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玉荣  董磊磊 《前沿》2011,(1):82-85
福利平等强调政府在实现个人福利上的责任,以此来保证每个人都具有从"襁褓到坟墓"的同等福利。然而,德沃金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认为它忽视了个人责任,没有达到平等待人的分配。但是,福利平等面对这种挑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不断的调整、修正过程中提出新的阐释理论。其中,福利机遇平等理论体现的尤为突出,使福利平等的发展呈现出复兴之势。  相似文献   

2.
韩克庆 《传承》2012,(9):70-70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社会福利研究领域,国内学术界最近提出了"福利社会"这一概念,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建构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实上,"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的概念大同小异,"福利社会"的概念更多强调在社会福利中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参与,而"福利国家"概念更多强调国家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介入持续上升的劳资等矛盾,许多劳动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集体劳动合同。基于及时引导,国家也对此进行着专题调研,如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0年就将投入1000万元在10省市试点"专职协商"。通俗地说,集体合同是指工会或职工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所缔结的书面协议。鉴于各位劳动者的个体情况毕竟不一,而集体劳动合同又意味着应当步调一致,那么劳动者在集体协商机制下,该如何维护个体合法权益呢?下列案例也许能给你启示。  相似文献   

4.
冯元 《长白学刊》2013,(1):139-142
进入21世纪后,社会福利社会化成为政府的主流话语和实践行动,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在综合福利国家、福利多元主义等福利理论与模式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由"补缺型"走向"适度普惠型"。国家、市场、社区、民间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福利的共同主体,彼此通过合作方式共担福利责任。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作为一项新兴的儿童福利实践,在国家总体社会福利改革的影响下,从其政策模式到实践模式也同样沿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福利,这个字眼听起来挺温暖的。在工资以外,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再进一步来说,企业福利可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乃至幸福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那么,珠三角企业的福利情况怎样呢?员工对福利的要求和希望是怎样?福利会给大家带来了怎么样的幸福感呢?为此,《才富》做了一项"最受欢迎的员工福利"调查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200名在职员工参与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权威发布     
《干部人事月报》2010,(12):48-48
人保部:社保须防过度福利 近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包括防止过度福利,我国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的覆辙。胡晓义称,《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从基本国情出发,社会保险首先要体现公平原则,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加大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力度,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但同时体现激励和引导原则,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这样一种覆辙。同时,  相似文献   

7.
彭乔 《中国人大》2012,(19):50-51
加拿大是一个高福利、高税收的国家,被称为"万税之国",税收已经渗透到每个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收入:纷繁复杂的个税表加拿大的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包括工资、利息、投资收入、福利、租金收入等,还有很多其他的收入比如遗产、礼物,若没有凭证是如何进行统计的呢?大家都会很自觉地把这些收入计入税基么?  相似文献   

8.
唐乐 《传承》2008,(18):104-105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门类繁多的福利政策无疑使国家不堪重负,并容易造成了新的不公正。因此,各国纷纷开始了各种积极地应对措施,以职业福利替补公共福利,从普及性的社会福利向选择性的社会福利发展,从"福利国家"向"社会型投资国家"转变,促进社会福利开支来源的多元化、丰富化。  相似文献   

9.
西方福利制度所面临的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门类繁多的福利政策无疑使国家不堪重负,并容易造成了新的不公正.因此,各国纷纷开始了各种积极地应对措施,以职业福利替补公共福利,从普及性的社会福利向选择性的社会福利发展,从"福利国家"向"社会型投资国家"转变,促进社会福利开支来源的多元化、丰富化.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0月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集体谈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这一重要思想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三个层面科学全面地概括了男女平等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指导新时期中国性别平等、妇女及女童发展事业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1.
刘霞 《前沿》2011,(18):132-134
民主社会主义从传统福利社会向"第三条道路"模式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对全球化时代和人类共同命题的适时应对。"第三条道路"理论通过修改补充价值观、调整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福利制度、走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道路。对其社会政策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为二者有着共同或相似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需要避免"福利依赖"问题、科学发展观把"第三条道路"提出的国家应承担的环保国际责任完成了具体实施、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等方面"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誉  王磊 《理论月刊》2015,(1):139-142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以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为主轴的三大社会福利思潮。自由主义福利思潮崇尚个人自由与市场机制,认为政府的作用必须是边际性的;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潮主张国家保障,断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公平和正义;社会改良主义福利思潮则秉承平均主义与国家的福利责任。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能力建设"、"机会平等"、"积极福利"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投资理念悄然兴起,使西方福利思潮又迎来了新的转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人们稔熟的残疾人事业宗旨"平等参与共享",从意义到内容到做法,做了进一步阐释,从而对人们践行这个宗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平等参与"是一种民主生活,它冲击官本位而催生民本位。实现"平等参与",有赖于事业转型、体制转型。事业、体制越受"官本位"影响,越不利于实现"平等参与"。它们应在良性互动中前进。作者还强调:"小型化、现代化、社会化"是这项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宫佩轩 《新东方》2008,(11):31-34
福利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因素,其中既包含物质的因素,也包含精神和心理的因素。”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福利等同于救济、施舍的观念曾经长时间地占据着统治地位,现代福利国家其实是更加系统、全面的力行慈善、救济的观念。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工业国家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赵明昊 《传承》2012,(9):76-78
当前西方对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反思,从过去探讨金融、财政、福利等外围政策的改良延伸到剖析自由市场模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深刻缺陷,并较多论及中产阶级命运、民主政治困境等资本主义制度核心要素问题。但同时,它们也在大力炒作"国家资本主义"等话题,企图以维护国际规则为幌子,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制造更多障碍和约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西欧的福利国家出现于1945年之后,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尽管从形式上看西欧福利国家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然而从实质上看西欧福利国家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型,即从此前的逐渐扩张转为逐渐收缩。从表面上看,西欧福利国家发生收缩主要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造成的,但是从本质上分析可知,福利国家的收缩也有其自身的机制性原因,即福利国家制度本身带有一定的弊端。有关弊端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刘菁  时立荣 《人民论坛》2013,(10):76-77
就业不仅能使残疾人摆脱贫困,也是他们平等融入社会的前提.作为吸收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渠道,福利企业在保障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利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保护性政策分不开.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新政策实施对福利企业产生的影响,以期推动对福利企业政策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曹萍 《前沿》2012,(5):104-10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党"共识"是英国政党政治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工党与保守党在福利国家、混合经济等政策方面出现了趋同与合作的趋势。两党"共识"既是英国政党利益、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磨合的产物,又是英国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萍 《中国人大》2010,(13):20-23
审查国家预算和中央决算,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只有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取之于民的钱用之于民、用出效益。走过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中国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合理分好"蛋糕"?如何更好地实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从2009年启动至今,持续三年的新医改攻坚已结束。回顾过去,对于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中国是否找到了答案?改革进展如何?"两会"期间,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三年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