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作风是指人们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政风即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作风,表现为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政风是政府本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是政府形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民群众评价政府的一个重要方面。“政风”从狭义上可以说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概念相近,从广义上说政风又可以与政治风气相近,政风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演变成政治风气问题,进而可能会演变为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刚 《淮海论坛》2014,(3):25-26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其实,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因此,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只有养成“两个习惯”,才能依法行政、秉公办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峻颖 《现代人事》2000,(11):30-31
值此开展精简机构,反腐倡廉,彻底纠正“机关病”,势在必行。“机关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王浩雷 《前进》2002,(7):16-18
1945年,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时,曾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而要真正做到人民来监督政府,人民来参加国家的管理,须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实行“合理化建议采纳”制度活动的借鉴闫越在国家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的今天,社会多方面的信息瞬息万变,人们的利益也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政府领导机关、决策部门更加密切地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政府实行“合理化建议采纳...  相似文献   

6.
关于降低行政成本与建设我国节约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机关存在着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现象,不仅表现在能耗上,同时也表现在物耗、财耗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建设节约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的主要途径:1、树立“廉价政府”的理念,全力打造廉价政府。2、改革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管理。3、提高公务员素质,力兴节约之风,增强公务员应有的“成本核算意识”和节约意识。4、改革官僚体制。5、建立并完善政府机关节能制度。  相似文献   

7.
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代表者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搞好服务,是各级人大机关的重要职责,代表的满意就是人大机关工作的最高标准.各级人大机关应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代表之家”。  相似文献   

8.
曾慧 《求索》2008,(10):78-80
政府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一个职能机关,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新时期人民政府应该履行的主要职能。为人民服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在当前,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改善民生状况是一种具有浓厚时代气息和富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崭新的执政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包括“公共”和“行政”两个方面。行政是“公共的”,是公共权力机构整合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处理公共事务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公共”的内涵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公共权力。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服务并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公共权力行使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越权无效”。二是公共需要与公共利益。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和体现。三是社会资源。包括公共资源和民间资源两种。政…  相似文献   

10.
“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吉林。”2007年1月20日,在吉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韩长赋代省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省人民做出了庄严承诺,引起与会人大代表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1.
群众的利益,很多是实实在在的“小事”: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我们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些“小事”。地方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也决不能单盯着能创造GDP、财政收入的外商和企业家们。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来 ,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体制 ,先后进行过六次机构改革。六次机构改革 ,虽然都有一定效 ,却一直未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关键问题是没有调整好利益关系 ,也没有相关配套措施。本文就利益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作用及如何通过利益关系调整促进机构改革 ,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利益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是一把双刃剑(一)利益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强大动力政府 ,作为国家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机构 ,作为社会主体 ,政府也是经济人 ,也有其自己的利益追求 ,它同企业一样 ,其行为是按个人成本收益原则来计算 ,追求最大的自身利益的 ,这正是政府行为的动力和前提。只不过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 ,要求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保持同一方向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既符合中国的实际 ,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顼事业的发展。政府为了始终能代表和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 ,就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机构改革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  相似文献   

13.
寻找选民与代表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上表现为现实的利益关系 ,从法理上讲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给予利益 ,并逐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选民给予代表的利益是赋予人大代表以权力。“权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 ,它给人带来尊严、成就感、社会尊重 ,还有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资格。代表一旦依法当选 ,就获得了基本的利益。代表给予选民的利益表现为实现选民的权利 ,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到正常的实现和维持。需要指出的是 ,不少人把代表应“反哺”选民的利益 (即代表职责、义务 )以思维定势界定为“为民代言”。其实 ,这只是代表职责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朱镕基同志担任总理后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向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国务院机关工作人员提出了五项要求,其中第一项就是:“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讲的一段话,是很有教益的。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即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91  相似文献   

16.
当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党员代表,首先应对谁负责?这是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一再申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43—1044页)因此,具有人民代表和党员双重身分的人员,本身自应做到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7.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是依照宪法和法律选举产生的国家和地方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45年,一代天骄毛泽东就曾经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们共和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共和国的宪法明确规定:“一  相似文献   

19.
人大工作“亲民务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只有牢牢把握“亲民务实”这个主题,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通过认真行使各项法定职权,把人民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人大工作才能取得新进步,打开新局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人大工作“亲民务实”,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所决定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管理地方国家事务权力,它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民意机关、代表机关。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全部工作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做到亲民、为民、利民。只有做到“亲民务实”,才能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才能真正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益理论是蕴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宝藏。江泽民同志在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中所提出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又为它增添了新的内容。其思想中的利益观主要是:一、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党的一切工作最高标准的利益标准观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根据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论述,其利益标准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最广大人民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