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中两国建交以后,在学术、文化、政治、经济等很多方面交流频繁,但是两国在有关女性问题的交流方面还不太令人满意。为了扩大交流,需要我们两国积极不懈的努力。通过国家、组织、个人间的相互交流,本着发展的目的,取长补短,补充完善各自的研究。 在韩中建交十周年之际,两国在各个领域都扩大了交流活动。本文将以韩中交流为中心,以两国女性之间的学术教育交流、友好城市交流以及文化艺术交流为重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韩中经济研讨会的历史意义 由韩中两国的权威媒体韩国《朝鲜日报》和中国《人民日报》共同主办的此次韩中经济研讨会无论是从两国经济界人士的相互交流合作的层面上,还是着眼于韩中两国以及东北亚的未来,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盛会。  相似文献   

3.
韩中两国有着几千年交流的历史,而且自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自1992年建交以来,韩中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合作与交流.据统计,截至2006年,韩中两国互访人员已经达到500万人次,双边贸易额达到1180亿美元.建交仅仅15年,韩中已建立起名副其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 序 言 2002年我们迎来了韩中建交10周年。今天两国的经济交流在其质与量的方面都取得了灿烂的成就。韩中建交之前一年(1991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即进出口额为44.4亿美元,而2001年增长至314.9亿美元,这10年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增长了7倍。目前,中国经济的特征是外贸依存度增加,约有50%的贸易是靠外国投资企业完成的。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5.
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2002年我们迎来了韩中建交10周年.今天两国的经济交流在其质与量的方面都取得了灿烂的成就.韩中建交之前一年(1991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即进出口额为44.4亿美元,而2001年增长至314.9亿美元,这10年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增长了7倍.  相似文献   

6.
2014年7月3日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了国事访问。通过这次在东北亚安全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访韩,韩中两国建立了"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这次访韩中,习主席首次提出了韩中关系的"四个坚持"原则。以此为基础,为了在外交和安全领域中实现韩中关系的实质性成熟,双方决定将各种战略对话和高层会谈机制化;在经济领域中决定年内尽早完成韩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建立包括金融在内的高度经济合作框架。此外,在加强两国未来青年领导人的交流和搞活公共外交合作等人文交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另外,在外交安全领域也给我们留下了韩国和中国为了追求共同利益需要进一步加强相互理解的课题。尤其是从韩国和中国的外交均处于发展之中,以及朝鲜半岛问题正在中美关系和东北亚国际关系这个更大的框架内运作这一点出发,两国都需要发展更加灵活、更为积极的韩中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韩中两国建交以来,韩中两国文化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时至今日,韩中两国的文化外交也受到诸多制约因素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韩中文化外交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作者认为韩中两国应该从战略高度积极协调双方文化外交,并且要妥善处理历史认知问题和重新审视两国的大众传播媒体在塑造和服务于韩中文化外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韩国政府要积极改善韩中两国文化产品输入不对等的问题。两国政府和民间要进一步拓宽两国民间外交的渠道和方式,进而全面提升韩中文化外交全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韩中建交到现在两国确定建立韩中战略伙伴关系期间两国在政治、经贸、教科文以及其他方面关系的发展,并对当前中韩两国民间的冲突因素做了分析,重点探讨和解决韩中民间所存在的反中、反韩情绪。  相似文献   

9.
这次韩中首脑会谈,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双方达成的联合声明的12项内容,已充分表明韩中两国的关系实际上发展到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规定伙伴关系时是否应当使用“全面合作”的修饰语,双方似曾有过不同意思,但这已不是一个重要问题。问题并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如何将建交6年来急剧发展的两国关系进一步提高到更加成熟的阶段。当然,这需要韩中两国的共同努力,而韩国方面似应首先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完善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立足于“求同存异”和“和而不同”精神上的两国共同发展是摆在两国面前的时代课题。2013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韩中首脑会谈,宣布两国将加强“人文纽带”。可以说这是努力跳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热潮,将两国关系朝着更高层次深化和发展的尝试。系统化的人文交流将为加强相互信任、构建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作出贡献。不过,中国的人文交流是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出发予以推进的,强调人文传统可以说是在以中国未来规划为目的的文化方面的努力。并且,其中心是名为“中国模式”的新普遍主义。站在韩国的立场上,应该考虑到这一层面,从战略高度推进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1.
韩中两国比邻而居,隔海相望,一个小巧而秀美,一个广阔而恢弘;长江大河,崇山峻岭;密林幽谷,奇岩怪洞;山情水韵,名胜古迹,令人神驰不已。随着两国的建交和各自开放公民的出国旅游,两国人民间的旅游交往也日渐增多。人们迈出国门,或游历山川海岛,寻幽探胜,或观赏寺庙古迹,搜奇访古。亲切的面孔,相近的文化传统,吸引着韩中两国人民频频相互探访,可以说,旅游已成为韩中文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韩中旅游交流发展历程 韩中两国于1992年建交。建交后,随着两国各个领域中友好交流的活跃展开,旅游也得到了逐渐发展。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亚太信息基础结构进行韩中社会文化交流的方案郑进一一、序论韩中建交已过四年。1992年8月24日韩中正式建交后,两国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飞速发展的政治经济领域交流相比,文化交流相对落后,这是与其重要性不十分相符...  相似文献   

