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闻某公司因近年来提出了一新的用人理念,即“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这一理念被本地广泛关注。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认为用人也“疑”不就对人不信任吗?这会给被用者带来思想和工作上的多重压力,被用者因为被“疑”而可能在工作中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甚至会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这会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效果。本人听了这些后,却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我认为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正是对传统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理念的科学纠正,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人性弱点。这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被奉为用人要则,几乎成了一个千古不易的信条。应当说,这种“不用”和“不疑”,对优化用人者与被用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及授权管理具有必然的意义,但若据此认为它是一条不可一时违背的绝对真理,那就不是辩证的态度了。其实,许多时候,疑人要用,用人也要疑。疑人要用——广开招贤纳才之门“疑人不用”的误点在于思想的狭  相似文献   

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领导者用人的一种流行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领导者用人时,对被用的人要充分信任,“既用之,则信之,”若对其有怀疑,存有戒心,就干脆不用,以免后患。“疑人”真的不可用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何谓“疑人”?从领导学的角度而言,是指领导者在用人时,对他人完成(或履行)所要承担的任务(或职务)的品德或能力表示怀疑,不可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人”就被称为“疑人”。显然,这里的“疑”只是领导者一种“主观判断”,实际上被疑之人存在着两种情形:一种是有充分的实事材料证明某人“不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指出了传统用人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论缺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用人疑人,疑人用人"的当代理论张力与现实法则.  相似文献   

5.
裴良豪 《先锋队》2013,(19):19-20
选人用人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百姓关心的热点,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点,关注度极高,影响面极广。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民心所向,也是时势所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如何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多打"预防针",增强教育的说服力,从思想上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必  相似文献   

6.
走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误区陈亚,周克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在用人问题上一贯坚持的立场和遵循的原则。早在《旧唐书·陆蛰传》中就有“疑则勿任,任则勿疑”之说。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调查与思考,认为这一原则在...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感情,用人就要信任人,就要尊重下属的人格,否则不可能使其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人不疑是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而不疑的真义是委托。领导者只有充分信任下属,大胆放权,才能使下属产生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下属在工作中开创新局面。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两种领导者:一种是事必躬亲,大事小情都要过问,甚至不放过  相似文献   

8.
马小林 《理论建设》2012,(4):108-110
应该说,嫉贤妒能是对当前选人用人工作中危害较大、影响较坏的一个问题。如果说,“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违规用人”等问题是选人用人上的硬伤,那么,嫉贤妒能问题则是看似不显眼却危害极大的内伤。前者自有党纪国法来惩治,而后者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所谓嫉贤妒能,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恨。其出处见《汉纪·高祖纪三》:“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自古所谓“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嫌人贫恨人富”、“笑人之无,妒人之有”指的都是这种“红眼症”。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不抓制度执行,制度就没有效果;不抓制度落实,就等于没有制度。要不折不扣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对查实的用人问题要纠正问责,不搞下不为例,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  相似文献   

10.
扬长避短与"容短护短"用人思想一直受到中外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倡导.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赦小过,举贤才."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指出:"须知任何人均必有许多弱点,而弱点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正确使用有短处的人才,就成为领导者用人的一门艺术.然而,在领导实践中,一些领导者通常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以至有瑕疵的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爱护,这是领导者用人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云峰,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千万要走稳当些,不能有事啊!"这是四川省广安市广安日报社原党组书记、总编辑唐云峰的母亲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市级党报负责人,唐云峰并没有听从母亲的教导,为满足个人贪欲,他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言堂",把报社这份"责任田"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用权任性,胆大妄为,最终迷途难返。"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  相似文献   

12.
陈晓敏 《世纪桥》2013,(14):17-18
近期发生的多起违规用人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本文试述了当前年轻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化解年轻干部逢提必疑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选拔领导干部上本应提倡用人不疑。但纵观近年来在用人方面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为了强化干部的跟踪监督力度,确保干部健康成长,笔者认为,用人也要“疑”。其理由有二:一是对他们提任前所做工作的充分信任和肯定是对的,他们之所以能提任,正是他们提任前的政绩是干出来的,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本无可非议。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某人提任前工作能力很强,工作作风踏实,群众反映好,一旦提任后就开始变了,变得自以为了不起,升官了,开始腐化堕落了。以致一些乡镇的书记…  相似文献   

14.
恋爱与烹调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3):97-99
清代袁枚说:“相女配夫。《记》曰:疑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随园主人袁枚拿恋爱与烹调相比,可谓妙哉。恋爱需要搭配,烹调也在于搭配。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得当,就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全面推进党的事业关键在干部,根据岗位选择最合适的干部,才是真正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干部支撑,对干部也才是真正用当其位、用其所长。因此,要做好干部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事择人"这个关键。"以事择人",首先要"知事"。"事"就是岗位需求。用人之前必先知"事",知道不同岗位的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强化年轻干部责任担当,调动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必解课题。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需旗帜鲜明地树立讲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年轻干部搭建成长锻炼平台,认真建立完善保障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澄清保护机制。精心培养,真诚关爱,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用人九忌     
一忌“唯才轻德”。古人云:“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心大。”(《后汉书·王苻传》)作为人才必须要具备两种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主要指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方面;二是专业素质,即所擅长的技能。实践证明,偏废两者关系,忽视对干部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党性原则的培养,工作必将会发生偏差。二忌任人唯亲。以唯顺、唯亲来作为取舍用人的标准,是错误而有害的用人观念。这种做法,使一些人的精力不是集中在对党的忠诚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上,而是潜心于对“关系网”、“关系学”的研究,结果使不正之风污染社会。因而必须彻底摒弃之,树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之友》2009,(2):12-17
选人用人公信度,评价主体是广大党员群众,所反映的是他们对被选拔任用干部和党组织选人用人工作的公认程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关系到党的威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有利于凝聚党心、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选人用人公信度关系到党的事业发  相似文献   

19.
古人论用人的很多话,现在读来仍很有味道.如有的说:"夫尚贤,政之本也."有的说:"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有的说:"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这些都强调了任人惟贤.  相似文献   

20.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赵洪祝最近强调,要继续把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敢于下猛药,动真格。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基本规章,做到违章必究,查处必严。要进一步加大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力度:一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二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