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时势迁变。20世纪的轰轰烈烈已经成为过去,但是,过去年代的记忆和这些记忆挟带的思想依然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里,影响着当代中国人。邓小平正是那些难以磨灭的过去记忆之一,他的传奇经历,他的思想,不会被21世纪的政治文化沙滩所淹没。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之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出现不久,邓小平把握时代的脉搏,将世界潮流与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大持续”体系,蕴含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中国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侯亚非 《新视野》2003,(1):55-58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概念,是人类自然观的升华,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观的全新境界。而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进行了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思考,又有实践上的探索,尤其是他的可持续发展观,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候,认真学习周恩来可持续发展观,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卓晓宁 《唯实》2006,(9):84-86
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思考,又有实践上的探索,尤其是他的可持续发展观,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候,认真学习周恩来可持续发展观,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卓晓宁 《唯实》2006,(8):84-86
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思考,又有实践上的探索,尤其是他的可持续发展观,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候,认真学习周恩来可持续发展观,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与青少年地理教育之间有密切联系,教师应该把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在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通过课堂教学,而且结合地理学科重视实践活动的特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并以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东 《理论研究》2015,(3):77-80
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其在社会实践中受到生态环境、人口发展、消费模式、工业企业、人际伦理等发展的制约,而这并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技术层面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责任。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架的伦理基础,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在缺失与认识误区进行修正、丰富与深化,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可持续发展观也为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可持续发展观批判了对先进生产力的传统认识 ,认为先进生产力就是提高驭能水平 ,促进人的解放、自由和完善 ,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永续发展的能力和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就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其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观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兼顾,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和保障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和谐、健康的发展。为了图书馆事业跟上现代化步伐,学校图书馆需要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德国绿党自成立之初便态度鲜明地把“生态即意味着可持续”视为立党之本,并作为价值观最基本的要素。随着绿党队伍的壮大,这一可持续的发展观已成为各党派共识。通过德国国内一系列经济和环境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到,绿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不仅对德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也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在处理城镇关系、区域关系、经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方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据此完善体制、制度和落实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增强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3.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目标、实现途径、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的集中反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观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捷莎 《新视野》2006,42(6):11-13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而这种发展观恰与马克思的自然观相契合。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江泽民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新的“三步走”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日益扩大的生态与自然资源危机席卷整个地球,这使得自然资源问题上升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较多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论断。在这些论断中也有较多对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的见解和看法,对这些见解和看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对现今自然资源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来完善我国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依据社会发展与时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区分两种时间观念,阐明了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及其意义。传统发展理论的“外部时间框架”不能容纳真正的进化、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观的“内部时间框架”才真正实现了进化、发展与时间的内在统一,从而为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牢固把握发展的主旋律、制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缜密计划“三大”发展战略重点、积极倡导“台阶式发展战略”和“先富共富发展战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发展观的历史贡献在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谋发展,把国家发展的目标定格为富强、民主、文明。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发展观思想博大精深,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更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发展观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的分析,对邓小平发展观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发展观思想博大精深,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更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发展观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的分析,对邓小平发展观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