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昊平 《党建文汇》2011,(12):27-27
一些领导干部在检查指导工作中,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是习惯避重就轻;对不良现象总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敢唱“黑脸”,更不敢说“硬话”。有人形象地说,一些领导干部对人喜欢说两句话,一句是点点头“干得好”,一句是拍拍肩“好好干”。  相似文献   

2.
当前,党员干部中不敢坚持原则、当老好人的现象值得重视。有的对违反党的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不敢“言”,态度暧昧,睁只眼、闭只眼;有的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问题不敢“碰”,不讲是非,敷衍塞责;有的遇到工作疲沓、不负责任的人不敢“批”.你好我好,  相似文献   

3.
许海 《前线》2014,(10):119-119
近期,随着反腐倡廉形势的深入发展,有关部门规划的“反腐路线图”逐渐明晰,“三步走”的战略思路令人振奋:首先是严厉打击,让腐败分子“不敢”腐;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的“笼子”,让腐败分子“不能”腐;最后是巩固思想信仰,实现人的现代化,让人“不想”腐。 如此“剑”与“书”结合,符合了反腐倡廉的一般规律,对根治腐败问题大有裨益。古人在总结有关经验时,已经看到,廉洁其实有三重境界。明代《从政录》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在这其中,“不敢取”为下,“不苟取”为中,“不妄取”为上。正与“不敢”、“不能”、“不想”的路线图对应。  相似文献   

4.
庙堂与和尚     
《史记》载:“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辩治者当能别之。”子产多谋善断、明察秋毫,民因其才而不能欺;西门豹执法严明,刚直不阿,民畏其威而不敢欺;子贱任鲁国单父宰时,注重德化,“臣民感其义而不忍欺”。古  相似文献   

5.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甚至个人的利益乱打“招呼”:有的干预干部的选拔、任用;有的过问干部的调配、升迁;有的插手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或介绍基建工程承包人,或帮助推销商品,或充当皮包公司担保人;有的插足侦查工作,干扰正常司法工作,等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打“招呼”,甚至乱打“招呼”,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私心杂念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作谋取个人私利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二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够健全,上级疏于监督下级,同级不愿监督同级,下级不敢监…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3,(16):14-14
什么是“烂尾”新闻? @新华视点:某些地方处理热点事件时,为应付舆论和公众,“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承诺调查多,真相公布少”。 新闻为何变“烂尾”? @新闻眼2012:官员用“正在调查”来回应。主要心态有六种:害怕担责,不敢公开;与舆论博奔,不想公开;工作没做到位,不好公开;无视舆论,不愿公开;担心闹大,不敢公开;调查涉及人员众多,存在利益勾结,不能公开。  相似文献   

7.
心态一:压力大了。参与调查的党政干部中,51.35%的人认为与以前相比压力“大了很多,不敢去高档场所吃喝娱乐了”;38.77%的人认为压力“大了一些,各种应酬、灰色收入等更谨慎了”,两项相加共计达90.12%。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某些领导干部患上了“综合症”。所谓“综合症”,就是集多种“疾病”为一体。这些毛病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症状”: 症状一:是非面前患“麻木症”。这主要是指一些领导干部政治敏锐力不强,对违反党的宗旨、政策和人民利益的现象反应迟钝,没有感觉。其表现主要有:一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不清醒,旗帜不鲜明,意志不坚定,把握不住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不敢坚持,错误的不敢反对,甚至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二是遇到棘手的矛盾和问题,能上交就上交,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实在…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山西广泛宣传“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有着“净化政治生态,促进富民强省”的积极意义。其中,廉政文化受到了特别关注,山西历史上封建时代的“廉吏”司马光、狄仁杰、于成龙、陈廷敬、吴琠等一一拂衣整冠,纷纷出场,一时成为媒体宣传的热点。但是,我认为封建时代那些所谓廉吏,也即20世纪60年代曾经引起热烈争论的所谓“清官”,确实有过为人们所称道的某些开明情操,然而他们的精神境界远远不及而且永远不及我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实际执政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廉政建设所迸射出的光辉。那些“廉吏”“清官”所遵循的无非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那一套说教,其目的不外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解放区)廉政的目的,则是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两者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发火”,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发脾气。有一句古语说得好:“老虎不发威,当它是病猫。”领导干部若是成天心慈面善,一味讲究“批评的艺术”,对不正之风、邪恶之气不能也不敢“发火”,更不用说发雷霆之怒了,其结果就不只是一只“病猫”那么简单了:轻者,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无序,“闲人”聚堆,阻碍各项工作开展;重者,问题成堆,秩序混乱,一方经济落后,最终是百姓遭秧受苦。   做人没有脾气,做事没有脾气,对歪风邪气不敢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与之斗争,一个百姓如此,无可厚非;一个领导干部如此,就值得深思了;他是…  相似文献   

