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机制,是指一个国家有关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程序、方式等制度规定,是一套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能及时发现和查明贪污贿赂犯罪并予以司法追究的工作体制。其基本功能是:及时地揭露、惩治犯罪,有效地保障人权,从机制上实现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控制和预防。本文试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如何完善和强化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机制,以有效地惩治犯罪、治理腐败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贪污贿赂类自洗钱犯罪认定,以贪污贿赂犯罪事实成立且本犯占有、支配贪污贿赂所得及其收益为前提。洗钱行为本质特征是掩饰、隐瞒上游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掩饰、隐瞒不是洗钱行为方式。应厘清刑法第191条规定的5种洗钱行为,贪污贿赂犯罪本犯采用转账等方式使用犯罪所得及收益进行小额日常消费,形式上符合洗钱罪规定,但无处罚必要性。洗钱罪是故意犯罪,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不是洗钱犯罪目的,贪污犯罪本犯认识到其行为能够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来源和性质,即具有自洗钱犯罪故意,行为人动机、目的不影响主观故意认定。  相似文献   

3.
当前贪污贿赂犯罪行为方式浅析迟培杰,郑浩然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并且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一、贪污犯罪的行为方式纵观近几年逐年上升的贪污犯罪,其行为方式除收不入帐或少入帐、虚报冒领、伪造涂改单据、重复报销...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前认定贪污贿赂犯罪若干问题探讨●龚培华贪污贿赂犯罪是反腐败的重点。修订后刑法在修改完善贪污贿赂犯罪立法的基础上,将贪污贿赂罪作专章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严厉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精神。修订后刑法已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使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宏观策略韩绍金,吴孟拴一、我国近年来反贪污贿赂的宏观策略1.党和国家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在宏观上对打击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始终极为重视,对打击惩治这一手抓得很紧。1982年,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第一个高峰时,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6.
遏制贪污贿赂犯罪需立体预防蒋宪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贪污贿赂犯罪仍呈上升趋势,犯罪的形式、特点亦在不断翻新变化。如果我们仍然采用零打碎敲的预防方式,其成效必定是有局限性的。从工作实践和斗争需要出发,笔者认为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 第一,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减少,但大要案数量和比例上升。第二,以侵占为特点的贪污犯罪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减少,而以权钱交易为特点的贿赂犯罪案件数量和比例上升。第三,窝案串案数量和涉案人数明显增多。第四,贪污贿赂犯罪手段出现新的变化,犯罪更加隐蔽狡猾。第五,贪污贿赂犯罪涉案领域更加广泛,犯罪行业化特征明显。第六,跨区域、跨境犯罪及作案后潜逃现象增多。第七,贪污贿赂犯罪危害后果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8.
贪污贿赂犯罪动机,是构成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的一个因素。研究抑制贪污贿赂犯罪动机的理论,对于预防、控制贪污贿赂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通过剖析影响贪污贿赂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阐明遏止贪污贿赂犯罪必须从抑制其犯罪动机的形成入手的观点;并  相似文献   

9.
武慧君 《政府法制》2013,(13):48-49
贪污贿赂犯罪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要对其预防必须建立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庞杂系统。在实施贪贿犯罪的预防时,秉承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打促防的法制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撤走贪污贿赂犯罪的温床。更要加强思想教育,修身齐家,使相关主体不想犯罪。面对目前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现状,结合世界上治理贪腐的经验,笔者认为预防贪污贿赂犯罪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滕佩华,刘春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贪污贿赂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正确认识和严厉打击当前农村贪污贿赂犯罪,保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一、农村贪贿犯罪的表现形式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律》2006,(6):5-5,54-55
一、中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基本职能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机关作为中国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机关。负责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国检察机关的最高领导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依法开展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工作。在检察机关内部。侦查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职能主要由反贪污贿赂局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分别承担。  相似文献   

12.
建立预防机制扼制贪污贿赂犯罪席开林当前,贪污贿赂犯罪日趋严重,其危害程度和腐蚀能量日益增强,成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一种阻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除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外,扼制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是当前反贪污贿赂犯罪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扼制和...  相似文献   

13.
贪污贿赂犯罪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腐蚀性,是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随着贪污贿赂犯罪的形式不断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检察机关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认识也要根据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逐步提高和深化,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摸索出一套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正> 贪污贿赂犯罪对策学是刑事犯罪对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是专门研究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规律和社会背景,揭示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明确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调控程序,预测贪污贿赂犯罪的发展趋势,阐明抑制贪污贿赂犯罪的策略和方法的新兴科学。贪污贿赂犯罪对策学是法学领域中待开垦的处女地,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拋砖引玉,以期对这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中,使用秘密侦查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是由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以及办案方式所决定的。具体表现为:1.贪污贿赂犯罪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所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有必要采用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侦查手段,加大查处力度。贪污贿赂犯罪破坏公务行为的廉洁性,造成公务行为与公务人员的可收买性,使人民对政府不再信任,并产生强烈的不满,使政府的威信和行政效率也因贪污贿赂而大为降低,最终造成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的全面崩溃,动摇政权的根基。所以,若从国家政权安定的角度看,贪污贿赂犯罪所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间…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91,(9)
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有其产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目前,人们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认识,尚停留在现象认识阶段,很少研究其规律。我们在此试对这一问题作专题性研究。一、贪污贿赂犯罪的“函数规律”(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烈度”指标。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烈度”,可以综合两方面的指标来衡量:①贪污贿赂犯罪的数量。这不是指实际发案数,而以具有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人数作  相似文献   

17.
贪污贿赂犯罪发生的频率逐年升高,导致贪污贿赂犯罪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管理层面上形成的漏洞,在贪污贿赂犯罪中,受贿案件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可见查处受贿案件已经成为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根据贪污贿赂犯罪形式日趋隐蔽,犯罪手段越来越狡猾的特点,努力探索初查的方法和策略,充分采用秘密调查方式获取贪污贿赂犯罪证据,有力地提高了干警获取证据的技能和突破案件的能力,破获了一大批隐蔽很深、作案手段狡猾、金额巨大、人员众多的贪污贿赂窝案、串案,推动了反贪污贿赂斗争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型法第八章设立专章规定f贪污贿赂犯罪。鉴于司法实践中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笔者对其中争议较大的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本文探讨的贪污贿赂犯罪即特指这三类犯罪)的犯罪主体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意见和看法,以供大家参考。一、“国家工作人员”概念的演变国家工作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主体,是认定贪污贿赂犯罪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件。何为“国家工作人员”,刑法条文和有关的特别法对此有专门的解释。修订前的刑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