13.
韩中文人交流的扩大申东和1992年韩中建交以后,两国间开展社会、经济等全方位交流,试图一举弥补过去50多年间断绝的空白,使这种交流发展到令人刮目相看的程度。早在建交前,两国就已经形成相当水平的经济交流;同时,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也以民间非正式的形式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2014年7月3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了会谈,确认了韩中两国为"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习主席访问韩国,韩中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尤其双方为共同应对日本歪曲历史问题而进行合作达成了协议,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为了韩中关系更长远的发展,也得考虑朝鲜、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因素。为了韩中两国关系的持久发展,重要的是为朝鲜半岛构建和平与统一的新的蓝图。两国共同领导才是推动南北关系改善、朝鲜半岛统一和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核心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尽快推进两国政府、两国学者之间的战略合作渠道和有创意性的战略性项目;还必须进行关于韩中历史问题的交流和对话,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韩中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的20余年间,双方在经贸、教育、互访、国际婚姻、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合作交往日益深化。其中,出版业奠定了所有交流领域的文化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韩中双方的出版业交流主要以纸类书籍为主。如今,随着IT产业的发达,孕育了电子书产生的背景,引起了图书史上的一场革命。要想促进电子书更广泛的交流,必须要加强著作权的保护,提高读者交付阅读费用的认识,普及价格低廉的阅读器,统一电子书的标准发展平台等问题要率先得到考虑与完善。电子书便利的使用途径、互联网简单的传播方式、低廉的购买费用和管理费用、大量传播、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优点,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韩中两国的文化理解,增进友好关系。因此,电子书是两国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16.
韩中两国经济的互补关系一、两国不同行业的结构分析韩国与中国以两国的经济特性和相互的优越条件为前提,通过贸易及投资,开展了比较活跃的经济交流。下面就两国间的互补关系,不是从量的指标,而是利用质的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分析,通过测定韩中两国间交易的...  相似文献   

17.
一、相互交流会作的领域1.经济交流与人际交流韩中两国的经济交流,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两国经济的互补优势,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还将促进同韩半岛北方、俄罗斯、蒙古等的交流合作,进而能够推动韩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到1997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243.4亿美元,较之1992年增长了4.5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国,韩国则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国,两国的经贸关系正在不断扩大。目前,韩国主要从中国进口劳动集约型消费产品,并向中国出口机器类、原材料及原料等商品。随着中国产业水准的提高和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样一种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8.
祝辞     
新世纪的元年2001年快要过去了。21世纪对韩中两国都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2002年韩国(和日本)将举办世界杯足球赛,而2008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活动的世界杯足球赛和奥运会,将分别在韩中两国举行,相信这对韩中两国都将成为腾飞的契机。 韩中两国虽然1992年才建交,但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进入21世纪后,以此为基础,将过去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即“21世纪合作伙伴关系”。此外,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自1994年签署“文化协定”之后,韩中两国在文化交流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当代韩国》2009,(4):I0004-I0004
2009年11月23日在韩国世宗研究所,韩中专家联合研究委员会韩方委员长(副总理级)徐镇英先生接受了《当代韩国》韩方主编朴宰雨教授的采访,就韩中两国首脑达成共识的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与促进方向以及韩中专家联合研究委员会的角色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姜锋 《德国研究》2002,17(4):8-12
本文以中德教育合作与两国各自的利益发展需要为着眼点 ,尝试对中德高等教育30年合作发展历程作简要回顾 ,并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加以分析。文章认为中德两国官方政策层面在高等教育合作中的目的和利益取向所存在的差异和矛盾 ,并不阻碍双方合作。而 30年中交流不断发展与扩大 ,国家和个人间在教育领域建立起了牢固和深厚的合作关系 ,正是双方不同的利益定位推动了交流与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