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成了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请林彪题词的人多了起来。林彪妻子叶群为了照顾林彪身体,挡了一些请求,非题不可的词,就集中在一起。等到林彪身体相对好一些时,叶群就通知工作人员备好纸笔。每一个题词,林彪都写两三张,然后从中选一张。一1967年4月28日,叶群从钓鱼台回来对林彪的秘书张云生等人说:"蒯大富最近给中央文革小组写信,说他们正在建造一尊毛泽  相似文献   

2.
1942年初,贺龙到延安不久,因感情不和,与蹇先任离婚了。许多热心的老同志对他的生活很关心.纷纷给他当红娘。有一天.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联防军的几位领导在一起开会议事完毕后,大家一起聊家常.有人谈到了林彪同女子大学的叶群谈恋爱的事。贺龙对林彪与叶群谈恋爱的事早有耳闻。还听说叶群把林彪写给她表达爱情的信给别人看,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贺龙很为林彪打抱不平.认为叶群这样做,有损林彪的威信和声誉。现在又听到大家议论此事,就很不高兴地说:“这些小知识分子不像话,轻浮,用损害别人的威信和声誉来抬高自己,应该好好地训她一顿!”  相似文献   

3.
①罗瑞卿与林彪相识较早,共事时间亦比较长。1929年3月,从上海辗转至厦门的罗瑞卿由交通员带领,经漳州、龙岩抵达上杭故洋;此时,林彪正随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任第一纵队司令。两人初有相识。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罗瑞卿任红一军团保卫局长。保卫局直接担负保卫首长的任务。行军、作战时,罗瑞卿总是以身作则,跟随林彪、聂荣臻,不离左右。林彪极为满意,多次称赞他。1936年,中央决定创办红军大学。毛泽东说,办学校首先要选一个校长,一军团作风雷厉风行,很能打仗,校长就选择林彪,罗瑞卿作教育长。抗大成立后,林…  相似文献   

4.
1955年9月17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命令:林彪担任国防部长,罗瑞卿担任总参谋长;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决定:由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罗瑞卿为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  相似文献   

5.
1969年10月19日,住在苏州的林彪题写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条幅赠送给叶群。三天后,叶群又题写了同样内容的条幅赠送给林彪。林彪夫妇为什么要互题“克己复礼”呢?  相似文献   

6.
(八) 1970年,特别是下半年以后,林彪与江青的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当年8、9月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进行了抢班夺权的阴谋括动,他公开打出的旗号是维护“天才论”,暗地里是企图早日成为国家主席。在林彪的部署下,叶群、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以不点名的方式,大批张春桥,从而在林彪集团与江青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争斗。这场争斗,对林彪与江青的政治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由于问题爆发后毛泽东在全会上只是重点批判陈伯达,避开了林彪;而叶群等人发难时的斗争矛头也没有直接涉及江青。所以,在…  相似文献   

7.
余新 《党建文汇》2011,(11):41-41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乙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天见报的新闻照片上,人们看到主席台前排正中是毛泽东,毛泽东的左边依次是林彪、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汪东兴、温玉成,  相似文献   

8.
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同年9月,兴奋的林彪邀请叶群、黄永胜、吴法宪等人重上井冈山,因为井冈山是他"崛起"的地方,是他的福地。  相似文献   

9.
1965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上海会议),是一次向罗瑞卿突然发难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叶群作了3次共约10个小时的发言,矛头直指罗瑞卿。其中她语惊四座地抛出了刘亚楼的“四条”遗言,这“四条”不啻一磅重弹,在会场引起轩然大波,邓小平称之为“死无对证”,是无头案。正是这“四条”遗言让罗瑞卿身陷囹圄。已然盖棺论定的刘亚楼即使走后“仍未能摆脱这场残酷斗争”。这“四条”遗言到底是什么?这是刘亚楼的遗言吗?林彪一伙是如何炮制出这“四条”遗言的?《林彪、罗瑞卿、刘亚楼之间的一桩公案》一文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林、罗、刘”三人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揭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真相。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总参谋长罗瑞卿和国防部长林彪在军事战略问题上发生争论,双方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主要战略方向问题上各执己见,针锋相对,直至毛泽东介入……  相似文献   

