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德宗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税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安史之乱后,面对财税入不敷出的局面,唐德宗继"两税法"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新举措。虽然这些政策最终夭折,但其中体现的财税改革思路和原则,却成为后世改革和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唐代税茶的具体时间进行了考证 ,认为应当在唐德宗建中三年九月。文中还引用大量史料 ,论述了唐代税茶、榷茶的发展阶段及其走私与禁私之法。  相似文献   

3.
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唐德宗李适打猎时忽然心血来潮,走到一户农民家里。农家主人叫赵光奇,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皇帝  相似文献   

4.
鞭靴之贪     
《创造》2016,(5)
正唐德宗时宰相陆贽为官清廉,皇帝曾劝他道:"爱卿太过清廉了,像马鞭靴子之类的小礼物,收下也没什么不可。"皇帝都这么说了,陆贽却不以为然:"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他是说,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胃口必定越来越大;收了鞭子靴子,就想收华服裘衣;收了华服裘衣,就要开始收钱……防微杜渐,这真是洞彻人性之语。  相似文献   

5.
齐上志  ACE 《福建乡土》2006,(5):20-22
齐安乡是福州南郊仓山的偏僻山村,是齐姓族人的聚居地。据《福州姓氏志》记载,齐姓入闽始祖于唐德宗年间(780—804)奉命人闽平乱,后隐居高盖山北支脉的齐坑山,以农耕繁衍生息,聚成村落,遂取名“齐安”。至清代,已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2,(8):59-59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州改为番州,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等。如果说杨广只避一个“广”字,唐德宗李适避讳就宽多了,他不但避讳“适”,连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今俗误为‘处所’之‘处’矣。”  相似文献   

7.
崖州何处在     
古崖州泛指海南,是蛮荒烟瘴之地, 是谪客逐臣闻之丧胆的“人间地狱”。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杨炎(公元727-781年)被贬崖州。他自度此番流放,关山万里,生还无望,悲愤之余,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流崖州  相似文献   

8.
唐德宗即位后不足3个月.就破格提拔出身名门世家的杨炎为宰相。当时皇上为防止“安史之乱”重演正准备削藩战争,为了筹集更多的铜钱.杨炎一上任即奏请实行两税法。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正月,唐德宗采纳了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其实,两税法的许多内容,譬如夏秋两税、根据贫富征钱、按照土地亩数计税等,在唐德宗的父亲唐代宗时就已开始实施。杨炎所拟两税法.是在唐代宗税法改制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革,其主要突破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将“以粮织计税”改为“以钱计税”;二是将“量人为出”为“量出以制人”。过去朝廷征税.只按人丁收粮绢为税,税额长期保持不变。唐初期实行均田制,每个人丁耕地面积都是一样的,所以按照人丁征收一定数额的粮绢是十分科学合理的。百姓种田织布,将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缴纳给官府,不需要采用钱币进行折算。杨炎将“以粮绢计税”改为“以钱计税”,要求百姓缴纳铜钱,当年便将百姓手中的铜钱几乎洗劫一空。为了下一年度缴税,唐王朝统治下的百姓都需要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提前出售,以换取纳税所需要的铜钱,结果造成产品价格迅速下跌。  相似文献   

9.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皎然"为他的法名,吴兴(今湖州)人,中唐著名诗人,康乐侯谢灵运十世孙。皎然的生卒年月见于史载,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前后,约卒于唐德宗贞元九年至十四年间(793年~798年),享年近80岁。皎然的著述很多,现存《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议》一卷、集外诗若干。皎然的文集是由皇帝下命令而编定的,由此可知皎然在当时曾声名显赫。皎然生于湖州,卒于湖州,大部分诗作又写湖州。从皎然的诗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湖州先  相似文献   

10.
大名府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大名自古就有“河朔雄镇”、“北门锁钥”之称,为历代郡、州、府、路、道等行政机关驻地。春秋属卫,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属魏,秦为东郡,汉属冀州魏郡,汉高祖时以公子元之名,建元城县,唐改贵乡县为广晋县,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年)改称大名府。  相似文献   

11.
阳城的正气     
唐德宗时,有个叫阳城的人,居官刚正不阿,索有名望。他先是做谏议大夫,嫉恶如仇,敢怒敢言,大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慷慨之气。然而,就因为这“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胆识气魄,惹得皇帝不高兴,谏官没做多久,就被逐出京城,贬为道州刺史。阳城虽然接连受到打击,依然豪气不减,到了道州任上,又为百姓干了许多好事。  相似文献   

12.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因祖籍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后世又尊称为韩文公。他幼年丧母,继又丧父,赖兄嫂抚养成长。自幼刻苦好学,潜研经史百家,有经世致用之志。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中进士,先在汴州、徐州两节度使幕府下供职;后赴京师,  相似文献   

