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7,(7)
正以古典诗词为内容的一档节目唤起了许多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古典诗词的复兴,正如中国文化厚积而薄发的特性,更需要在积累之后,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章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伴随2017年的春节,火爆荧屏。一位年仅16岁的上海女高中生武亦姝的夺冠,更是引爆了人们关于古典诗词的种种话题。很多人甚至夸赞她是“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  相似文献   

2.
<正>陈小翠是挟"五·四"之风成长起来的一代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下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成为当年海上文化界最为瞩目的名媛才女。她的画作挂出便告售罄,她的诗词更是名噪江南,因她的个性清高命运跌宕与李清照相侔,被同誉为"江南二才女"。家庭文化熏陶下的才女陈小翠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于杭州,祖籍浙江钱塘,其父是民国文坛鸳鸯蝴蝶派的主将陈蝶仙,其兄陈小蝶承父业书画文章亦驰名南北,陈小翠的母亲朱恕为清末民初杭州的著名女诗人。  相似文献   

3.
值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向前推进之际,琼中县推出大型诗词集《黎母山神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琼中位于海南岛中部,享有"海南之心、三江之源、森林王国、黎苗家园"等众多美誉,著名的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吊罗山把她紧紧拥抱,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也是文人墨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此诗词集收录了以琼中县为题材的诗词266首。醉美琼中处处诗,她的山水风物具有的迷人魅力吸引着诗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热播后,获得冠军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亦姝获得了“古典才女”的美誉.然而,随即引发了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些评论者认为机械地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更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相似文献   

5.
麻海师 《台声》2013,(9):84-84
很多年了,父亲一直要我这个总是为别家写稿子的人,也为自己家中的两代长辈写写东西,留个见证。从小父亲就告诉过我,故乡在福建龙岩白上下麻厝。曾祖父是贫苦农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85后"生于北国的我,却很早就对海南有了记忆:1989年底就来海南打拼的父亲是一名第一代"闯海人",典型的"十万人才下海南"中的一员。也因为此,我与母亲早早就跟父亲天南海北的"两地分居"。每年春节时,父亲带回的照片中那椰树、沙滩以及明媚的阳光也成了我对海南的最初印象。这些模糊的印象在我来到海南、定居海南后随着时光的推移变得愈加完整,就如同那叠越来越厚的照片一般,将我这个"闯二代"与海南的前世今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吴积雷 《理论月刊》2006,(9):121-123
作为后期新月诗派重要成员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三十年代的极富个性的、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她的诗上接我国根深蒂固的诗词传统,外应世界诗艺潮流的变化,融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现代诗艺于一炉,体现出古典与现代的双重色彩,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才女的心灵倾诉我出生于1968年,女,单身,大专毕业,在一家公司做部门经理助理。身高1.63米,体重57公斤,相貌中上。您别误会,我不是在做征婚广告,我想说明的只是,我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在单位及周围的群体当中算是中上标准的,同事送我一个绰号——才女。但是,我却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使我不能正常与人交往,不能正常展现自己!我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我们姐妹三个,父亲在我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要强的女性,但脾气古怪。在我们模糊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人,周围邻里都很喜欢…  相似文献   

9.
1941年5月邓子恢奉调赴淮北路东主持皖东北根据地的工作。图为邓子恢与夫人陈兰离开二师前留影。一九一三年十月,陈兰大姐出生在福建龙岩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生活艰难,迫于生计的父亲忍痛将她卖给了石门炉村一个姓谢的石匠家里当童养媳,那年她才六岁。在闽西,童养媳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过了门”的她从小要干很重的话,却常常连饭也吃不饱,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她长得又瘦又小,但常年繁重的体力劳动,又锤炼出她吃苦耐劳的朴素品格。所幸的是丈夫谢正金倒是个忠厚善良的人,常背着家人给她饭吃,帮她干活,像兄长一样待她,还给她起了个名字叫陈…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感恩第二故乡——周文彰海南诗书作品展"在省博物馆开幕。该展览展出了60余幅周文彰创作的书法作品,作品内容均为他本人近两年来创作的与海南有关的诗词作品。收录了这些诗书作品的《感恩第二故乡——周文彰海南诗书作品集》(下称《感恩第二故乡》)也于当日发布。《感恩第二故乡》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分海南名城、海南名胜、海南英雄等多个部分,是作者在琼工作生活20年里,对海南自然风光、人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0,(2)
正"琼海是我的第二个故乡。父亲在这边耕耘了21年,早已与当地人融为一家,我现在也把这里看作是自己的家。大顺农场是父亲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关于他林瑞斌,1988年出生,台湾高雄人,海南琼海大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9年5月被共青团海南省委授予海南五四青年奖章。  相似文献   

