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议权力、权利及二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作为政治学用语的“权力”和“权利”两个概念,在现实社会中频频叫响,显然,这是中国正在进步的响亮足音。然而由于“权力”和“权利”普通话的读音不好区别,加上一些人不懂得或不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含义,使用中常常混淆甚至颠倒了它们的关系,造成了一定混乱。为此,我们认为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对这两个政治术事加以剖析和正确认识,很有必要。一、权力和政治权力按照一般的理解,“权力”在本质上是指“具有做某种事情的能力”和“产生某种结果的能力”。权力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可以说,自私有制和阶级社…  相似文献   

2.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修宪.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贫困居民在面临疾病风险时是最缺乏保障的群体,现行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保险均涉及不到该群体,所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非常必要。具体措施主要在于合理确定救助对象,采取多种救助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贫困及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丽 《唯实》2008,2(4):89-93
弱势群体由于客观原因或自身条件限制而无法公平获得有效的政治资源,享受不到完全的公民权利,不具备现代政治意识,不能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以影响政治决策和政府行为,自身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实质性政治地位低下,呈现一种政治贫穷的状态。为此,要完善弱势群体的法律与政治权利,进行权利补救;健全民主制度,进行制度补救;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进行经济补救;提高自身素质,进行文化与政治素养补救。  相似文献   

5.
权利贫困视野下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必然性。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牵涉到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但从本质上看却是农民的权利贫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消除农民的权利贫困,要从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普遍提升农民的权利意识水平以及完善、规范农地征收程序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7.
一、贫困与城市贫困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城市  相似文献   

8.
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贫困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雅华 《求实》2006,(1):49-5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于权利不足和机会缺乏,使进城务工人员成为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后果。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贫困,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发展论坛》2000,(4):11-11
张莹在《理论学习》1999年第12期上发表的《妇女的贫困与权益保障》一文中谈到 :建国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 ,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尚有2000多万妇女因各种原因而处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状态。从共性原因来看 ,妇女的致贫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发展机会缺乏 ,发展动力不足 ,社会体制、结构、机制的不合理和不完善等。从权益保障的角度看 ,妇女的致贫则是由于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蚀 ,包括男女平等权益的侵蚀、劳动就业权益的侵蚀和教育权益的侵蚀 ,这…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共管理就是履行公共职能,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公共权力"来自公民权利,实质是公民权利的委托代理方式.因此公共管理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并忠实地为人民办事.改革开放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从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必然促使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权利的回归,体现了公共管理强调社会主体多元,明确公民的国家主人地位,吸引公民的主动参与,强化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等新趋势,逐步做到从"为民作主"到"靠民作主",进而迟到"由民作主",以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党内过去的一大批冤假错案,制定了新党章,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健全了党内的相当一些民主制度,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不可否认。但是,现在仍然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也不少。其主要表现,一是对党员的知情权保障得不够,许多应该让党员知道的党内事情没有及时、真实地告知党员,一般党员了解的党内信息同党外群众没有多少差别,而且许多党内情况往往是“正式文件证实小道消息”;二是对党员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权保障得不够,多年来几乎没有组织一般党…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随着绝对贫困现象大规模减少乃至基本消失,我国贫困形态和贫困治理任务发生了重要变化,相对贫困问题逐渐进入议事日程。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理论视角转换,对于如何界定和看待贫困、如何开展贫困治理均有重要影响。相对贫困具有程度的层次性、领域的多维性、人群的边缘性、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转化的时间动态性等五个方面特征,给贫困治理带来了不同的启示。在相对贫困阶段,社会救助仍然是贫困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但这一制度需要关注新的贫困现象、贫困人群、贫困目标,并据此对制度本身进行相应调整,确定科学合理的相对贫困标准、实现制度的城乡统筹、提升施助的精准程度、协调主体的多元参与,从而更为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3.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这一条作为十三年来的十条重要经验之一加以总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21,(3)
贫困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持续—波动的连续谱系。伴随着贫困状态在平缓与波动之间的循环演变,贫困治理也在以社会救助为主体的常规性治理和以反贫困运动为主体的突击性治理之间不断转化。基于对象—需求—目标—体系—机制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贫困治理的系统开展,中国贫困对象及其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换,贫困对象从绝对贫困群体向相对贫困群体扩展,贫困对象的需求则从基本生存需求向多维发展需求延伸。随着贫困治理背景的全方位转换,社会救助作为后扶贫开发时代贫困治理的主要措施,也需要实现制度转型:确立保障生存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在补齐社会救助制度短板的基础上,构建保障生存型和促进发展型救助制度体系,并加强二者的联动;在对象识别、分类救助、管理协调和业务经办等方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丁刚在4月15日的《东方早报》上撰文指出:城市贫困研究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学科,在许多国家,该研究已成为城市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不过,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6.
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容忽视,势在必行。要以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推进为前提,以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为基础,以现有的农村贫困农民为重点,以保障项目的层级推进为路径,加快全面推进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贫困研究中,主流的研究范式离不开这样的三部曲:认识贫困、度量贫困、消除贫困,我们仍然沿袭贫困研究的老三篇路径,试图从扶贫体制中挖掘出一些问题。认识贫困  相似文献   

18.
在短短的20几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制度的变迁和创新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标志性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对各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理顺政府与高校以及高校内部这两层关系,是我国今后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从而真正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9.
马艳 《理论与当代》2004,(11):29-29,33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国家根本任务在其所选择的经济政治体制中的落实。可以说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宪法实施的保障体制,而宪法实施是依法治国的体现与反映。一、依法治国是宪法实施的保障体制宪法实施的好与坏,对一个国家向何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制约着政府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它确立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性质,指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并由此而产生出基本的对内对外的政策。所以说,宪法实施得到真正的贯彻,使其纸上的美好制度变成事实,这才是通过宪法的最终目标。宪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问题。会议提出,要在经济发展和效率优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