11.
黄瑶 《党史博览》2013,(10):55-56
1969年10月19日。住在苏州的林彪题写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条幅赠送给叶群。三天后。叶群又题写了同样内容的条幅赠送给林彪。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有人曾把这一件事说成是林彪企图搞复辟。这样说未免简单化、脸谱化。没有任何说服力。那么。林彪夫妇为什么要互题“克己复礼”呢?让我们“穿越”到那个年代。看一看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告诉周恩来:对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看他们10天,叫他们坦白交代,争取从宽处理……”1971年9月13日,林彪率叶群等人出走几小时后,中共中央根据雷达监视的结果和从周宇驰等人的直升飞机上缴获的大量材料,初步判断出林彪等人是叛逃。当天,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紧急会议,宣布了林彪叛逃事件,研究部署应付各种情况的措施。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下令扣押了山海关没来得及登机叛逃的人员;通知广州军区,抓获了由北京乘火车到广州,为林彪另立中央打前站的“联合舰队”的十几名成员;…  相似文献   

13.
1965年12月8日至15日,毛泽东在上诲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史称上海会议。会议开始就显得极不正常,会前除毛泽东和林彪外,谁也不知道具体内容,而且与会者竟然扩大到了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叶群身上。也就是这个女人,风头大出,在会议前半段,喋喋不休地作了3次共约10个小时的发言,句句针对罗瑞卿。她的话无异于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本来就不平静的会场中引发了巨大的冲击浪。其要害之处是,今年刘亚楼病重时,叶群去看过他,他对叶群说:1963年以来我几次想和你谈四条意见,是罗总长交代让我谈的,  相似文献   

14.
1929年3月,罗瑞卿从上海经厦门、漳州、龙岩到上杭蚊洋。在蚊洋,他对蛟洋暴动的游击队员进行训练。红四军三打龙岩后,闽西地方武装合编为其第四纵队,罗瑞卿任参谋主任。 此时,林彪是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以后,林彪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罗瑞卿任红一军团保卫局长。保卫局直接担负保卫首长的任务,罗瑞卿在行军、作战时,总是不离林彪和聂荣臻左右。林彪极为满意,多次称赞他。1936年,中央决定办红军大  相似文献   

15.
贾敏 《党建文汇》2008,(7):42-42
人们一般只知道除叶群是林彪的妻子外,刘新民也曾是他的妻子。然而,林彪还曾有一个痴情的未婚妻汪静宜,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同年9月,兴奋的林彪邀请叶群、黄永胜、吴法宪等人重上井冈山,因为井冈山是他“崛起”的地方,是他的福地。林彪与粟裕同岁,都是公认的军事天才、最能指挥打仗的人。南昌起义失败后,在天心圩整编时,林彪是连长,粟裕是连指导员,两人虽然不在一个连,但基本是平级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后来同时上的井冈山。粟裕在红军时期一直默默无闻,而林彪在井冈山仅仅用了两年,就由连长、营长、团长升至师长,22岁升任军长,成为毛泽东、朱德麾下的著名战将,成为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的“战神”。到1955年授军衔时,48岁的林彪在十大元帅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朱德、彭德怀,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元帅。林彪是如何在井冈山崛起的呢?  相似文献   

17.
霞飞 《党史博采》2009,(7):18-23
在林彪集团五位干将,黄、吴、叶、李、邱中,叶群是排在第三位的,只是因为她身份特殊,不像那几位将军,是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故将她放在最后讲述。叶群是林彪的夫人。她在当代,也算是一个出名的人物了。但她在和林拯结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太出名。林彪在东北率兵打仗,声望非常高时,人们也很少知道叶群。只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叶群才真的出了名。可是,检点历史,叶群的出名,是与她干坏事联系在一起的,最终,她成为人民的罪人。那么,她到底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呢?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站在时代巅峰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时又是个性突出的普通人,他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因为一块肉就绝交——"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1913年到1918年五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对他的同学周士钊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9.
(五) 1968年,林彪与江青的政治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表现在重大事件中。 1968年3月,在整个局势稍为稳定之下,突然爆发出“杨余傅事件”。在此事件中,江青与林彪再次紧密地进行合作。 3月9日晚上,叶群紧急约见江青;一见面,就说:“杨成武和余立金勾结起来,要夺吴法宪的权。林总叫我来向你报告,看怎么办?”还表示:“林总很为难,他不好直接找主席,问题又很严重!”江青一听,劲头就来了,立即去见毛泽东。她除了提出杨成武“要夺空军的权”之外,又说:“杨成武跟傅祟碧勾结,要夺北京市委的权。” 这些罪名都…  相似文献   

20.
1967年7月13日,军委副秘书长、代总长杨成武随毛泽东主席视察大江南北离开了首都。没过几天,林彪提出,杨成武不在北京,现在军队日常工作很繁重,需要有人来抓。他既未请示军委主席毛泽东,也没和军委其他副主席商量,就决定成立军委四人办事小组,简称办事组。并指定空军司令员吴法宪任组长,成员有林彪办公室主任、他的妻子叶群,总后勤部长邱会作,海军政治部主任张秀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