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就地城市化就是在传统农业区,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向大中城市转移农业人口,不放弃农业优势而勉强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产业,而是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建立起综合、生态的现代化大农业,通过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启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通过适时适度合并村庄,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传统农村向城市文明靠拢和融合,从而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揭阳论丛》2010,(2):3-6
城市化是人口及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农业产业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生活方式变换的过程。积极推进城市化是我市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形势与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加快“三旧改造”推进揭阳市城市化进程,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3.
宋传银 《学习月刊》2009,(22):29-30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成为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最强烈的区域.从而出现了人类社会的各种环境问题。汉口城市兴起的时间只有500余年,  相似文献   

4.
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向城市市民转换的经济社会过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推进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一、农民市民化制约的因素(一)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结果是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在总人口中比重加大。从人群向城市聚集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化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人口集中过程中群体心理转型、新群体关系的建立、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以及以文明转型为基础的新生活方式的确立。城市化过程的难点是保证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实现权利和机会平等基础上的包容性发展。城市化目标在于随着以城市为基础的新社会结构的确立,形成城乡人群合理的社会分配结构,确保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需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进行两种重要的经济结构转换。一个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人口就业结构由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过程是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产业结构转换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不同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1978:城乡分割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缓慢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指的是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一种变化,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逐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逐渐转变成非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城镇居民,城市和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出行方式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城市文化不断提升,市民的观念不断更新等等.城市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地域性差异总体上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性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加快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更不可能建成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城镇人口比重只有3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越高,享受城市生活的人口总量越多,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整体水平就会越高。所以,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与小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化必须实现城市化   国际社会对于现代化的基本看法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但要看其经济发展是否实现了工业化,政治生活中是否实现了民主化和法制化,精神生活是否世俗化,社会组织结构是否科层化,观念特征是否理性化,个人行为中是否具有普遍的成就意识与取向,社会分层是否实现了自由流动及是否以个人成就作为等级的划分标准,社会文明与开化方面是否实现了知识化……而且要看在社会生活形态方面是否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空间上,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及城…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的工业化运动实际上是将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实行职业转变,即离土不离乡,将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二是实现地域转换,即离土又离乡,将人口从农村引入城市,将分散居住迁移到城镇集居起来,实现人口城市化。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无论是“离土不离乡”还是“离土又离乡”,其转移都只是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劳动力性质本身没有变化,仍然保留着农民身份,是一种兼业式转移,是劳动力的初级转移或称之为“一次转移”。三是实现角色转变,使农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统城市化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市化的转变,为了实现新时期的城市化目标,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宏观思路也应当做出相应的重大调整:从平面区域扩散向轴线式组团扩张转变;从人口单向集中向人口双向聚集转变;从重视规模扩展向重视功能完善转变。近年,我国发展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要素过度向城市转移,农村现代化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的凸显促使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确保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我国当前现实,下述三个方面的战略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三是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东莞的城市化道路是城镇不断走向集中,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不同层次的转化,即中心城区发展和广大镇区成长的双重运动,最后实现融合。2006年,东莞城镇化率已达8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莞各镇区成人学历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办学特色和运行机制,主要有:成人教育主要对象由过去传统农业社会时期农民为主,转变为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仍滞后于工业化.单纯依靠提高非农业的人口百分比是没有用的,必须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而这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只有通过壮大民营经济、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农业产业化是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结构转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涵;同时,农村城镇化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推进城镇化战略,用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一体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即将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及应采取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进程,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经历的历史过程。19年来,随着改革与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19.39%上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我省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就是指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用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农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和主要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村文化,用理想信念引导农民,用文化知识启迪农民,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保证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和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正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样,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全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城镇化水平偏低,与省会地位不相称,不仅领导层为之焦虑,而且每一个关心石家庄发展的人也无不为之忧心。县域城镇化率低拖了省会城市化的后腿。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历史过程,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的高度发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文明程度和进步的标志。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由乡村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型转化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它的发展快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化是兵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兵团城镇化向高层次发展,是加速兵团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根本的保障。换言之,高度发达的城镇化是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城市化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城市化必然要求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但这种转移是有条件的,其实质是劳动力从农业领域向集中在城市及其周围的二、三产业领域的转移,而不是人口向城市的盲目集中。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与三大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往往是结伴而行的。城市化的基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样,农业劳动力才有可能、有必要转移出去:城市化的条件,是城市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以为转移出来的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城市化离开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两个方面的推动力,离开了劳动生产率这个原动力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因此,在西部城市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早日实现,关键取决于执政党,取决于执政党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发展农村生产力中怎样体现党的先进性呢?第一,确立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