12.
正近代福州,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出现了众多才女,薛绍徽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薛绍徽(1866~1911年),晚清著名女翻译家、诗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外交官陈寿彭之妻。薛绍徽5岁学写字,6岁学《四书》、《毛诗》等,8岁读《左传》,开始学作诗词和骈文,还兼学围棋、画画、洞箫、昆曲、刺绣等。欢乐的童年转瞬即逝,她9岁丧母,12岁失父,生活一落千丈,只好寄养在姨娘家。即使这样,薛绍徽仍坚持作诗不辍。  相似文献   

13.
李玮 《时事报告》2004,(6):65-67
金明新,一个文静娇小的上海姑娘,生长在上海郊区美丽的旅游古镇——朱家角。童年时,她每每跟随父亲上街买菜,发现父亲总是挑那些年龄较大的老头老太太的菜买,而且从不讲价。父亲告诉她,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关心,需要帮助。从那时起,在她心底就播下了爱的种子,希望长大后,能以自己的爱心去关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14.
《春秋》1997,(6)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又受制于“妇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理论,因此历代史书及地方志有关才女的记载可谓寥若晨星,能称上名士者更是凤毛麟角。可是,清代滨州却出现了一位称得上名士、被公认是才女的刘眘仪。刘眘仪,字兰隐,号菊窗,乾隆年间人,是清代很有影响的女词人、诗人和书画家。她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地主家庭。父  相似文献   

15.
陈彰 《今日海南》2005,(5):18-20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诞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海南天然橡胶集团”的诞生,掀开了海南农垦深化改革、体制创新的新篇章,标志着海南农垦致力于整合海南天然橡胶资源、向着把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目标迈进的开始。2005年3月31日,人们将记住这个日子。1952年1月1日海南农垦创建,她肩负着建设新中国天然橡胶基地的重任。她的建立是党中央为巩固国防、粉碎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橡胶禁运而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海南农垦的创建和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爱…  相似文献   

16.
我从《今日海南》创刊之日起就开始读她,同时也成了她积极的作者之一,《今日海南》给我的感觉是:特色纷呈,华意锦簇。她创刊仅仅两年,却异军突起,成为一块展示海南宝岛政治、经济、文化的阵地。她向世界展示海南,让世界了解海南,为海南的全面发展和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她在宣传人民子弟兵牢记使命忠于职守护卫南  相似文献   

17.
一头飘逸的长发,不施粉黛的脸上总 是流露着淡淡而又真诚的微笑,和她的名 字一样,徐静蕾总是给人一种清爽、干净 的"玉女"感觉。想当年,她凭借一部《一 场风花雪月的事》奠定了内地"玉女掌门 人"的地位,从此星光熠熠不说,如今更 是集编、导、演于一身,尽显才女风韵。而 这一切,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以外,更得益  相似文献   

18.
法律问答     
我有权起诉吴某停止侵害吗编辑同志: 我父亲生前曾经是一单位的领导,因为秉公办事,处理过犯有错误的人,他们在我父亲去年8月病故后,散布了许多流言蜚语,中伤我父亲,毁坏我父亲的名誉,以达到他们泄私愤的目的。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一个叫贾某的女人,多次在公开场合散布说我父亲如何“耍流氓”,玩弄了几个女人。我们家人多次找她,制止她的恶劣行为,但她不听,我行我素,继续散布侵害我父亲名誉的言论。请问,我有权起诉要求吴某停止侵害吗? 乌鲁木齐姚洪亮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进士,曾任冀州司户参军等职,并拜苏轼门下学习,名列苏门"后四学士",著有《洛阳名园记》等;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精通文学,是名门闺秀。李清照不仅在诗词方面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而且父母也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以“闺阁词人”著称,但她除写词之外,还创作了不少诗歌。她的诗词尽管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然而在其根本点上却又是统一的,这就是她那强烈的使命意识。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 一 李清照生当北宋末年,这一时期虽然经济上还很繁盛,但政治上已相当腐败。朝纲不整,军备废驰,党争激烈。李清照面对这种危亡的迹象,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表现在诗词中便形成了她前期诗词中的强烈的政治忧患感。其咏史诗《浯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二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