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具有独立性的司法不是真正的司法,失去制约的司法会偏离司法公正.人大应当在尊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前提下监督法院工作,寻求司法独立与权力制约的动态平衡.个案监督既不具有合法性也不具有合理性,人大必须杜绝各种形式的个案监督,将对法院工作的监督重点集中到非司法判断的工作事项中,集中到对法院规范性文件、司法人员职业操守和司法经费等事项的监督中来.人大监督法院要区别于对政府和检察院的监督,有变通地运用审议工作报告和质询等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司法监督”在此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近年来,这一问题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宪法》第67条和第10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根据宪法、法律和人大议事规则的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有七项监督权,即:评议并表决法院工作报告、对法院审判人员的任免权、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对法院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质询权、对涉及法院特定问题的调查及决定权、特赦权以及对法院检察院决定、批准逮捕人大代…  相似文献   

3.
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与司法权的行政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 ,我国宪法及其相关组织法规定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 :其一 ,如果同级人大否决了法院的工作报告之后 ,实践中就会导致审判责任主体归属不明 ;从诉讼制度的基本法理上看 ,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的作法与审判权的性质相背离 ,将会进一步加剧审判权的行政化。因此 ,笔者认为 ,人大监督法院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求法院必须按照国家制定法的规定审理和判决案件 ,如果有个别法官枉法裁判 ,人大可以对其行使罢免权或弹劾权 ,并通过法定的程序来追究其相关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4.
历史经验证明,保证司法公正,一方面离不开司法独立,没有独立就没有公正,但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监督,没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同时也规定了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权,但是对于二者的边界法律却没有清晰的界定。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过于强调独立审判权而忽略监督权,或者过于强调监督权而逾越独立审判权的情形,人大监督与司法独立二者如何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对如何改善和加强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大对法院司法实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制度。从我国现实状况来看,人大对法院司法进行监督是不可能不包括个案监督的,如人大听取和审议法院工作报告也可能涉及到个案,最重要的是要搞什么样的个案监督。通过个案监督程序的  相似文献   

6.
《香港特区基本法》赋予了特区法院以司法终审权,而人大释法与之并行不悖。人大释法符合《香港特区基本法》与我国的宪法体制,虽然人大往往是被动释法,但却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其解释规则亦异于特区法院。为了使人大释法与特区司法之间进行更好地衔接,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明晰《香港特区基本法》第158条、强化基本法委员会的作用并适时启动修法程序。  相似文献   

7.
人大质询法院必须遵循集体质询原则、当事人回避原则、事后质询原则、形式性原则和间接性原则。人大质询法院应以确有证据的违法违纪行为、明显的违反程序、失职渎职、判决不公行为等为主要内容,不能对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提出质询,不能就判决的实体内容的正确与否提出质询,不能就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提出质询;人大质询法院还必须从启动程序、答辩程序及结果程序等三个环节进行必要的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8.
法院组织法修政与司法制度改革论丛之十 论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蒋惠岭人大与法院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宪法问题,也是司法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日前,人大对法院的监督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混乱”:思想认识混乱、权限混乱、做法混乱、程序混乱。因此,在司...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下,审判机关由同级人大产生,向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审判活动必须进行监督,而法院又必须依法进行独立审判。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独立审判与接受人大监督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保障司法公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人大监督是对法院工作的支持和促进2001年以来,安徽省高院将审理的刑事、民事案件改判的和行政判决的法律文书向省人大常委会备案案件数逐年增加,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个案和人大代表建议涉及的案件也不断增加,人大常委会监督法院具体案件工作的加强,对提高法院执法水平,增强审判人员严肃执法意识,维  相似文献   

10.
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李晓斌今年三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现场直播了四川省“人大”40名代表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质询,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们注意到:此次质询开创了我国省级“人大”监督法院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的先例,其对监督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强化法律实施监督,各地人大陆续开展了组织人大代表评议“一府两院”的活动,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为了解掌握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纠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法院组织力量对全省各地人大评议法院工作的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高建业  孙莉 《江淮法治》2012,(19):26-27
在今年初召开的蚌埠市禹会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区法院的工作报告以全票获得通过。“禹会区法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争取人大支持,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重大疑难案件报告等制度。人大的支持和推动是法院各项工作稳步提升的关键。”区法院院长晏宝光谈起该院近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时如是说。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区人大建立了联络、监督和支持区法院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推进法院工作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司法公正犹显重要。司法公正需要一个完善的司法制度,还需要行使司法权人追求司法公正的高尚情操。在我国现阶段下,确保司法公正,与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工作密不可分。人大监督是最高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的监督。我国审判机关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独立审判,需人大监督,更需人大保障,使法院能更好做到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14.
《法律科学》2015,33(1)
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虽然符合《宪法》以及相关组织法的规定,但是却与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法院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权责统一”和“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不相一致,会导致审判责任主体归属不明,使得审判权的行政化和地方化痼疾难以根治,从而影响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随着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部署的推进,应该对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的传统做法进行改革:法院的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是针对年度经费支出、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以及辖区法官队伍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黄一哲  纪永明 《特区法坛》2002,(72):46-47,54
我国三大诉讼法所确定的审判监督程序,明确规定法院、检察院及当事人在法定条件下,对法院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提出再审之诉,也就是说,国家法律赋予了法院内部主体及外部主体即检察院、当事人对裁决的既判力有提出质疑及要求重新确认其效力的权利。由于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人大监督下的“一府两院”制,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对  相似文献   

16.
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选举纠纷的解决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对人大当前在选举纠纷所处的地位、影响及对今后选举诉讼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重新定位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选举纠纷解决中角色定位的建议,本文认为确定人大及其常委会超然的立法者、尽职的监督者、勤恳的服务者地位,逐渐将选举纠纷处理的大权全部转移给法院,将对我国选举诉讼制度的建立、国家政治生活法制化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刚刚闭幕,我们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物《人民司法》的记者,采访了新当选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 记者:请谈谈您当选院长后对今后法院工作如何打算? 任建新: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我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我衷心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对我的信任,感谢全国各级法院的同志们对我的支持。对于法院工作,郑天翔院长在这次人大会议上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不仅总结了过去五年来法院的工作,而且勾画了今后法院工作的蓝图。在郑天翔院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高级法院工作报告获得人大会议高票通过 日前,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高级法院工作报告以93,82%的赞成率获得通过。这是法院工作报告赞成率的连续第3次提高。北京市高级法院院长池强全面回顾了2010年北京法院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傅萍 《特区法坛》2004,(7):7-9,22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人大集中、独立地监督法院的工作,促进法院依法审判,可以达到张扬国家权力机关权威和促进行政高效、廉洁运转的目的。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人大强化了“监督才是真正的支持”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20.
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是代表国家对双方当事人之争议作出具有强制力的裁判的载体。对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监督方式,我国民诉法设计了三种程序——根据当事人申请、由法院依职权发动、通过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为了实行更彻底的监督,个案监督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人大主张要实行个案监督,党委政法委也成立专门的司法督查部门,实际上在履行个案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