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子皮为郑国上卿,统管郑国军政大权。当他发现子产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华和治国能力,即向郑简公推荐。子产执掌郑国国政后,以出色的治国方略使弱小的郑国在晋、楚争霸的情况下得以政清民和。由此,孔子发出了“荐贤贤于贤”的感叹。的确,能够推荐贤人的人是比贤才更重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六世纪,即春秋时代的中期,地处黄河中游(今河南省中部)的郑国正经历着一场封建化的社会变革,子产则是推动郑国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子产又叫公孙侨,出身于郑国贵族。公元前543年,原执政大臣子皮将权力移交给子产。当时的郑国“族大宠多,俗淫而侈,又介晋、楚之间……未易以为治”,而子产在子皮的支持下,坚持改革,择能而使,广开言路,几年  相似文献   

3.
子产是春秋后期郑国大夫,执掌郑国国政20余年,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孔子最尊敬最推崇的人之一,被清初著名史学家王源推为“春秋第一人”。“子产论尹何为邑”出自《左转》,讲的是郑国上卿子皮认为尹何年轻忠厚,准备派他担任一邑之长,想让他从中学到为政之道,并征求子产的意见。子产不同意,认为应该先让尹何学好本领,然后再来治理政事。  相似文献   

4.
张军 《学习月刊》2012,(21):49-50
子产是春秋晚期郑国的执政,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在郑国执政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对外审时度势,睦邻交远,折冲于樽俎交错之际,周旋于晋楚大国纵横之间,为郑国赢得了诸侯各国的尊重,争取了生存空间;对内则锐意改革,奋发图强:“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相似文献   

5.
程有为 《学习论坛》2010,26(1):69-72
子产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他在郑国执政二十余年,在治理“国小而倡,族大宠多”的郑国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社会和谐思想。子产的社会和谐思想可分为国内政治和谐,国际关系和谐,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三个方面。子产的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原乃至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12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与瑞安市基层干部座谈时,讲述了子产治郑、子贱治单父、西门豹治邺这"三不欺"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讲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子产是春秋时人,他治理郑国,明察秋毫,百姓不可能欺骗他;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做官重在教化,身不下堂、鸣琴而治,百姓受到感化,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面貌出现,不站在百姓的对立面,顺利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有个名叫"东湖夜话"的"三严三实"基层民主生活会,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责任交给干部",成为政府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的好平台。由此,让人想起春秋时期著名改革家子产不毁乡校的事:在郑国读书的学生,学习之余,纷纷议论子产执政的得失。有个叫然明的郑国大夫建议子产关闭乡校,  相似文献   

8.
艾迪 《党课》2007,(4):102-104
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说法,善于听的人可以通过听别人的言谈与议论,拓宽视野,增加知识,获取经验,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这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有效途径。春秋时,郑国名相子产不毁乡校便是广泛听取人们农闲时的议论,及时发现失误和长处,及时采取有效的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9.
莫学宋襄公     
宋襄会同楚成王相争当盟主失败后,又受邻国郑国国君的侮辱。脑羞成怒的宋襄公为了出这口闷气,决定出兵攻打小小的郑国。郑国则向楚国搬救兵,楚成王直接出兵打宋援郑。宋襄公没提防楚成王这个突然袭击,连忙调兵遣将在泓水(今河南白柘城县西北)的南岸驻军应战。两军隔岸对阵以后,当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时,宋国有位大臣叫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  相似文献   

10.
孙叔敖,约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前后,其父为楚国贵族。经楚相虞丘推荐给楚庄王,代虞丘为令尹。他施教导民,以至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在担任宰相期间,曾高效建筑沂城,过问与郑国的战争,也曾劝阻庄王币制、车制改革,因此三次被任命又三次被解职。他被任命为相时不喜,被免去相位时不忧。一生清贫,临死时将儿子托付给优孟,其子在优孟的帮助下才从楚庄王那里得到一点封赏,维持家计。  相似文献   

