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承德避暑山庄有一座正殿,名曰“澹泊敬诚殿”。殿内北墙上悬挂着“澹泊敬诚”四字匾额,系康熙皇帝手书。整个大殿没有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色彩,青砖灰瓦,不见彩饰,倒有几分北方民居的建筑格调。身临此殿,粗粗一看外表,你会信口念出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想来当年康熙皇帝写这样四个字,建这样一座灰不溜秋的房子,其用意可能也正在于提醒他的子孙和臣民们牢牢记着诸葛先生的这么两句名言,当然他更希望他们把诸葛先生的这两句教导付诸实践。千百年  相似文献   

2.
曹操与人才     
曹操是东汉未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对人才问题,他认为:“天地间,人为贵。”“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针对两汉在选官上存在的以“德行”、“孝义”为先,“任人为亲”,不重才能的弊端,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在人才的使用上,他更是表现了政治家的胸襟和气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全面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 ,是党的干部教育和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 ,是落实“三个代表” ,建设好党的首要问题。政治家不是一种政治职务 ,而是一种素质要求。政治家具有鲜明的特征。“三个代表”是社会主义政治家素质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为美国“单边主义”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单边主义”一词风靡整个欧洲大陆。欧洲政治家们和舆论界在谈及美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时,无一不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作派表示担心和忧虑。欧洲舆论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郭际 《瞭望》2003,(33)
在国际争端中,“偶发事件”往往是导致事态失控的重要原因。蹩脚的政治家,往往为“偶发”牵着鼻子走,船已偏离航道而不知其所以然;高明的政治家,则善于绕开“偶发”的暗礁,把握问题的主流,掌控事态的进程。 8月12日以色列中部城市罗什艾因和约旦河西岸  相似文献   

6.
谈"官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党政论坛》2004,(11):41-42
“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为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所重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崇尚德治的国家,中国传统文献几乎无一不涉及“官德”问题。诸多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是“惟治乱在庶官”,“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今天,党的领导干部虽然不同于旧时官吏,但从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共性着眼,人们通常也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也就被称之为“官德”。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在新时期的严峻挑战面前,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这是黄帝的“阴经之法,夜行之道”。(《冠子·武灵王》,夜行,指暗中行事)几千年来,这个主张以谋为本、以智胜敌、和平演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战而胜”战略思想,一直被我国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所推崇。春秋时齐桓公的名相管仲(公元前685年—前645年)就是一个善于使用和平演变、“不战而胜”战略的高手。他一再主张,高明的将帅看重的应该是“谋攻”,最高明的战略应该是“不战”,其次才是一战而胜。他说:“至善不战,其次一之”(《管子·幼官》)。管子的“不战而胜”战略,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唐德中 《团结》2003,6(6):28-30
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从青年起就发奋寻求救国富民之道,其“始决倾复清廷、创建民国之志”,早年就是“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人世之媒”而萌发的。他以政治家的头脑和革命家的眼光,十分关注青年  相似文献   

9.
朱正 《民主》1996,(10)
鲁迅头上戴过的帽子可谓多矣。在他生前,好听的,例如“思想界先驱者”、“青年叛逆的领袖”、“中国的高尔基”等等;难听的,例如“世故老人”、“刀笔吏”、“封建余孽”、“堕落文人”等等。以致他不得不发出“头少帽多,身心交病”的慨叹。可是,不论是出于好意和恶意,都没有称他为政治家的。这是很自然的。鲁迅是文学家。在他看来,文学家与政治家经常处在不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入宫”道路漫长曲折面临挑战形势严峻──希拉克成为爱丽舍宫新主人本刊特约记者梁贵和巴黎专电7年一度的法国总统大选,经过数月紧张而激烈的角逐,于5月7日降下椎幕。老练的右翼政治家雅克·希拉克以“社会变革”为纲领,顺应民心;以“欧洲联盟”为旗帜,迎合众望...  相似文献   

11.
“人意”,政治家解释为“目的”与“动机”;法学家解释为“意思表示”;心理学家解释为“内心意向”。不管怎么解释,“人意”是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意愿。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管子,提出了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社会和谐主张和政治理想方案,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无产阶级大政治家”,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邓小平的评价。邓小平之所以被誉为无产阶级大政治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邓小平深刻科学、富于革命性的政治观,在此笔者将其初步概括为经济主导型大政治观。  相似文献   

14.
曾纪鑫 《各界》2014,(5):55-59
一 苏颂以政治家立身,位居人臣之极——宰相;今日则以科学家闻名于世,在科技领域创下七项世界第一。 在以官为本、以权为准的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属于不入流的“旁门左道”与雕虫小技。像他这样政治、科技并举的“双料人才”,在中国古代社会,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人。他那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的故居芦山堂,大门两旁有副楹联写道:“尚书御史翰林第,将相公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胡锦涛总书记也一再强调,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去“取信于民”。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建立相互信赖、相互支持、团结互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历史上的志士仁人都讲究“以诚信立身”,有作为的政治家都讲究“以诚信治天下”,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性工作,以培养人、教育人为己任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靠诚信服人。  相似文献   

16.
和谐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与冲突,“力服天下”并非上策,“德服天下”应成为各国政治家首选的战略方案。仁义、友善可以打动人心、消释仇恨、解决矛盾;武力、报复只能伤害情感、增加仇恨、导致更顽强的抵抗和以暴还暴的恶性循环。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讲信修睦是人类合作与和平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200多名中外金融家、企业家、政治家和学者云集中国经济巾心上海,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高层次金融研讨会,共商上海及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战略。90年代第一年,“金融热”的浪潮在上海一个接一个;3月,举办了以世界著名企业巨头为“洋顾问”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4月,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步平 《党政论坛》2014,(10):62-63
1993年的“河野谈话”与1982年表态纠正日本历史教科书谬误的“宫泽谈话”、1995年反思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村山谈话”一起,并称为战后日本“三大历史谈话”。它们都是日本政治家在关键时期就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做出的正式表态,  相似文献   

19.
易中天 《各界》2010,(4):40-43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相似文献   

20.
安全第三 《各界》2013,(5):54-57
寇准(961~1023),字平仲,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三次担任宰相,对老赵家贡献很大。小时候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我就很喜欢里面口音很怪的“寇老西儿”。寇准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寇相在后晋时中过进士,学问很好。少年时的寇准聪明好学,七岁时随父登华1Ij就写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