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圃。革命文物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材。我们要认真做好新形势下革命文物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教育作用,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广运 《理论导刊》2007,(10):105-10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在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下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为核心和主旋律,深刻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求知》202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又正值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聆听讲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金轩岩 《求知》2014,(7):29-29
<正>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南省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一是充分认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大意义。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要  相似文献   

6.
原方  崔建国 《理论探讨》2005,1(4):161-16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了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河南省开封市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密切联系自身实际,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杨微 《学理论》2012,(29):251-25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正>百年党史进程中不断形成并有幸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写照和实物见证,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价值与优良革命传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善用、活用革命文物资源,充分发挥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育人作用,有助于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代青少年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相似文献   

10.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反复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发出两个文件,两次召开全国工作会议,分别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重大部署。2004年底,中办、国办又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今年2月,根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结合《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召开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专题座谈会。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工作者、群团组织的代表、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的代表以及媒体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大家围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社会各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积极振奋的民族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麻文连 《学理论》2008,(10):70-70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主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现代人要积极汲取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使其融入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中来。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1)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最终夺取革命和战争的胜利。而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等重要的品质成为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对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内涵与形成做了理论梳理,对西柏坡精神展开重点解读,这对于弘扬革命道德传统、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那威 《学理论》2012,(19):260-26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讲授的内容,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寄寓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现代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传承弘扬铁道兵精神为例作深入调研与探讨,以期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离开了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便无从谈起。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之基,弘扬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然而,由于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革命文化的认同感、非主流文化削弱革命文化的影响力、现实问题影响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亟待从历史、文化与现实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引领人民群众汲取历史伟力、增强文化自信,做革命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18.
党政军  王卫 《学理论》2014,(7):169-170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八大报告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革命纪念馆是对全社会进行革命传统、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形象的课堂。革命纪念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集中反映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鲜明的主导性。因而,革命纪念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沿着正确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历史观。本期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围绕“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历史虚无主义是对民族精神的消解”“民族精神孕育道路自信”“百年奋斗史: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弘扬”,推出特别策划——“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中国革命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几代共产党人为争取改变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而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也必然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延安精神充分体现出的中国革命精神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今天体现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革命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之本源。我们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精神,特别是延安精神,重视挖掘其重要的现代价值,标本兼治,更重视治本,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