11.
“校人”是《孟子》提到的一个人物,姓甚名谁已不可考,只知是一个管理池塘的小官。此人乃一刁钻圆滑、惯会弄虚作假、花言巧语的小人。据载:有人给郑国大政治家公孙侨(字子产)送了一些活鱼。子产大概不想受贿,就将其交给校人,使之养于池塘。可校人拿回后却烹而食之,反倒回来报告说:已放养池中。并具体描绘说:刚放进时,鱼儿懒洋洋的仍是一副困倦模样,过了一会儿,说鱼儿缓过神,便舒展身体,悠悠然游了开去。子产听后十分高兴,大加赞叹道:“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从子产处出来后,以嘲笑的口吻说:“谁说子产多智呢?我将…  相似文献   

12.
《史记·滑稽列传》中讲述了古代三个著名官吏施政的事迹:一是郑国的子产,英明善断;二是魏国的西门豹,执法严明;三是鲁国的宓子贱,与民休戚与共.由于他们德才兼备,取信于民,因而,"子产治郑,民不能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子贱治单夫,民不忍欺".他们均是拥有积高威望的典范.威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使人甘愿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它具有多种客观方式.首先,威信表现为影响力,即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  相似文献   

13.
邓忠强 《学习月刊》2011,(21):53-53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了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不毁乡校"的一则轶事,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小红 《党课》2010,(2):78-80
晏婴,字仲,谥平,后世又称晏平仲,尊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他出身齐国高门贵族晏氏,是上大夫晏弱之子,继父位任上大夫,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辅政长达40余年。  相似文献   

15.
《谏逐客书》是李斯劝阻秦王政驱逐当时在秦国做官的他国人所上的书。李斯乃楚人,曾受学于荀卿,后入秦为客卿。逐客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37年,当时有个叫郑国的韩国人到秦国修渠灌田,消耗了大量财力,使秦无力攻韩,秦宗室贵族认为他别有用心,借此提议“一切逐客”。李斯身为楚人,自然也在被逐之列。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为了秦国的霸业,李斯遂向秦王上《谏逐客书》。在书中,针对秦王的逐客令,李斯追古及今,旁征博引,列举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君王礼遇客卿,信用客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09,(4):48-48
上海特科被毁后,周恩来命情报科长陈赓立即设法转移天津,到北方去开展革命斗争。周恩来告诉陈赓,到了天津,可以联系北平的秘密党员胡鄂公和杨献珍。胡鄂公也是上海特科成员。他利用自己国会议员和教育部次长等职务身份为中共秘密工作。胡鄂公与陈赓见了面。陈赓告诉胡鄂公,自己此次来天津的任务是在北方建立一个与上海中央特科同一性质的地下组织,请他帮助物色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7.
试题史载,郑国上卿子皮素敬子产才能,欲卸执政之任予他。移职前子皮有私事相托:想让自已的儿子尹何去当宰邑。子产闻言,婉言相拒,“此人年轻,缺乏经验,恐怕难以胜任从政工作。”子皮仗着资深历厚,又对子产不薄,便说:“吾儿为人善良诚实,你不妨让他到任上一试。”子产正言回绝:“不行!您爱孩子,自然希望事利于他。若委之以大邑政事,无异派不会操刀之人去切割东西,其害无穷。如果您家有好布料,断不会令初学之人裁剪。大邑若美锦,岂能让初学者乱画乱剪?只有学有所长方能从政。何处听说用大县去练习做官的呢?”子皮闻言,惭愧不已,同时也为子产的…  相似文献   

18.
少年的梅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在拾荒时发现有人号门在垃圾里找旧钱币、旧勋章,几秒之内,他做了收购旧钱币、旧勋章的决定。他想:攀比此类收藏品,可以成为贵族们相互斗富、显示身份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出售这些玩意接触贵族,借势铺路。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21):85-85
淳于长,是西汉成帝时的贵族公卿,凭借显赫的母族势力攀附而上,得到皇帝宠信并掠取大量财富。他在政治舞台上混迹十余年,于国于民毫无建树。他的人生可以概括成一个字:贪。为贪而生,为贪而死。  相似文献   

20.
①西汉名将霍去病出身贫寒,少年时期还曾在贵族家中做过奴仆。他的姨母卫子夫做了汉武帝的皇后之后,霍去病才有机会跻身于贵族行列。②他在宫中做官时,从不像一般贵族公子那样花天酒地,而是每天起早贪黑,练武习文,研读兵法。由于他一心钻在习武读书之中,在宫中常常错过了开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