11.
漫议县人大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赵令煌县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是国家执行机关,人大对“一府两院”实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不敢大胆行使监督权,这已成为当前人大工作迫切需...  相似文献   

12.
廉者三境界     
明代思想家薛宣在《薛文清公从政录》一文中指出:“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并进一步指出:“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捐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薛宣对廉者的这一分类和评价,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莫测 《当代党员》2014,(7):58-59
2013年1月的一天,北部新区某小区。小区高层一间房门前,亮黄色的警戒线如蛛网缠绕;走进房间,浓烈的血腥味扑鼻而来;地上、墙角,厚实血迹已经凝结。这天清晨,一名小区居民在房间内遇害。“听说是情杀?”“不知道,民警已经找了一天。”“不破案,晚上都不敢出门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不断加大,少数贪官污吏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一些行贿者也不敢赤裸裸地贿赂他人。他们都在“研究探索”贿赂的新形式,企图在黑色的贿赂身上披上一层灰色甚至红色的面纱,使贿赂更加隐晦曲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7,(12):1-1
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我市的改革试验全面展开,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和干部抱着“走别人走过的路、做别人做过的事”的态度,左顾右盼,不敢带头;有的虽然有所行动,但面对各种条条框框,患得患失、忧心忡忡……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就是希望上级尽快制定详细方案,下发指导文件,出台具体政策,然后“按图施工”。这种新的“等靠要”思想,是改革试验的大忌。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当前重庆的各级干部,必须在改革试验中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华君武轶事     
《廉政瞭望》2010,(13):55-55
据华君武在文章中说,学生时代的他不但数学很差,外语、语文、美术都跟不上班。当年在杭州四中学习时,华君武最怕做数学题,学到“鸡兔同笼”就卡住了;语文教师给他一篇作文的评价是“拾人牙慧”,所以他也不敢再写文章了。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征文 国家对企业实行简政放权以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权力行为受到的监督制约,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识上有偏差,不敢理直气壮地抓监督。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不能正确处理加强监督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有的担心“查处一个人,搞垮一个厂”;有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担心加强监督会影响本地的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的认为只要企业能赚钱,个别人得一点、玩一玩、赌一赌甚至有明显作风问题等都是小节,怕加强监督会影响其积极性;有的怕监督会得罪人…  相似文献   

18.
文之 《前线》2011,(9):33-34
近来,“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成了全市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之间热烈议论的重要话题。在这场广泛的议论中,有一种追问振聋发聩:我们为什么不敢担当、不敢碰硬、不敢创新?在现实生活中,“三不敢”的理由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上不想“三敢”,另一类是客观因素使人“三不敢”。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7,(5):7-7
目前,“办事难”已成为影响一些地方发展环境的一大“顽症”。成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大“毒瘤”,严重制约了这些地方发展的步伐,各种各样的“办事难”问题已经到了痛下决心非抓不可、非抓出成效不可的时候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一方面习惯于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企业和群众的“主人”;一方面把用纳税人的钱视作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却不把为纳税人办事看成分内之事;一些管理部门一方面只强调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不善于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服务也就常常缺位:  相似文献   

20.
“眼看着田间已成熟/我的鼠标不敢伸出去收/农场里小偷拥挤依旧……”这首不太为人熟悉的《偷菜歌》,却在“开心农场”非常流行。半夜调好闹钟起床,只为偷到一棵菜;凌晨独坐家中两眼圆睁,等候新一轮的“奴隶买卖”;在电脑上制作详细的表格,将朋友栽种庄稼的收获时间逐一“登记在册”,力求“颗粒归仓”……这样的生活,在“开心农场”非常时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