,使其遵守信息伦理;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创造激情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觉基础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对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以校史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年来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他们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引导医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崇高理想;以校史巡展为依托,坚定医学生传承大学精神的文化自信;以社会实践为纽带,引领医学生塑造医学人文的职业精神;以文化讲坛为平台,构建新时代要求的医学生人文素养;以党校培训为阵地,锻造医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的政治信念,积累了鲜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论感恩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借助动态"三本论"模型,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健康心理、思想成长规律,在分析感恩教育、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的必要性前提下对感恩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思考,以期为有效地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深刻阐明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塑造自我"、净化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而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一种形成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精神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人文教育以职业性为其本质特征,以其综合性和完整性构成职业教育的灵魂,以其活动性和渗透性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其开放性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丽丽 《世纪桥》2011,(9):86-87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已经转型,由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将难以很好地落实语文教育目标。影视,作为教学媒体的一种补充,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而且大大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立体空间。但影视教学并非完美无瑕,如何扬长避短,优化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颖梅 《世纪桥》2010,(17):110-1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理解、记忆并进一步探索学习,在兴趣的推动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自于古诗词教学实践的"体悟—赏析"型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古诗词丰富的艺术内涵,整合多种艺术手段,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旨在培养学生品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其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一种形成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精神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人文教育以职业性为其本质特征,以其综合性和完整性构成职业教育的灵魂,以其活动性和渗透性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其开放性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深化党内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开展学习教育,组工干部要坚定一种信念、坚守"两条线"、坚持"三种精神"、做好"三个人",努力做合格党员。坚定一种信念。信念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远大目标的自觉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