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跟蒋经国是同学,和邓小平是同窗,他在周恩来眼里是自由散漫之人,他被夏衍誉为鲁迅之后最好的杂文家。他因言罹祸,劫波历尽,性格始终桀骜狂狷,“悲真喜真怒更真,文奇诗奇遇更奇。”他就是文坛奇才——聂绀弩。  相似文献   

2.
聂绀弩是继鲁迅之后的中国现代杂文大家。他的杂文创作得益于对鲁迅的学习与借鉴,更与自身的童年经验密切相关。童年时代不幸的家庭生活感受极大地影响了其社会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他的杂文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其童年情结的释泄与升华。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5):121-122
遇传奇,亦传奇 聂绀弩,湖北京山人。1924年,聂绀弩回国考上黄埔军校第二期,当了蒋介石与周恩来的学生,结识了彭湃及终身好友钟敬文。不久,他考上莫斯科中山大学,到苏联读书,同学里有蒋经国、谷正纲、郑介民等,包括后来的国民党大特务康泽。1927年聂绀弩回国,  相似文献   

4.
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称的京山县,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绀弩中学。学校始创于1905年,京山籍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老战士、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中国革命的社会批评家聂绀弩,文化名人吴奚如、董锄平等曾于20世纪初期在校求学。为了纪念聂绀弩先生,1991年  相似文献   

5.
李梦醒  付强 《奋斗》2020,(1):69-71
<正>瑰宝必藏于艰险之地,北大荒的艰苦给了他们深刻的灵魂震撼和精神滋养,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正孕育着繁盛的文艺之花"秀色蕴于险峰之顶,瑰宝必藏于艰险之地,北大荒是祖国的一片宝地。"著名作家聂绀弩如此描述这一块黑土地的神奇。如今,这块黑土地上,人们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宋庆龄在重庆的四年(1942-1945),是最为艰苦的一个非常时期——不仅因为战乱和日机轰炸造成的各种困境,也因为当时她在国统区里受到的种种限制。面对困难,她并不畏惧,而是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中,关心人民积苦,支援灾区,救助贫困作家。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上百名外国记者因此云集山城。他们分别来自合众社、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德新社、哈瓦斯社等世界知名新闻通讯社和《时代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国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9):126-126
凇沪抗战期间,由于战局吃紧,日本人的气焰十分嚣张,蒋介石的情绪也非常不好。  相似文献   

9.
<正>国民政府行政院重庆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36号重庆市委机关大院8号楼。国民政府行政院是依据1928年10月3日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设立的,居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之首,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征借教会学校——明诚中学的办公室和医务室作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办公之地。迁渝后,面对财政收入剧减、外援几乎断绝、大后方人满为患等窘境,国民政府行政院根据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抗战建国纲领》和《非常时期经济方案》的要求,确定建立"以国防为中心"的战时经济  相似文献   

10.
刘向上 《党史纵横》2009,(11):62-64
重庆大轰炸是指中国抗战期间,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日军对重庆实施轰炸两百余次,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重庆老红军     
冯建新 《红岩春秋》2011,(5):82-F0004
老红军梁开顺,94岁,汉族,福建武平县人。1930年10月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红一方面军第12军,1934年10月从江西参加长征,1936年入党。抗战期间,曾任白求恩大夫的助手。1979年,以江津地区卫生局副局长身份离休。  相似文献   

12.
《红岩春秋》2014,(3):F0002-F0002
国民政府行政院重庆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36号重庆市委机关大院8号楼国民政府行政院是依据1928年10月3日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设立的,居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之首,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征借教会学校——明诚中学的办公室和医务室作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办公之地、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日军很快便将重庆锁定为其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日军轰炸彼时的重庆,具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以炸迫降"、"以炸迫和"。对这一意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任学丽 《党史文苑》2007,2(12):23-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日军很快便将重庆锁定为其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日军轰炸彼时的重庆,具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以炸迫降"、"以炸迫和".对这一意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同时更是一位有着强烈革命要求的左翼作家。她的创作,不但得到了鲁迅、茅盾、柳亚子、聂绀弩、丁玲、戴望舒等文坛巨匠的首肯和高度评价,使她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家而蜚声文坛,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并日益得到国内甚至国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张正霞 《党史博览》2010,(10):38-40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从1938年6月开始,聚集在武汉的政府机关陆续西撤.重庆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中心,聚集了全国重要机构和各界名人。仅就戏剧界而言,这里聚集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中华剧艺社等10多个戏剧团体.聚集了中国最多的话剧人才,包括郭沫若、曹禺、陈白尘、老舍、田汉等著名剧作家。  相似文献   

17.
石曼 《红岩春秋》2009,(2):88-89
经过22年扩大化的灾难,其中又有10年“四人帮”的篡党夺权。1976年10月,猛然发生了“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祖国大地换了人间。  相似文献   

18.
张鸣 《廉政瞭望》2014,(22):44-44
抗战胜利,遗留问题要解决,其中一项就是审判汉奸。抗战期间,中国的汉奸比较多,从北方到南方,伪政权好几个。最大的,就是汪伪政权。关内的沦陷区名义上都归它管,实际上不过统辖江南一隅。 汪精卫原来是国民党的副总裁,论资历,比蒋介石还显赫。当年刺杀摄政王名满天下的时候,蒋介石还籍籍无名。汪伪政权里的人物,在国民党阵营里,也都是数得着的。这样的伪政权,不受惩罚,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19.
艾智科 《红岩春秋》2014,(2):F0002-F0002
南疑抗战遗址群包括林森别墅(听泉楼)、孔祥熙官邸(孔园)、校长官邸(小泉总统官邸)、“二陈”官邸(竹林别墅)和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彭氏民居)等5处遗址。  相似文献   

20.
重庆是一座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城市,古代巴人善武的传统,铸就了重庆人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重庆人民传承了重庆人文精神,尤其是在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更是发扬了重庆人坚韧不拔、乐观进取、大度宽容、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