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在我9岁前,我有一个虽不富裕却十分幸福的家.母亲温柔善良,父亲幽默能干.家里很穷,但在母亲的操持下,粗茶淡饭的饭桌上时常洋溢着全家人欢乐的笑声.  相似文献   

2.
陈玮 《新青年》2021,(3):32-33
偶然机会接触双节棍 1993年,谢德胜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一户农民家中.他父亲一人劳动供养全家人生活, 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他小时候喜欢看李小龙和梁小龙主演的电影, 经常模仿他们的动作, 并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用功夫保护自己,长大后能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生活. 谢德胜15岁时, 父亲去世,母亲也离开了家.家庭的不幸...  相似文献   

3.
冠豸 《新青年》2013,(7):54-55
曾经以为青春是一条河,一条奔腾的河,两岸风光无限,一并绚烂。1从镇里考入市重点高中,我全家人都乐坏了。特别是父亲,他杀鸡宰鸭,请了镇中学里所有的老师。那一夜,父亲喝醉了,他抱住我又哭又笑。第一次远离家,到二百多公里外的市里读书。父亲要送我,我拒绝了,想自己锻炼一次。我知道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报名。军训。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我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4.
父亲     
正丙戌岁元宵节,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印象中,父亲是那么的年轻、潇洒且风流倜傥。其时,全家人随父亲住在永定县湖雷三中。每年新春闹完元宵花灯后,欢喜雀跃的我们兄弟俩便随父母从老家高陂镇北山村步行前去坎市镇码头。途经高陂桥时,父亲便会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关于高陂桥的传说及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在坎市镇码头搭乘上篷篷船,小船一路绕着青山绿水摇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纵横》2001,(11):64-64
金芊,女,22岁,现就读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 "要知道出国这样,打死我也不来" 金芊已在新加坡留学3年了.出国前她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眼瞅着差高考这一关了,父亲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建议她去新加坡上大学.新加坡有6所公立大学,国际学生一旦考上,可享受80%的助学金.个人承担20%,也就合1万多人民币,和国内一些大学的学费差不多.而且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不像国内的一些大学,学出来的往往是"哑巴"英语.全家人一致赞同金芊到新加坡留学.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2009,(9)
父亲是在他生命的第49个年头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学.父亲得的是肺气肿.父亲跑了一趟官厅的医院,没几天就回来了.父亲说,那个地方,贵巴巴的,咱们住不起.  相似文献   

7.
又到端午节     
我儿时的端午节,时值夏收大忙,大人们五更便起床,坐在院中磨亮一把把如月牙般的镰刀。然后,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披着月光,走向河滩地边,采割葱郁的艾蒿,拿回家插在门头上。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8月9日,北京军区原司令员周衣冰叔叔,以95岁高龄故去。因为我们两家有着特殊的关系,记得上世纪80年代党的十三大前,在安徽任过第一书记的父亲万里到北京就曾带着全家人去西山北京军区大院看望周叔叔。北京军区这个大院子,也是上世纪50年代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的父亲和当时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等一起勘察规划的。周叔叔是我军史上最大规模军演"华北大演习"及国庆35周年阅兵的总导演和指挥员之一。我得到这一不幸消息后,即刻动身从山东  相似文献   

9.
炊烟     
正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她缥缈似梦,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回到了故乡的感觉。故乡的炊烟是最早升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窜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地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地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地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回家,还耽误不  相似文献   

10.
那条冬夜里的小巷 晚自习结束后,林佳和往常一样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学校离家并不远,但要经过一条500多米的小巷.林佳坚持不用父亲来接.父亲的脸上有块疤,那是林佳心底无法说出的伤.但她爱父亲,这一点她比谁都清楚.  相似文献   

11.
针头·线脑     
记得,小的时候 每在入冬前后,母亲总会拿出全家人的棉衣放到庭院里的竹竿上晾晒.  相似文献   

12.
凤凰 《新青年》2008,(3):41
踏进山村的那一刻,她就后悔了,真是不该跟父亲赌气.一座又一座的山,好荒凉.大学毕业后,父亲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城里给她找好了工作,可她就是不干,硬是要来山区教书.  相似文献   

13.
1.告别意外中的沙发 搭车之旅第二天,意料之外,我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沙发客,地点是皖南民居.在奶奶家沙发上睡到第二天早上六点,睡意朦胧中看见奶奶起床了,无奈昨天徒步徽杭古道后腿脚酸疼,疲累不堪,于是继续睡觉,直到八点,听闻奶奶叫我起床吃早饭,这才起床,收拾好沙发,刷牙洗脸之后开始吃早饭.  相似文献   

14.
飞升的茶     
旋开茶盒,尖起三指抓一撮茶叶,轻放于透明玻璃杯,续上滚烫开水,旋上杯盖,嫩绿的茶叶孔雀般开屏,在开水中轻舒身子,飞舞盘旋,缓慢上升,撞到瓶盖,又如飘飞的树叶般旋转下坠,须臾,开水慢慢变得浓冽,清香扑鼻,呷一口,口舌生津,甘中带着一丝苦,苦中又回味着一丝甜,清心悦目,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5.
妈妈走的远     
我3岁那年的一个情景总是挥之难去.那是一个傍晚,大雨天,父亲背着我,急急地往小城的车站跑.因为太急,在一个弯路处被滑倒,我大哭起来,父亲再次背起我,一边哄劝着我"不哭,爸爸背你去找妈妈",一边继续往车站跑.终于到了车站,但火车已经嘶鸣着开远了.当父亲把我背回家,我注意到父亲的一个膝盖满是血迹,血腥一下震住了我,我没敢哭,也没敢说肚子饿,我却看到有泪水从父亲的眼里滴落.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等待     
朋友的父亲病危,朋友从国外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 我知道他的意思,即使以最快的速度,他也只能在4个小时后赶回来,而他的父亲,已经不可能再挺过4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一部制作阵容惊人的大戏《北平无战事》横空出世,首轮刚刚播完大结局,就被媒体誉为年度电视剧,更成为近几年罕见的"现象级电视剧"——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制作,从台词到扮相的方方面面,都引种种热议。而《北平无战事》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它的背后站着一个金牌编剧——刘和平。刘和平生长在湖南衡阳,他自幼辍学和父母一起被下放到农村。那时候,他的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窸窸卒卒穿衣去鱼虾  相似文献   

18.
父亲     
父亲虽然个子不高。但在女儿眼里,父亲,是我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父亲生性豁达,坦诚正直。父亲以他老实持重的农民心地为人处世,从不曾有过什么算计别人的小心眼儿。父亲怜老惜贫,淳朴厚道,村人都说父亲是个好人。父亲虽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伟业,但父亲平凡却不卑微。父亲用自己坦坦荡荡的半生,诠释着4个字———问心无愧。  相似文献   

19.
追求梦想痴心不改 1982年韩强出生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爷爷爱好文艺,拉得一手好二胡,父亲喜炊唱几口京剧,从小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韩强也很喜欢唱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父亲的本命年,我把父母亲从远方的老家接到我工作的城市住了几个月.考虑到年已六十的父母亲出一趟远门不容易,我和在深圳工作的姐姐每人给父母买了一枚金戒指.3个月后父亲听说奶奶生了病就要急着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