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840年美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始,到1898年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侵略者通过武力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及《中英拓展香港界址令条》3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去香港,强行“租借”九龙半岛深圳河以南地区及其周围235个岛屿,期限为99年,──中国的神圣领土香港地区就这样被英国强行霸占了。香港是水深不冻的良港,是亚洲、非洲、欧洲的交通要冲,远东的转运中心。英国侵略者利用香港的地理条件的特点,在香港首先锐意经营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1843年,英国商人在香港东边山开办了第一个船坞。1845年,英国情河…  相似文献   

2.
世情     
政坛 英国要脱离欧盟 民调显示,大多数英国人都赞成英国脱离欧盟,而英国保守党中的“脱欧派”也在壮大,以至于英国独立党这样的边缘党派也开始变得主流,这一切使得对英国欧盟成员国资格进行公投一事似乎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前线》1999,(4)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之邦,独立以来仅有33年的历史,却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腾飞、政治清廉、社会稳定、风尚良好的现代化国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固然有其诸多的条件和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强调法治,重视法制建设。纵览一: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严密的法网覆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加坡法律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完整。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前,属英国殖民地,英国人走后,除了留给新加坡人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外,就是留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英国法体系。建国后,新加坡除继续沿用英国法体系外,又根据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英国的代表同西欧共同市场六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代表正在进行紧张的谈判。这是欧洲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一场尖锐斗争。谈判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英国参加共同市场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太苛,英国就会参加;否则,它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24):58-58
近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了一项新反恐法案的草案内容:凡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协助或与“伊斯兰国”武装组织并肩作战的英国籍“圣战分子”,两年内将不得返回英国境内。卡梅伦称,作出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回到英国后从事恐怖袭击活动。据悉,此前英国已有近500人赶赴伊拉克和叙利亚,加入到“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中。而据英国情报部门的消息,到目前为止,可能有近半数人已返回英国,对英国社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2):17-17
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向内政大臣特雷莎·梅施压,敦促内政部尽快简化中国游客签证相关程序,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英国消费。由于英国没有加入申根协定,许多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想入境英国还需额外申请英国繁琐的签证手续,  相似文献   

7.
许海玉 《廉政瞭望》2012,(16):65-65
全世界只有英国还保留着贵族阶层的世袭制,时至今日,英国贵族的一些生活方式还沿袭着过去的陈规。英国人一般不会说“贵族生活”.而以“乡间生活”来暗指。今年是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大庆,前不久英国旅游局举行皇室英国主题下午茶会,同时也分享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2):78-79
英国早在13世纪就建立了王室财政审计制度。1861年,英国议会下院设立决算审查委员会,首次建立了统一、独立的审计机构。1886年,英国通过《国库审计部法》。1983年,又通过《国家审计法》,把英国国库审计部更名为英国国家审计署。  相似文献   

9.
船舷 《党课》2013,(19):91-94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人最早提出的。英国科学家早就意识到,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环境带来巨大挑战,无视这一点人类就有可能走向绝境。2003年,英国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10.
林昊 《党建文汇》2010,(8):20-20
据英国媒体报道,由于经济衰退和英镑疲软,英国出境游的数量出现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跌幅。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9年,英国人出国旅游的数量下降了15%,创下新记录。2009年,英国人出国消费总金额比2008年少了51亿英镑。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11,(7):30-31
2006年12月,英国成了整个欧洲嘲笑的国家。在欧洲社会党会议上,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在发表演讲的时候,竟然喷出了自己的假牙。他当时惊慌地红着脸说了句“我的牙”,然后惶然不知如何圆场。英国媒体在报纸上写道,“一副假牙,狠狠地给了英国一记耳光。”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1,(7):30-31
2006年12月,英国成了整个欧洲嘲笑的国家。在欧洲社会党会议上,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在发表演讲的时候,竟然喷出了自己的假牙。他当时惊慌地红着脸说了句“我的牙”,然后惶然不知如何圆场。英国媒体在报纸上写道,“一副假牙,狠狠地给了英国一记耳光。”  相似文献   

13.
纪泽 《党建文汇》2013,(11):34-34
据报道,英国卫生部长亨特指出,英国有好几十万被社会遗忘的孤独老人,他形容这是“国耻”,并呼吁英国人应该向中国人和日本人学习孝道,吸取这些亚洲国家照顾老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没有永恒的霸主,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想当年,大英帝国在世界上推行“英国冶下的和平”,建立以英国为主导的国际制度时,这个国家是多么的不可一世!可再看看布菜尔当政的英国,竟然沦落为美国的小兄弟,堂堂的英国首相在国际上竟然被称为美国的“第二国务卿”.真是世事变迁难料。如果英国霸主时代的领袖们知道英国今日的“下作”,在坟墓里非气得举起来不可!  相似文献   

15.
徐占伟 《党课》2008,(4):78-81
1月23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日里诺夫斯基率领支持者包围英国驻莫斯科使馆.指责英国当局在英俄关系上的强硬立场,要求“驱逐英国人使布伦顿和所有英国组织”。这是两国因“文化门”事件而爆发外交战以来,俄国内有关政治势力摆出的最强硬姿态。  相似文献   

16.
1854年,马克思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既然创造了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也就实现了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现在它应当实现解放劳动的第二个条件。它应当把这些生产财富的力量从垄断组织的无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马恩选集》第1版第2卷第77页)。这里的“第一个条件’哪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创造的社会化生产力;“第二个条件”即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条件,指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剥夺者。1922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  相似文献   

17.
隔山 《党课》2011,(3):114-115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社会激烈变革和经济迅速发展使得落后的邮政制度逐渐暴露出弊端。那时英国的邮政制度十分繁琐,普通的英国入寄信都是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不但计算繁琐,邮资也很昂贵,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6便士,最高的要到17便士,差不多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英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相似文献   

18.
路军 《湘潮》2023,(10):51-53
<正>20世纪初,新思潮震荡古老神州,不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文、译本传入中国,其中,1920年10月,由英国人克卡朴(也译为“柯卡普”)著、李季翻译、新青年社出版的《社会主义史》是影响较大的译著之一。该书从圣西门、傅立叶等的空想社会主义讲起,对1913年前的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及现状娓娓道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该书作为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系统知识的第一本书,其翻译、出版对传播社会主义知识、开阔知识分子思想视野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国看病记     
梁志 《党课》2012,(18):22-23
2007年9月,我带儿子去英国旅游,住在曼彻斯特的朋友家。没想到,一到英国,水土不服,身体不适,感冒了。  相似文献   

20.
宿旋 《世纪桥》2014,(1):78-79
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本文将简要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