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奇 《春秋》2014,(6):11-13
正自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便有大批青壮年被征入伍至中国战场,使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许多企业陷于停滞。为了满足日本企业的要求,日本内阁于1942年11月27日通过了《关于将华人劳工移入日本内地的决议》,规定向日本移入中国劳工以弥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据统计,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共计从中国强掳劳工34282人。被强掳途中以及在日期间,中国劳工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相似文献   

2.
<正>1945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穷途末路的日本正在进行最后的挣扎。这时,在日本的秋田县花冈町爆发了一场中国劳工的暴动。俘虏变劳工1944年7月28日,一艘名为"信浓号"的日本货船从青岛启程驶往日本,船上满载着侵略者从中国掠夺的大量财富。300多名中国青壮年被塞到了底舱,一同运往日本当"劳工"。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信浓号"在日本下关靠岸。随后,中国劳工被带到了秋田县花冈町"中山寮"  相似文献   

3.
杨宝泰 《友声》2007,(1):33-33
由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海外联谊会、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花冈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员会、日本“强掳中国人思考会”、中国受害者联谊联合会协办的在日殉难烈士&#183;劳工纪念馆开馆仪式于2006年8月18日在新建成的天津市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天津市副市长只升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井顿泉及有关方面领导,当年劳工幸存者代表、遗属,日本前众议院议长土井多贺子,旅日华侨和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等400多人出席了开馆仪式。  相似文献   

4.
《春秋》1996,(1)
1945年6月30日夜,被强掳在日本秋田县花冈镇(今大馆市)中山寮做苦工的700余名中国劳工,不堪忍受日本监工的残酷虐待,奋起暴动,用木棒、铁锨、镐头杀死罪大恶极的监工,冲出那人间地狱,以死求生,准备杀出一条生路重回祖国,但旋被镇压,先后有400余名中国劳工在花冈死难。这就是当时震惊日本朝野的花冈暴动,或称花冈事件、花冈惨案。花冈暴动是中国劳工在日本本土上的一次抗日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辱,以鲜血和生命维护民族尊严,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反抗欺凌和压迫的崇高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5.
日据时期,大批大陆劳工赴台。与清代以前不同,他们是在台湾割让、两岸关系发生剧变的历史背景下渡台的。对这些被称作在台“华侨”的大陆劳工,日本殖民者依据台湾岛内政治、经济局势,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约束、管理。赴台大陆劳工大多来自闽、粤、浙等省,从事底层劳力之役,饱受日本殖民当局及资本家的压迫和榨取。为维护自身权益,他们也组织劳工团体以互助自救,并为台湾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1942年,日本东条英机内阁通过一条“向日本迁入华人劳动者法案”,根据这个法案,“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等责令在华日军和“新民会”、“华北劳工协会”等伪组织,大力“狩猎华人”。军队在扫荡中武装搜捕中国平民,在城市里突然宣布戒严,公开绑架行人和商贩;“华北劳工协会”等伪组织则以招工为名诱骗拐卖华人,送往日本充当奴隶。日语将此称之为“强制连行”。很不牵,我是“强制连行”身历者,又万幸是这群受难人中的幸存者。一我是1943年在天津被“华北劳工协会”以招工为名诱骗当上劳工的,那一年我12岁。当时的情景,我至今  相似文献   

7.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在工厂、矿山、军事工程设施附近,留下大批"万人坑".它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财富、屠杀中国人民的铁证."万人坑"形成的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疯狂鲸吞;对劳动力资源的凶残掠夺;以及对劳工残酷的剥削和奴役.  相似文献   

8.
由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海外联谊会、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花冈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员会、日本“强掳中国人思考会”、中国受害者联谊联合会协办的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开馆仪式于2006年8月18日在新建成的天津市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天津市副市长只升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井顿泉及有关方面领导,当年劳工幸存者代表、遗属,日本前众议院议长土井多贺子,旅日华侨和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等400多人出席了开馆仪式。在开馆仪式上,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红十字会、外交部领事司等和日…  相似文献   

9.
“回忆的残酷在于它会重新唤醒被遗忘的记忆。”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时,让我们翻开那页血迹斑斑的屈辱历史,无数中国人民惨死日寇屠刀之下,罪恶的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仍未平复。据日本外务省管理局1946年制作的《华人劳工工作情况调查报告书》记载,战争期间被掠往日本的中国劳工总人数为38935人,如果  相似文献   

