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电话是利用互联网传输语音数据的一种新的通讯方式。近年来,由于网络电话的成本低廉、技术新颖,利用网络电话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势头十分猖獗,网络电话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盗窃电信资源等类型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本文对当前利用网络电话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手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此类违法犯罪的侦查方法和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形式,侦查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困难重重。因此,本文从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犯罪案件的特点、取证难点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从证人证言、嫌疑人供述、鉴定勘验、电子证据、视听资料、相关物证、其他证据等七个方面加强侦查取证。针对侦查办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合成作战、注重办案细节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犯罪形式,"伪基站"犯罪不仅破坏了正常的通信秩序,非法占用公共通信频道,而且严重地威胁了广大手机用户财产安全、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因此,打击"伪基站"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首先对"伪基站"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伪基站"犯罪的危害性。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执法力量,提出了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综合多种资源力量的预防、打击"伪基站"犯罪的策略,为高效科学打击"伪基站"犯罪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和新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组织首先必须是犯罪集团。司法实务中,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存在误解和误认;二是将仅系个人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应当严格遵守有关立法解释的规定,避免陷入上述误区。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拥抱信息社会诸多机遇的同时,作为主要风险之一的网络犯罪也呈现日益蔓延的态势,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为突出.其中借助伪基站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上升明显,占比迅速增高,构成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基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综合防治策略,全面阐述伪基站的技术原理及其类型,重点归纳伪基站犯罪的司法现状及其成因,进而力图在本质上揭示伪基站犯罪的司法困境并提出科学理性的司法建议.同时,还应在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 网络安全的行政监管及侦查执法的机制建设等层面就伪基站犯罪的防治进行体系化跟进.  相似文献   

6.
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识到包庇、纵容的对象可能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或可能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就属认识到其包庇、纵容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违法犯罪活动。文强收受下属以节日、生日名义所送财物,是"受贿"而非"礼尚往来"的关键在于与其职务相关联;是否将周晓亚收受的那部分财物计入文强受贿数额,不仅要考虑周晓亚收受财物是否利用了文强的职务便利,也要考虑文强是否有共同收受财物的故意。"灰色收入"尚难计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文强不能说清"巨额财产来源"的原因带有多重性。对文强判处死刑是基于其犯罪数额和受贿情节、受贿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后果等综合因素这样一个刑罚原则来考量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冒充公安人员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身着标志服,装扮成有合法身份的公安干警或治安联防队员,以执行公务为名,明目张胆地进行抢劫、诈骗、流氓、强奸、敲诈勒索、拐卖妇女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人民群众对此极为愤慨和不满。据调查,陕西渭南地区去年以来共发生此类案件46起;仅渭南市今年元月至1月就发生25起,查获违法犯罪分子32名。从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已到了令人怵目惊心的地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须举全社会之力.根据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作案特点、社会危害和当前公安机关查处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预防与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需要从完善国家立法、增强防范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加大查处力度四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前P2P网贷行业因存在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监管刚刚起步、经营实体资质良莠不齐等问题,存在较大风险隐患,极易成为滋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合同诈骗等违法犯罪的温床,而且打击此类犯罪也存在打击协调难、收集固定证据难等情况。但对P2P网贷平台违法犯罪案件初期侦查,侦查人员可以根据此类违法犯罪平台运营特点,通过调查平台总部的设置地点和工商注册手续及内容、平台实际控制人资料及经营团队高管背景、平台自融和对借款项目自担保、平台运营的数据,以及平台运营其它情况等途径开展侦查活动往往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极端宗教组织"伊扎布特"利用各种方式和媒介,蛊惑、拉拢新疆等地的信教群众,煽动和组织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伊扎布特"活动猖獗,与复杂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新疆地区独特的地缘环境和民族宗教结构也为其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国内强有力的打防态势,能够很好地遏制其发展蔓延。同时需通过强化宣传、加强管理、深化国际司法合作等方式,严厉打击"伊扎布特"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1.
"伪基站"案件的危害程度不符合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要求,不能以该条文定罪处罚。虽然设立、运营"伪基站"的行为属于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经营行为,也违反了《无线电管理条例》,但是本着刑法谦抑性的原则,只有在行政处罚无法遏制其危害行为的时候,才可以由司法机关以非法经营罪处罚。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市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日趋严重,给当地灾后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针对该市当前的毒情现状和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遏止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等金融违法犯罪屡屡发生 ,给社会公众的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并引发了许多群体性治安事件 ,严重地影响了正常金融秩序 ,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有序运行。为加强对此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 ,遏制其发展蔓延势头 ,本文拟就此类犯罪的现状、特点、趋势和得逞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遏制此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卖淫嫖娼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的顽瘴痼疾。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借助网络,实现了向“互联网+”的转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以往常见的依托经营实体拉客招嫖、窝点式卖淫嫖娼已经被网上招嫖、线下交易取而代之,网络空间渐渐沦落为卖淫嫖娼的重灾区。由于网络便利、监管不善、利益诱惑和立法滞后等因素,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者极易参与其中,此类违法犯罪极易迅速蔓延并对整个社会环境和治安管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公安机关必须认清其发展趋势,摸清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管理和技术优势,采取有力举措,对其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网络清朗与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艾滋违法犯罪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对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和威胁。"艾滋小偷"、"艾滋卖淫女"、"艾滋吸毒者"正成为困扰各地公安机关的难题。我们基于J市的实证调查,提出进一步完善防控"艾滋"违法犯罪的如下社会公共安全对策建议: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监狱法》、《劳动教养管理法》、《禁毒法》时能充分考虑到有利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开展,使艾滋病防治工作更好地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各地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艾滋违法犯罪人员羁押监管场所的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消除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特别要加强公安民警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非法买卖外汇犯罪活动手段多样且隐蔽,加之目前我国银行的外汇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公安机关打击此类违法犯罪力度不够,这类违法犯罪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仍会呈上升趋势.造成公安经侦部门打击力度不够大的难点,主要在于证据收集难;追诉标准高,处理难.加强公安机关对非法外汇交易的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力度,一是要建立与外汇管理部门联合办公的工作机制及案件线索移送制度,加大打击和执法的力度;二是提请有关部门研究和解决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三是采取打击与阵地建设并举措施;四是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经侦队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犯罪的严重性和猖狂性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类犯罪不是直接通过自己的性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而是通过引诱妇女卖淫、为他人卖淫提供场所的行为来腐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助长性违法犯罪活动,造成了已绝迹多年的性病的出现和蔓延。为了有效地打击、预防、矫正此类犯罪,笔者试运用犯罪动力论对此类犯罪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就如何管理、改造此类犯罪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对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重视对此类人员的人权保护。实践中,收治期间能否折抵刑期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认为特殊涉毒人员的收治管理。是国家设立专门场所对特殊涉毒人员执行行政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和执行判决所确定的刑罚的专门活动。  相似文献   

19.
邪教的"邪"指其反政府、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反动本质;邪教的"教"指被其篡改、歪曲了的宗教。新时期邪教在我国滋生蔓延趋势是由于人们的社会认同出现了危机、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地方政府治理力不够和国际因素的影响。治理邪教违法犯罪需要公安部门根据邪教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厘定"领导作用与职能作用"的关系以提高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厘定"防范与打击"的关系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厘定"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以提高公正文明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瓮安"6.28"事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如何帮教挽救违法青少年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此举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对于建立和完善贵州省对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长效机制,开创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