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萍 《侨园》2003,(1):8-9
2002年,我国资本市场上有两个热点很值得关注,那就是10月“江苏省农业招投资洽谈会”和“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这两个会上都彰显出一个共同的特点——资本市场青睐农业。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我国“三资”农业将成为投资的一个新的热点。农业引资势头正劲在招商引资的热潮中,吸引“三资”(即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新一轮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江苏省农林厅调查统计表明:全省“三资”投入农业的企业目前已达18160个,投资总额累计162亿元,其中民间资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热衷于投资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将对国内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组织方式产生诸多冲击一向被认为弱质的农业“生产”环节,目前正日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成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农业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农业结构大调整,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进而农民收入大起大落的原因,在于价值规律所导致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农产值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以及农产品投资黄金期错位、名牌农产品自毁品牌机制的影响等。坚持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维护农产品名牌战略,明确和落实“模糊农业”战略,才能把握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权,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从而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韩国面积为9.94万平方公里。其中近70%为山地,可耕地面积约21%,人口4500万,人均耕地0.7亩。在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韩国农业的发展进程,政府的作用以及今后韩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一、韩国农业发展进程和政府作用的考察韩国政府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经历了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在50年代农地改革的基础上,从6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开发计划,增加农业财政和投资,大搞农业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的不断发展。1962年,韩国农户户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农业落后,以及它对国民经济的牵制一直是克里姆林宫的一大难题。一九七九年以来的农业连续三年大歉收又进一步加重了问题的复杂性。 今年五月,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承认,“最近几年,尤其是由于歉收,我们不得不向国外购买谷物、肉类和一系列其它食品”。“食品问题远远没有从议程上消失”。 那么,最近三年苏联农业歉收的幅度究竟有多大?农业歉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还是从农村经济发展上来看,湖南无疑是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赞誉的湖南,建国45年来更是以其“鱼米之乡”的优势,扮演着农业大省的角色,给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人越来越感到,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湖南与沿  相似文献   

7.
袁元 《瞭望》2005,(51)
平衡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对于理解今年经济、稳 定明年经济至关重要。 需求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力量。 2005年,需求中的三大重要因素深刻 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即内需与外需的 平衡、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平衡、消 费中房地产业与汽车业的平衡等。 经过两年多的调控,我国经济 增长中的不协调问题被缓解,经济呈 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投资 与消费比例的失衡、外需与内需比例 的失衡问题仍较突出,用中国人民大 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的 话来说, “就好比两匹快马夹着一头 瘦毛驴在拉车。”  相似文献   

8.
第一、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道路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它不是简单的资金回流,也不是仅仅对农业进行直接补贴,更不是对农户的“恩赐”,而是指按市场经济要求和国家农业政策要求,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将农业改造成盈利部门的政策。它是指非农产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  相似文献   

9.
冯立  满杰 《学理论》2010,(22):F0003-F0003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紧紧围绕全市“强县”发展战略,深入落实“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提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项目牵动”举措,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合力建设规模大,标准高精品示范工程,努力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成粮食生产的核心区,现代农业的先行区,新农村建设的展示区,财源建设的蓄能区,助推“强县”战略落实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要不要大规模推行农业机械化历来是两种观点见仁见智。70年代,党中央曾提出“1980年我国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宏伟计划,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机械化一度备受冷落。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农民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又逐渐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1.
常听到农民反映,现在中央和省上的一些兴农政策被一些干部给“截留”、“贪污”了,他们希望对那些搞“政策贪污”的干部以一定的“惩治”.对于农村和农民问题,从中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发展两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3,(3)
在“农民大国”的现有国情条件下,不能单从经济的视角审视农业问题,而应从“农业、农村、农民”三维视角综合看问题。“农业”是个产业、经济范畴的问题, “农村”是组织形式的问题, “农民”是人口基数大,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型,这三个问题越来越交错在一起,在农民增收缓慢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3.
○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和调整结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再次暴露了我国农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三大主题○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的基本实现,相当程度上是靠政策和外部因素,国企制度创新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仍以政府国债资金投资为主,尚未形成“投资乘数效应”,今后宏观政策的着眼点仍是“启动社会投资”○下岗、失业职工人数没有减少,在中西部地区反而有所增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任务艰巨,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还是要靠发展中小企业○我国现行体制…  相似文献   

14.
韩正卿何许人也? 韩正卿一人肩上有二副重担:国务院确定的“两西(甘肃定西、河西)”农业建设总指挥;我国目前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农田水利工程——引大(通河)入秦工程总指挥;甘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韩正卿的办公室如何?一间12平方米大的房间,临窗是一条车水马龙的大街,门口斜对着楼梯和厕所。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6,(21)
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化速度,少儿及老年抚养比率均较低,总人口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有利于劳动力增加及投资储蓄增长,妇女就业机会和人力投资也相应上升,从而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学将这段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一般认为,从现在开始至今后十五年,中国将处于“人口红利期”,但中国的这  相似文献   

16.
王伟强 《团结》2009,(6):42-43
近日.国家财政部对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冯明光提交的《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若干建议》(第1247号提案)作出了答复.表示将“继续适当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亩投资标准.力争至2012年达到每亩1500元左右。”这预示着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将获得可持续的财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稳固。  相似文献   

17.
张悦 《党政论坛》2006,(6):24-25
自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至今已有六年多了。六年来,国家共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60个重点工程,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水利枢纽、交通干线、机场建设等,计划投资总规模达8500亿元。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其中,中央累计安排西部地区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约2700亿元。在国家财政投资和国债资金的引导下,西部12省区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从1999年到2002年,西部12省区市连续四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给包建中写信,预言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农业革命将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或最迟在下世纪的三十年代之前在中国发起。包建中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兼职研究员。20多年前他就开始注意到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它和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大农业的新理论。大农业的理论就是把人类盯在传统农业上的眼光挪开,寻找新的资源。包建中将这种新资源解释为“白色农业”(微生物资源)和“蓝色农业”(海洋生物资源),将它们和传统的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19.
闻正兵 《侨园》2002,(5):30-31
80年代,大陆七八十万个行政村中诞生一批“首富村”,到今天,首富村走过了整整20年的历程。因为资产披露和排名评估等具体规则的缺位,据互联网的检索结果,这种模糊概念的“首富村”或“小康村”有50家之多。现在,仍能出现在传媒视野中的不足10家。大陆农村问题专家曹锦清对“首富村”们的发迹模式总结为:在一个能力较强、思想较正的能人领导下,基本脱离纯农业种植业,瞄准大陆改革开放之初的市场空白点,创办集体企业而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然后迅速扩张,投资大且有大产出的行业滚动发展。 20年过去了,“首富村”们有的仍走在灿烂的正午,有的却已步入黯淡的黄昏。20年后的今天,我们之所以回望中国的“首富村”,是因为我们试图弄明白:作为典型,他们有多少经验供其他贫穷的村子学习和借鉴?作为榜样,他们能够为最终解决农村问题贡献多少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屡审屡犯”现象,说明我国相关的制度建设还远未成熟今年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指出,一些中央机关及其下属单位2005年涉及预算编制不细化、挤占、挪用、截留财政专项资金等管理不规范问题资金涉及650多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单位近几年屡次上榜,与审计部门展开了“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拉锯战。如今年的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