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不足的问题,必须实现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整合装备制造业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高端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基础,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建立政府工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辽宁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特征,从网络链接和资源组织角度对集群企业研发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聚集区为载体,以沈阳经济区为制度创新试验区,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世界级研发中心,探索教育、科技、经委"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组建辽宁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建立制度化的技术研发长效机制和国产化激励机制,提出构建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和企业研发人员补贴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形成共同进化机制,克服产业衰退,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推进贵州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目前,贵州的医药制造业,煤化工,白酒产业,装备制造业,辣椒产业等就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总体来看,贵州省已完成了初期的集聚式发展,开始步入集群发展阶段。发展产业集群、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已经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辽宁的装备制造业没有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得本来具有相当实力的装备制造业的总体优势滑坡,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发展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既是发展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也是辽宁民营经济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着手,并作了与国外和国内的比较分析,在十一个方面提出了发展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两会”期间的3月5日,辽宁代表团向中外记者开放。 王珉表示,辽宁将努力做强传统支柱产业,推进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把辽宁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冶金、石化等原材料工业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发展。王珉坦言,辽宁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根本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疆,天业节水产业发展引人瞩目,带动了我国节水产业由分散化向集群化、标准化发展,成为我国节水产业的发展龙头。兵团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新疆天业节水产业发展具有相似的背景和资源、市场条件,新疆天业节水产业发展的理念、特点、经验不仅对兵团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选择与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通过其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趋势。在装备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具体形式,是通过自主创新、信息化、产业集群、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表现出来的。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规律的作用下,装备制造业中各产业部门进行重组和创新,在比例关系上发生变化,新兴产业进入,衰落产业退出,进而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6,(6)
正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在辽宁省产业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辽宁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优势和重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深入查找、积极破解困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症结和短板,在创新驱动、"互联网+制造"和品牌质量提升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  相似文献   

10.
重庆振兴装备制造业路径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卿泽 《探索》2007,(3):159-162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国家(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本文通过对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的分析,根据重庆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的路径、发展战略、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企业垂直一体化与垂直分离—集聚的产业集群模式的比较分析,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和辽宁企业实施该模式的可行性出发,得出辽宁现阶段应采取集群发展路径的结论。通过对辽宁发展集群模式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指出辽宁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沈阳是我国大型装备制造基地,近些年发展很快,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沈阳装备制造企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结构变革等方面探讨促进沈阳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之路径。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就是要把高新设备广泛装备于制造业,并且要把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推动高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架起"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桥梁,牵住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破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努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中仍存在着集群内企业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集群规模偏小,集聚程度相对低,外部环境需要优化,集群内企业创新不够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入手,提出促进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总有一个前方,让辽宁儿女砥砺奋进;总有一些过往,让辽宁儿女扬眉吐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让我们循着辽宁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铿锵足迹,撷取70余年岁月之河中一粒粒闪光的珍珠……装备制造:尽显"长子"担当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创造了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既面对着产业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和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稀缺和国际、国内竞争力不强以及全省经济下滑、资本投入不足等挑战。因此,通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高中低端产业共同提升、品牌经营的国际化发展和多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的四大具体路径进行产业发展改革,促进辽宁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7.
全球制造业已经进入智能制造的新时代,世界各国制定的战略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目标。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辽宁经济持续低增长,这些对制造业大省辽宁提出极大的挑战,辽宁要想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重振装备制造业雄风,必须转变观念,走服务化转型之路。通过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必要性、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辽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现状,探讨辽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制造业的八个重点产业进行产业安全预警分析,评估得出山东省产业安全状况,其中: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处于基本安全的范围内;而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逐渐变差。增强山东省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合理健康利用外资;以产业集群来增强产业竞争力;完善产业安全预警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5,(6)
<正>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江丝路带"战略规划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牵动性特征,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动力源和增长点,进而拉动黑龙江经济大发展。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支持"龙江丝路带"建设。一、积极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装备企业"走出去"。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最具优势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黑龙江省制造业集群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到统计数据,得出影响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据此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解决"走出去"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