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5年6月中旬,红一方面军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四川懋功县(今小金县)东南达维镇一带,同从岷江地区西进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经过八个月万里征战、历尽艰难困苦、有三万人左右的红一方面军,同有八万之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大大增强了红军的力量,使两个方面军的指战员都感到十分兴奋。"(《朱德传》)  相似文献   

2.
李攀 《党史纵横》2011,(3):40-42
建国之初,共产党人面临的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而在当时的国内外舆论里,有一个似乎是共识的声音:共产党打仗是第一流的,治理经济恐怕不入流。日后,荣毅仁回忆说,他当时便认为"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打0分"。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大的东北根据地,为夺取全国解放,创建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有几个特点是十分突出的。一、充分利用东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建根据地我国东北地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区。它的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总人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上海的形势,决定在上海召开金融贸易会议,研究解决上海和全国财政经济问题。同时委派陈云带领东北财委和铁道部负责人出席会议,"希望会议能找出一些支援战争与稳定沪、汉经济阵地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1924至1927年,东北也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形成了国共合作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东北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次东北国共合作,是当时全国国共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东北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试图对东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概况及其特点加以初步  相似文献   

6.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地处祖国东北边隆、以佳木斯为省会的合江省,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有着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是党中央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前沿。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同时,先后派遣11万部队、2万干部迅速挺进东北。这期间,大批党的杰出干部和主力部队云集于合江地区,一时期里,合江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佳木斯被誉为“东北的小延安”多以佳木斯市为中。G的合江地区成为东北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合江省之所以能够在日伪黑暗统治长达周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1996年-2003年)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约为5.8亿亩,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其中自然湿地为3620万公顷,人工湿地为228万公顷. 据介绍,我国湿地面积减少最多、情况最严重的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北三江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8.
1938年11月19日,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随新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盛子瑾到达皖东北地区,在书记江上青带领下,他们遵照中共安徽省工委关于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宣传动员群众共同抗日的指示精神,以所属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为骨干,吸收爱国进步青年,组  相似文献   

9.
“我们村的生姜已成规模,我家6亩地都种了生姜,一年能生产20多吨,光这一项收入就超过10万元咧!”说起村里这两年来的变化,新华村村民黄代明深有体会。新华村是长宁县北部最偏远的一个村,恶劣的条件和单一的产业始终制约着新华村的发展。自“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这个边远山村在短短两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萍 《学习月刊》2011,(22):62-63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孤军深入奇袭成功只是一战之誉,三大战役全面开花才是建立新中国的根本。同理,正由发展大国向发达强国进军的当今中国,一个地方的突飞猛进只能算作试点,一个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也仅是一时之举,全国各个省市的全面、协调与均衡发展才是万世之功。我国先后实施了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战略,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县情简介: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总人口31.5万人,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其中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2254万亩,占总面积的94.51%。年均降雨量113毫米,蒸发量2644毫米;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外贸易史上,叶季壮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供给部部长,八路军、东北民主联军后勤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1,(8)
正1945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方针。然而,当时东北却面临着严重的匪患,公开和秘密的政治土匪武装总数多达17万人。北满地区(今黑龙江省北部、东北部)更是匪患"重灾区",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合称北满"四大旗杆",出则攻城掠地,退则啸聚山林,与人民为敌,臭名昭著。其他大大小小的土匪头子更是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当时盘踞在北满地区的土匪多达10万之众。匪患猖獗威胁着社会治安,阻碍着土地改革,成为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拦路虎"。因此,从1945年9月开始,我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剿匪斗争。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6,(9)
正在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被称为"东北的延安"。作为当时的合江省省会,佳木斯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佳木斯历史上最为辉煌、最为灿烂的时期,是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对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佳木斯能成为"东北的延安",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政军领导干部和群众在探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智慧的结晶,它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是我党历史上宝贵的财富。一、"东北的延安"与战略大后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孙东升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在中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根据当时从战略角度进行的划分,这一地区属于全国战略布局的第三线(第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一线与三线之间为...  相似文献   

16.
1984年春,国民党政府军被迫转入“分区防御”。东北国民党军50万余人,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国民党军60万余人,重点扼守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和归绥等战略要地。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为挽救战略上的危局,企图抽调华北兵力增援东北,并伺机撤退东北,确保华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保证东北我军首先全歼东北境内之敌,打破国民党政府军战略收缩企图,高瞻远嘱,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后为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3兵团)出击冀、热、察,绥(今河北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内蒙古西  相似文献   

17.
彭德怀与杨立三都是湖南人,战争年代,他们一个横刀立马,驰骋疆场;一个展志后勤,鞠躬尽瘁。两人并肩作战,默契配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战友之歌,在中国革命史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杨俊 《理论与当代》2016,(B12):78-8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任务最艰巨困难最大的地区,到2015年底,贵州仍有493万贫困人口,占全国5575万贫困人口的8.83%,贫困人口之多、贫困发生率之高、贫困程度之深处于全国前列。省委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时期的黄埔军校、前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当时被称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是上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广州黄埔,军校也因此得名。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在中国军事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黄埔军校也以它独树一帜的办学精神,当年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王越芬 《世纪桥》2003,(5):40-41
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全方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争取东北的设想,但当时还没提到日程上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根据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地提出和制定了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从而为东此乃至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