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克服困难,恢复经济,河北省依据中央的政策和指示。对农村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各地根据农民的愿望和实际情况,开始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行探索和试验,创造了“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借地、分配大包干等形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度过了困难时期。但在“左”的思潮压力下,这种有益的可贵的探索夭折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邓小平是安徽农村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邓小平站出来说话,没有邓小平提供的理论支持,安徽的农村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改革打头炮万里是山东东平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迫害。在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并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铁道部长,协助邓小平同志抓铁路整顿。粉碎"四人帮"后,万里被派到  相似文献   

4.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7,(11):31-37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1993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安徽考察期间感慨地说:"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一历史性的贡献.是安徽人民的功劳,是安徽人民的骄傲.也说明安徽人民有革命的精神和创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日前在安徽省委督查室网上回复和省网宣办座谈会上表示,领导干部上网,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微服私访”。王金山说,全面科学地认识网络,学会与网络打交道,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7.
李菁 《当代贵州》2014,(2):18-19
正池必卿在中央会议上发出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一句经典名言。贵州是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岩溶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72%的内陆山区。这里耕地稀缺,而且破碎、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十分脆弱,经不起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袭击;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县数量最多的省份。这里的农民,迫切要求放宽农业政策,改变"大锅饭"、"大呼隆"、"一拉平"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就在这里,以池必卿同志为第一书记的贵州省委,在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8.
蜀事     
<正>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召开9月17日至18日,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议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深化农村改革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我省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主攻方向、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推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三农"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开创新局面。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处在农村改革前沿的广大农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产生的最直接的实践基石。邓小平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经验,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重要的依据。面对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邓小平同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充分  相似文献   

10.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2,(11):27-29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跨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智慧和勤劳描绘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谱写着新的历史华章。  相似文献   

11.
宋成鑫 《世纪桥》2001,(3):24-27
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正确与  相似文献   

12.
李锦,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1978年至1983年采访过黄淮海地区800多个村庄,以大量第一手材料报道当时农村改革的情况,引起较大社会反响。1982年12月31日,曾当面向邓小平汇报农村改革情况。  相似文献   

13.
1952年8月4日,毛泽东批示同意刘少奇的建议:国家进入建设时期,由于工作繁重,需要增设机构,调各中央局书记来中央工作。邓小平、邓子恢均在被调之列。邓小平任政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则受命于农村工作,解决农业合作化问题。邓子恢以他的智慧和卓识,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构想。邓小平坚信邓子恢是可以当好农村“统帅”的。  相似文献   

14.
小平同志一生情系人民,他对辽宁的建设和发展,也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从1955年11月到1990年6月,小平同志先后十二次来辽宁视察工作,足迹遍布辽宁各地,对辽宁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时值小平同志逝世六周年之际,特发此文以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他对辽宁各项事业的深切关怀和谆谆教导,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不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5.
我的垦荒情     
杨华 《北京党史》2010,(6):34-40
<正>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诞生1954年秋天,我作为北京石景山西黄村乡乡长,出席了北京市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从市领导赵凡同志所作的关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报告中,了解到我国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我们学习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我国"农业生产落后,已耕地面积不足","农业发展赶不上人民和  相似文献   

16.
结对共建十年路皖藏情谊谱新篇。9月28日,安徽省援藏办、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在稻香楼宾馆召开《情系雅砻——安徽援藏工作纪实》出版座谈会。会上,大家回顾了安徽援藏工作的不平凡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自2001年中央第四  相似文献   

17.
杜润生,1913年生于山西。中顾委委员,中共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担任国家农委副主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名字是与中国农村改革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08,(12):23-23
大包干:中央文件确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王建柱 《先锋队》2012,(19):42-44
他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他所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议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中国农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3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进程的老人,尤其不该被人们遗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而在此之前,高层争论异常激烈。在势不两立的政治气氛下,杜润生试探性地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20.
提起小岗村这个地名,相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2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以严俊昌、严宏昌为首的18位农民,将土地包干到户,首创了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从而引发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小岗村与大包干同时扬名,为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