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其渊 《重庆工运》2009,(6):23-23
2009年5月13日.重庆市工人运动研究会在市总工会召开了2009年度片区组长会。市工人运动研究会会长刘文,市工人运动研究会副会长赖炳福,各片区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及市总工会三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研究部署了2009年度工人运动研究会重点调研课题和片区活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景权  孙浩 《重庆工运》2006,(11):48-48
为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研究会的工作.不断推动工运理论研究和工会工作向前发展.万州区工人运动研究会于2006年11月3日召开年会,区总工会二届委员、工研会各理事会成员、2006年度优秀工运理论论文作者共70余人参加会议。万州区委副书记、区工人运动研究会名誉会长梁先玉.区人大副主任罗化南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一、第一届工运研究会工作回顾 2000年重庆市工人运动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市总工会和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做到为工人运动服务、为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徐平 《福建工运》2000,(12):17-17
福建省工人运动研究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今天顺利召开了,我代表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和研究会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研究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在全区深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之际,万州区工人运动研究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区工运事业将迈上新的征程。值此,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对万州区工人运动研究会的成立和研究会新当选的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6.
  高志菲 《中国工运》2020,(4):64-66
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发生和发展历史的学问。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第一个决议中就曾专门列出规定:“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应研究工人运动史,应特别注意中国工人运动问题。加强工运史研究对于推进工运理论丰富创新、推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中国工运研究所成立调研组,先后赴江西、湖北、黑龙江、湖南等地,就工运史研究、工运遗址保护利用等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重庆工运》2006,(5):35-35
2006年5月24日下午。重庆市工人运动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工会大厦四楼会议室举行。市工人运动研究会会员单位代表以及部分论文作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三、工会工运方针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工人运动是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共同受益的群众运动,工会组织是工人运动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通过工会组织来开展工人运动,既符合工人运动自身的特性、要求和规律,又是我们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一条重要经验。30年来,中国工会把党的工运指导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通过制定、实施正确的工运方针,  相似文献   

9.
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从祖国的西南边陲———春城昆明,回到培育我成长的母校———中国工运学院,参加母校50周年庆典活动。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工运学院的历届毕业生,向亲爱的母校50岁生日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培养中国工运人才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工运学院历届领导、全院教职工毕恭毕敬地行个礼!向长期无微不至关怀支持学院建设改革的全总历届领导、有关单位领导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我是中国工运学院工会学系大专班毕业生,也是共和国和母校的同龄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培养下,我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步走上工会领导岗…  相似文献   

10.
李军 《重庆工运》2006,(6):28-3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重庆市工会理论研究工作会议。刚才,吴良和同志传达了王兆国同志在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王兆国同志的讲话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工会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必须重点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重强调了加强工会理论研究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为工会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落实。今天在会上表彰的2004-2005年度重庆市工运理论调研优秀论文是我市工会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在此,我代表市总工会向获得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海鹰 《重庆工运》2006,(10):34-34
9月21日。重庆市工人运动研究会大型企业片区会议在南岸区召开。市总研究室、市工人运动研究会负责人以及重钢集团、西铝集团、长安集团、嘉陵集团、建设集团、四联集团、重庆邮政、重煤、天府矿业、南桐、永荣、中铁十七局等大型企业工会干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工运研究》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运研究所主办的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 1 -4 5 0 1 /D。该刊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研究和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提出新思路和新对策 ,是各级工会、工会干校和工运研究会等研讨工运理论政策的重要园地。 2 0 0 1年《工运研究》每期定价为 3 0 0元 ,每月两期 ,全年订价 72 0 0元 ,合订本每本 75 0 0元。欲订阅者 ,邮局汇款请寄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 1 0号全国总工会大楼…  相似文献   

13.
工运理论政策研究工作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宜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工会组织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加快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向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转变。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运观,是其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理解,并不局限于工会运动,而是从更广阔的角度,即把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运动当成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实现阶级的历史任务和自我解放的社会运动,他的工运观是交融和体现在他的整个的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运观,对于总结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工运的经验教训,认识社会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规律,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只就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工运方针的认识过程及特点,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的研究存在着许多难点和弱点。尤其是涉及到19世纪后半时的内容,许多教科书或者一笔带过,或者轻描谈写,不予深入。综观19世纪的国际工人运动史研究,给人的几个突出印象是:工人运动被错误领导的多,正确领导的少;斗争结果令人遗憾的多,使人振奋的少;工人组织与活动家应该批评的多,值得肯定的少。到底是工人运动本身有问题,还是我们的研究工作有缺陷?笔者认为后者是主要原因所在,其中最突出的是工人运动史与共产主义运动史界限不清,用国际共运史的高标准来衡量国际工运史的是非得失。有感于此,我们试图就国际工运史的界限、评价标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工运史方面的专家和朋友。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中国工运史研究的新进展突出表现在 ,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对若干重大问题的突破上。本文对最近十年的研究状况作了较全面的回顾 ,着重对取得重大进展的解放前的帮会与工人运动、国民党劳工政策和国民党工会、抗日战争与工人运动、革命根据地的工人运动、建国后的工人运动等问题的研究作了评述 ,展望了工运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爆发了震动全国的第一次工运高潮。这次工潮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运的进一步结合,中国共产党开始为工运制定新的纲领、方针和策略。一、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历史功绩 1921年7~8月间,在中国发生了重新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先后成立。从此,中国工人阶级迅速向自为阶级转化,中国工人运动在经历了长期自发斗争之后也开始步入新阶段。早在中国共产党宣布成立时的第一个决议中即明确规定:党的中心工作是工人运动;基本任务是创建产业工会。为坚决、迅速地贯彻党在“一大”确立的工运方针和工作要点,中国共产党很快成立了在全国能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其分部。由于共产党和劳动书记部成员纷纷深入大中城市和工业区的工人群众,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和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从而构成了此次工潮出现的客观因素。这次工潮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  相似文献   

18.
省工人运动研究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次年会,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总结、交流、探讨我省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在我省跨世纪发展中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在此,对省工人运动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9.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光辉节日.表彰重庆市第二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首先,我代表中共重庆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全市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  相似文献   

20.
广州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在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22年、1925年、1926年,第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相继在广州召开.这不仅促进了广东工人运动大发展,而且也对中国工人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梳理、分析这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总结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运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