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管人才除了制定政策、整合力量,更多的是服务。要有重才之识,爱才之心,识才之智,用才之贤,举才之魄,护才之胆,容才之量,助才之情,聚才之力,育才之明。  相似文献   

2.
施秉县位于黔东南自治州西北面,面积1543.8平方公里.汉、苗等民族杂居.自古有"沅辰之指臂"和"贵阳之襟喉"之称. 施秉得名于巴施山之"施"和秉溪之"秉".元至元年间置偏桥、德胜和施秉前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相似文献   

3.
郦波 《当代贵州》2023,(24):79-80
<正>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王阳明自立志做圣贤以来,便一直在寻觅成为圣人的方式和途径。正如他的人生知己湛若水为其撰写的墓志铭所总结的那样,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  相似文献   

4.
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访问意大利时,习近平总书记的坦荡之言,不仅向世界传递了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也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砥砺奋进的信心与力量。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功;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境。习近平总书记讲这句话的背景,也有两个"非常"——"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作了一番有趣的探究:"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以此观之,"有我之境"主要是"我"的色彩太浓,时时事事有个"我"的影子。而"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5.
“疑似”     
世间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但相似的事物却多得很。自古以来,就常有人谈论这些事。“吕氏春秋”上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宝剑)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这是不能不“加虑”的。许多恶劣的东西,就常常隐藏在好事物中间,装模作样,迷惑视听。“鱼目”可以“混珠”,假货试图充真;杂草常  相似文献   

6.
有位领导下基层搞调研,为此专门召开了个座谈会,但会上发现大部分来座谈的人员都似曾见过。一问,原来前几年的调研也是他们参加座谈的;再一问,原来该单位几乎所有的座谈之类的活动都是他们参加的———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座谈“专业户”。领导不高兴了,说:“不要专业户,给我来些新面孔!”座谈也有“专业户”,大概这不是个案。据了解,这种现象并不鲜见。有些单位专门召集一些能说会道的“人才”,培养打造成“精英”,以应上级的各种汇报、谈话、座谈、调研等活动之需。他们深谙汇报之道,通晓座谈之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以不变应万变;他…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12,(1):99-101
有人说,从一个民族的神话及宗教信仰之神,可以看出该民族价值观之构成及其取向,以及其社会历史语境的主要特征。例如,中国传统民间俗神中,就没有爱神和体育竞技之神,但却有月下老人;而西方社会各民族没有财神及福禄寿喜之神,却有智慧女神。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党员干部之友》第一期刊发了梁晓声先生的大作《世无大国》,细细读来,慢慢品味,如一股沁人的春风吹开了狭隘的心扉,犹一池清澈的春水净化着浑浊的心灵。从梁先生的大国之大,不禁联想到"大人"之大,如果说大国之大不唯指人口、经济、军事之大的话,那么"大人"之大应该体现在胸怀之大、品格之大、学问之大。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山厚望,在心在肩。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一直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对人类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生负责的大国领袖情怀,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调研之多、讲话之多、指示之多、召开专题会议之多、出台政策措施之多前所未有,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快、变化之大前所未有。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  相似文献   

11.
从媒体的诸多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落马贪官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忏悔录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发人深省。尽管他们在位时曾经是那么疯狂,一旦锒铛入狱,便会产生出刻骨铭心的灭顶之痛"、罪犯"身份之痛、身陷囹圄之痛、愧对亲人之痛和前景迷惘之痛。贪官落马后的忏悔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深悔"不如"严拒"。  相似文献   

12.
平素喜读闲书,爱辑格言,每遇精彩隽永之语,必赏而记之,把玩再三。近读《论语》,辑得“三戒”,读《汤显祖传》,辑得“四香”,读《舌华录》,辑得“五硬”,都是讲人生心得,却又角度不同,连缀一起,可取互补之功。孔子在《季氏篇》第十六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年轻时,要警戒迷恋美色;壮年时,应警惕争强好斗;年老时,切忌贪得无厌。这“三戒”最重要者在于“戒得”。看看眼下官场“59”现象,想想那些因贪污受贿而身败名裂之“迷途老…  相似文献   

13.
正大方县广大党员干部恪守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以硬作风誓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坚持"一往直前"的必胜之心。与时间赛跑,同疫情决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发挥了以上率下的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苏松南 《学习论坛》2001,(12):25-27
治理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改革是途径.针对腐败现象产生的条件,可以设置"四道防线"来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即加强思想教育使之不想腐败;建立合理的物质保障机制使之不必腐败;加大惩治力度使之不敢腐败;严格监督、深化体制改革使之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08,(11)
日前,在全国改善民生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把为民之"道"概括为:政治上要有为民之德,心里头要有为民之情,实践时要有为民之能。这一概括很通俗,也很精辟。政治上要有为民之德,这是为民之"道"的核心。为  相似文献   

16.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04,(14):53
全长480公里的赤水河,西起云南镇雄,逶迤蜿蜒在川、黔、滇三省之边缘,由四川合江汇入长江,古称大涉水,又名赤虺河,今赤水市即因河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线的延伸、补充地区,被誉为千瀑之都、楠竹之乡、桫椤故国,有丹霞之冠、原始之奇、美酒之河的景色,是黔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8.
梅桑榆 《唯实》2008,(1):93-94
朝廷乃封建时代中央政府机构,因历史变化、世事更迭已成故物。却不道今日某些地方、某些单位之权要部门也有朝廷之威势,俨如朝廷之小者也,真是匪夷所思。今日之小朝廷,没有宫阙禁垣,不设三省六部,无一班可以安邦治国的文武大臣,更无下旨颁诏号令全国的权力。论其规模,大者不过院子一座,官吏百余;小者不过办公室数间,人员十几。规模如此之小,何以有“朝廷”之威名?因其本质上与古代的朝廷多有相似之处也。  相似文献   

19.
黄万清 《当代贵州》2014,(30):40-41
正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进入新常态,贵州后发赶超面临新机遇。作为西部落后山区贫困县,石阡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知难而进,全力以赴,主动作为,奋力前行,努力把握好政策调整之势、改革深化之势;运用好增比进位之气、开放集聚之气、干事创业之气;创造好加速跨越之机、转型升级之机、改革开放之机。全力以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随着长期制约石阡交通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被打破,水利、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9):19-20
正确修德。易经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资治通鉴中说:“德者,才之率也。”德有治腐之能,率众之力。党员干部的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人品修养在为官从政中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