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平 《楚天主人》2010,(10):53-53
8月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世茂带领省人大财经委、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专程到秭归县调研旅游发展情况。任世茂一行听取了秭归县委、县政府关于旅游发展情况的汇报,实地参观考察了屈原祠的开发与建设情况。调研组对秭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打造旅游名县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2.
刘伟 《湖北政报》2010,(13):2-2
<正>6月16日,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由国家文化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活动,在屈原故里秭归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3.
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端午节,则是屈乡人纪念屈原的日子。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故里的人们划龙舟、挂香艾、吃粽子、办诗会等各种形式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从古一直延续至今。2006年,国务院将"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屈原纪念馆湖南汩罗屈原纪念馆湖北秭归陶渊明纪念馆江西九江李白纪念馆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湖北安陆  相似文献   

5.
继一九八二年以来逐年在秭归、大连、成都召开三届全国性的屈原学术讨论会后,今年六月下旬在江陵又召开了第四届讨论会,并正式成立了中国屈原学会。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全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他的骚体诗歌光彩夺目,是我国也是世界文化的  相似文献   

6.
1999年端午节期间(6月16-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名屈学研究者,聚集秭归新县城,隆重举行屈原文化研讨会。会议由湖北省屈原研究会与中国屈原学会、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会议论文汇编成《屈原研究论集》,已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这次会议,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性的屈原学术讨论会,具有总结本世纪屈原研究成果、开创新世纪屈原研究新局面的重大意义。现就论文及大会发言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屈原的生平自清代以来,学者对屈原生年的推算绵延百年,但由于各人所站角度不同,所…  相似文献   

7.
洁净甘甜的自来水掬手可舀,参加就业培训学习技能有政府"买单",创业需要启动资金可以申请小额贷款,百姓生病不再焦虑医药费如何报销……如今,走进屈原故里秭归,和谐新风扑面而来,无论是  相似文献   

8.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长江三峡工程大坝库首。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大部分地区山峦起伏。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三峡的“坝上库首”。 提起秭归,人们心中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里既是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又是古代美女王昭君的诞生地,同时还是三峡工程的建设者建立伟业的战场。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移民新村”,“文物景点复建”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秭归“高峡平湖”的壮观景致备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9.
诗书文     
凭悼乐平里 江涌归州扬清波,山峙乐平骈巍峨. 离骚九歌古今吟,远路八极上下索. 怀襄依得屈子计,哪有秦王并六国? 粽包千声我哥回,舟竞万里向汩罗. 湖北秭归,古称归州.过归州沿长江而下进香溪,转七里峡就到了三闾大夫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这里群山环抱,回龙锁水,枝头橙黄,流泉飞瀑,一盆沃野,别有天地.伫立田畴,仰望高峰,与屈原关联的元素如读书洞、香炉坪、照面井等无不勾起人们对20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追思.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13日,从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地的秭归县归州镇屈原庙村传来喜讯,该村沙湾居民点最后一段公路终于全线贯通。至此,由县人大常委会负责该村整村推进工作的所有项目已到位90%以上。该村是今年初秭归县委确定的9个重点扶贫村之一,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包扶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和任务落实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之彪便及时到村调研,了解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11.
蔡建国 《世纪行》2013,(5):45-47
一凭悼乐平里江涌归州扬清波,山峙乐平骈巍峨。离骚九歌古今吟,远路八极上下索。怀襄依得屈子计,哪有秦王并六国?粽包千声我哥回,舟竞万里向汩罗。湖北秭归,古称归州。过归州沿长江而下进香溪,转七里峡就到了三闾大夫屈原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30日是太保寿险50多名秭归籍员工从业一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使自己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太保寿险全体秭归籍员工自己捐款与秭归县残联共同举办了“太平洋寿险情满人间爱心奉献”活动。秭归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3.
梦里三峡     
新一 《中国减灾》2005,(8):51-51
长江三峡兼有山奇与水险,两岸树木葱茏,云雾缭绕,峰峦急流间,充满诗情与梦幻。绵延千古的浩淼江水里,留着前人的梦,刘备白帝城的托孤梦,寇准巴东的廉吏梦,屈原秭归的忧愤梦,王昭君大漠荒原的思乡梦,而我的梦始于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长江三日》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写下了连续三天在长江航  相似文献   

14.
郑家裕 《人权》2004,(1):28-30
紧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脚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的40万人民正一步步地摆脱贫困,奔向富裕与文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吴邦国等多次亲临秭归,寄以厚望。李鹏题词:“服务大三峡,建设新秭归”。10年来,秭归人民牢记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重托,脚踏实地在峡江耕耘,在峡江这片热土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为三峡库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5.
<正> 二千多年前,屈原满怀忧愤,投汨罗江,结束了才华横溢的一生。诗人为何投江自沉呢? 清代学者和现代大多学者认为: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而殉国难;有人认为,屈原约于顷襄王十四年写成《哀郢》,十六、十七年间自尽,而白起于十九年开始攻楚,两年后才攻陷郢都,从时间上看,屈原不可能是为都城被攻陷而殉国难;还有人认为。屈原面对秦国的强暴,为保全楚国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周广玲 《世纪行》2014,(5):48-48
<正>五月五,是端午,粽叶的清香和着袅袅的艾香时,我便会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一些贵族阶级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流放时,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每至端午,家家挂艾叶,吃粽子,观看龙舟竞渡,这些都是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的。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  相似文献   

17.
舒圣祥 《浙江人大》2011,(10):40-41
2011年初,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13人在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秭归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多万元。秭归县委办公室随后回应称,费用包括历年的接待费,但对于其中1万多元礼品费、给巡视组相关领导购买手机以及巡视组将平板电脑带走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1月12日至15日,“’96屈原文化研讨会”,在宜昌市隆重举行。省内外屈学研究专家及宜昌市的领导、学者130余人到会。会议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宗旨,以弘扬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以“屈原与爱国主义”为主题,共收到论文50余篇。到会代表着重就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作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屈原与楚辞研究的其他问题。关于“屈原与爱国主义”问题,到会学者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了更为深入、系统的阐发。有的学者在论述屈原爱国主义的思想体系时指出:屈原的爱国主义,是在楚国…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将淹没哪些名胜湖北秭归县玉虚洞、城东屈原祠、兴山县的昭君故里。四川涪陵市白鹤梁石鱼、点易洞。四川丰都县丰都名山、万县市的西山碑、奉节县白帝城、云阳张桓候庙、龙背石、忠县石宝寨、巫山县境内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河道水位升高在175M以下景...  相似文献   

20.
1998年9月28日秭归县城由古城归州东迁至三峡工程所在地茅坪,成为三峡库区第一座率先搬迁的县城。秭归县委、县政府根据新县城——茅坪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民营经济有望成长为全县支柱财源。 秭归县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秭归新县城地理位置独特,与三峡工程隔江相望,城市建设在库区首屈一指,是一座花园式、旅游型的坝区库首明星城。她将随着2003年以后大坝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