13.
郭子仪是唐代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出身于一个中层官吏家庭,年轻时应武举考试走上仕途。郭子仪在军事上大显身手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在屡次战役中显示出非凡的才干,为朝野上下看重。从唐玄宗开元时授左卫长史起,他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以累累军功封汾阳郡王,官至太尉、中书令,唐肃宗曾对郭子仪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资治通鉴》)。唐德宗时,更赐称其为“尚父”,给予他相当高的荣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次罢市唐宋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市经济有了进一步的繁荣,夜市、邪店。柜坊、飞钱、纸币等新事物新现象迭然而出。与此同时,逐渐壮大的城市工商业者也更加活跃,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或表达对政治的愿望和要求,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罢市活动。主要有以下三次。一、发生在唐德宗建中三年(782)的京城长安。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不久。德宗皇帝对日渐骄横的藩镇势力决心以武力削弱。无奈藩镇叛乱不断,国库日益空虚,军费开支逐渐紧张。这时,奸相卢花等打着“借商”的招牌,对长安工商业者大…  相似文献   

15.
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省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七九六年)进士,官至岭南节度使。他早年所作《题都城南庄》一时,脍炙人口,他亦因此而跻身于诗人行列。全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记此诗本事云:崔护赴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应进士试,未中。清明那天,他独自去都城南郊游览。到了一所花木丛萃的村居,见大门紧闭,便上前敲门。过了一会儿,一位姑娘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湖北省境内,称作“荆门”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荆门市;一处在宜昌市下游15公里处的长江岸边(现属枝江县)。荆门市,原来为荆门县,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置,五代时改为荆门军;元代改为荆门府,不久又改为荆门州,明、清因之:民国时改为荆门县,建国后因之: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荆门市,现为湖北省8个省辖市之一。荆门市,地当荆山之首,处于荆山山地向云梦泽(现在的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扼控由中原通往长江流域通道的要冲(即由洛阳、南阳、襄阳通往江陵的大道),地势险要,为荆楚门户,故称“荆门”。  相似文献   

17.
提起中國茶,自然就會聯想起“茶神”陸羽。他寫出第一部茶學巨著《茶經》,第一次告訴人們採、造、煮和飲茶的方法。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他生活在我國唐代中期,約自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年)至唐德宗貞元二十年(八○四年)在世。上元元年(七六○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杜門著書,著述甚豐。所作《茶經》三卷,為我國“四大農書”之一。《茶經》全書共分三卷十篇?熬砩稀?分“一  相似文献   

18.
宏度法师 《台声》2002,(4):20-20
应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的虔诚奉请,举世无双的佛教圣物、国之瑰宝,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于2002年2月23日至3月31日在台湾环岛37天,供台湾民众瞻礼朝拜。这是两岸佛教界的盛事,宝岛参拜信众累计逾200万人次。佛指舍利是佛祖释迦牟尼入灭荼毗后留在人间的左手中指指骨,全世界仅此一颗。唐朝9位皇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虔诚信佛,每隔约30年先后6次把佛指舍利迎请到宫中供奉。公元874年,唐懿宗和唐僖宗父子二人以121(组)件唐代宫廷金银供奉器物…  相似文献   

19.
昭通,古称乌蒙,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昭通留下了不少彝族文物古迹,唐袁滋摩崖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彝汉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一位彝族老毕摩留下的千古绝唱。唐袁滋摩崖,是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王派袁滋为册南诏使,恢复一度中断的隶属和好关系。袁滋一行,当年6月由长安经四川来滇,9月29日返回时,在今昭通地区盐津豆沙关路傍岩壁上刊石纪事。对于昭通袁滋摩崖来说,本人认为:它不仅与大理德化碑同称为姊妹碑,而且是彝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融合形成的畸变产物,其碑文的书写者是一位彝族老先辈。众所周知,无论是古汉文…  相似文献   

20.
《桐叶题诗》是一组宫怨诗,也是一个美丽而悲凄的故事。那是唐德宗时期,著作郎顾况和几个朋友到宫城附近的苑林踏青,想不到优哉游哉“踏”了半天,竟然踏出这么一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你看,草长莺飞,柳绿花红,春光明媚,景色迷人。漫步林苑小径,走近穿越宫墙的小溪,顾况看到清澈的溪流中漂荡着一片梧桐叶,捡来一看,墨汁淋漓,字迹依稀,原来上面题有一首诗。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很明显,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人是一个宫女。她幽闭深宫,渴望自由,渴望爱情;她满怀愁绪,无法排遣,只好借桐叶题诗,寻求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