10.
杨国光 《台声》2001,(2):40-43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坚持了8年的抗战获得了最终胜利。被日本霸占了50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侨居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他们在唐人街社区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狮游行,欢庆胜利。台湾同胞更是如此。8月15日这一天,笼罩台湾半个世纪的乌云终于散尽,挣脱了日本帝国主义枷锁的台湾人民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但是,他们的欢乐没有持续多久,又陷入了接收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之下。一  日本投降后,据统计,旅居日本的华侨和台胞约有35000人(这里不包括8万余中国劳工和台湾旧军属)。…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1周年纪念日,这天,大批台湾劳工因对当局新施行的退休金制度不满,将前“经济建设委员会”大楼包围,并用鸡蛋、西红柿袭击之。与此同时,台湾政治大学学生的“拒绝高学历高失业”游行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台湾,专科以上学历劳工失业率自1993年以来连续3年居各教育阶层之首,其中20至24岁的专科以上学历劳工的失业率更高达6%,其实台湾全体劳工的平均失业率仅仅约1-3%而已。虽然1996年专科以上学历者的平均失业率约3%,稍低于高中(包含职业高中)学历者,但是中高学历…  相似文献   

12.
吴凯 《中州统战》2001,(9):18-1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6周年。56年前,日本天皇虽然向全世界宣告无条件投降,并且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但是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他们并没有从内心服输、认罪。在慰安妇问题上,在对待中国劳工赔偿问题上,在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上,口是而心非。8月13日下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人民及亚洲近邻和日本国内各界人士的坚决反对,一意孤行,执意参拜供奉着二战日本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虽然小泉有意避开了“8·15”这个敏感日进行参拜,但其参拜的实质并没有丝毫改变,它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  相似文献   

13.
刁仕军  张晔摄影 《春秋》2010,(4):F0004-F0004
7月20日,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了中国受害劳工对日索赔情况通报会。文史委负责人主持会议。旅日华侨东京联合会会长、对日索赔专家林伯耀先生,旅日华侨联合会秘书长墨面先生,中国受害劳工联谊会执行会长刘焕新先生,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受害劳工法律援助团负责人傅强律师,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巴西劳工党作为拉美最大的左翼政党,高举“劳工社会主义”的旗帜,赢得了执政地位,创造了巴西奇迹,成为南美洲各国公认的“领头羊”。劳工党执政期间,采取稳健务实的经济政策,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得巴西经济进入黄金增长期,探索出巴西特色的“劳工社会主义”道路。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劳工社会主义”帮助劳工党实现了巴西短期的政治稳定,促进了经济繁荣。然而,由于“劳工社会主义”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并未坚持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导致劳工党最终失去了执政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劳工党“劳工社会主义”模式的本质,寻求其失败的原因,这对于中国防范新自由主义的侵蚀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汪洪 《求索》2008,(5):151-15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化给国际劳工标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分支,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性和特殊性质,它的发展与推广丰富了国际人权法的内涵,为各国以国际劳工标准促进本国劳动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劳动法制改革,以减少我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逐步达到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协调与接轨。  相似文献   

16.
平等和女权国际劳工研讨会综述徐月芬1996年5月21日.至24日,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RORGANZATION)在北京召开了“平等和女权国际劳工研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结合国际劳工标准,探讨中国劳动就业中男女平等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亲身经历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中国劳工有三人生还。目前只有一人健在,不久前应邀东渡日本。作为广岛事件的中国见证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落在广岛上的那颗原子弹,竟难让他灰飞烟灭。他更没有料到劫后余生半个世纪,竟以贵宾身份重新出现在往日的闰罗殿里,并且成为轰动日本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8.
媒体声音     
欧洲首次为赴欧中国劳工办展览 很少有欧洲游客会去参观年代悠久的北京古观象台。然而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却少有地见证了中国默默无闻的一段历史——即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惨经历。当时,中国曾派出14万劳工奔赴欧洲西线战场。他们挖掘战壕、修筑码头和火车站,  相似文献   

19.
客观而言,中国劳工属于全球化经济的一部分。面对国内和海外竞争的双重压力,中国劳工状况正面临严峻的问题: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大量减少,非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急剧上升,工人的跨地域流动大幅度增长,弹性劳动制度的采用,职工健康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堆积如山。目前西方国家指责:“中国违反人权,因为中国政府不允许自由工会;还有人认为是中国害得美国工人失去了工作”;甚至认为中国在向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社会倾销等等。  相似文献   

20.
曹先锋  卢明 《春秋》2010,(5):40-41
1995年8月15日,我们来到郓城县南关居委会一座普通院落,采访了日寇侵华期间被抓赴日本当过劳工的范河年老人古老人虽年逾古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