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都知道,在我们中国,在那些贫苦的家庭里,如草如蚁的父母往往供不起所有的儿女都上学读书,无奈,他们只好倾全部资财,忍痛以其他儿女的牺牲为代价,含辛茹苦地只供一、二个儿女上学读书。于是乎,这一、二个儿女便成为全家最金贵的人,在全家的炽热的目光里,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寒窗苦读的人生之旅;好好读书,以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领,以实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庭几代人脱贫致富的梦想,便成了压在他们肩上最沉重也最神圣的责任。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儿多女”的“穷大家”,长期以来,它还不能使每个本该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  相似文献   

2.
我叫文红梅,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孩子。虽然我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们一样蹦蹦跳跳去上学,但是,我也上学了,生活得和你们一样幸福。我家住在湖北当阳县的一个乡村里。一九七五年,我八岁的时候,眼看着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我对爸爸提出来,“我也要去上学!”爸爸摇了摇头。我对妈妈讲,妈妈没吭声。奶奶看看我这个样子,说:“孩子,你走不成路,怎么能上学呢?”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谎言,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它却改变了我的一切。我从小就是一个爱捣蛋的假小子,每每制造麻烦,父母都硬着头皮替我收场。虽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也免不了他们的打骂。但多次的“死里逃生”都是在外公的庇护下才得以解脱。因为外公有心脏病,在他面前,父母对我就束手无策了。我就是在外公这种特别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着,他的每一点呵护都与深切的期盼交织在我的生命里。上高中后,繁忙的学习和青春的悸动不期而遇,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有几门功课还挂了红灯。外公的病也在一天天的恶化,我却不闻不问,那么漠然,继续瞎折腾着,…  相似文献   

4.
好生做人     
我是属鼠的,“大锅饭”结束那年七月出生。据说八字很好,长大后能光宗耀祖,又据说我父母命里没“贵子”,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认了干爹干娘,以免父母的命影响我的命。我奶奶早就说过,七月的老鼠不愁食。那时虽然过的是穷日子,但想想以后我反正会大富大贵,也就高高兴兴的过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9岁上学,18岁高中毕业。然后回乡务农,然后就开始谈恋爱,没有大起大落,一切都平平淡淡。虽然觉得什么富啊贵的多半靠不住,倒也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5.
5年前的深秋,刚参加工作的哥哥,给上中学的我买了一辆赛车作为生日礼物。在那个习惯于接受哥哥姐姐或者父母馈赠的年代里,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便天天骑着它上学。校门口有家商店,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在商店里买袋鲜牛奶带回家喝。店主家7岁的小男孩似乎对我的赛车很感兴趣,我每次停在门口,他都前后左右地摸个不停,我曾一度因此而不悦。终于在一个平常的傍晚,小男孩问我“:哥哥,你买的赛车真漂亮呀,在哪里买的呀?”我说“:不是我买的呀,是我哥哥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小男孩的眼睛立刻放出异彩,眉色舞地说“:啊!是你哥哥送给你的日礼物呀!”…  相似文献   

6.
何鲁敏曾有一个意外发现,绝大多数畅销商品,包括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很大比例都是由一些平凡人物承担的。他的“亚都王国”有一大批这样的平凡人物,他相信,这群“凡夫俗子”,既然可以创造历史,也一定可以开拓未来。 下乡插队使我获得了底层生活的体验 我出生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父母是新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官员。我是在保加利亚诞生的第一个新中国的儿童,当地的报纸,曾作为新闻登在头版。按照规定,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回国上学,我便进入了堪称一流的香山慈幼院小学。“文化大革命”中,父母都成了“走资派”。 1968…  相似文献   

7.
王映 《半月谈》2004,(2):65-65
我看一年中最忙的莫过于平日里上学、节假日又奔波于各种补习班的学生了。我在日本上学时,可没有这样的感受。随着父母回国上学后,发现同学们都是早出晚归,回家后完成了学校老师留下的堆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让我们兄妹四人上学.在地里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小时候我就问父母:“你们最想去哪儿?等我长大了.一定带你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总是笑着说:“别的哪儿都不稀罕.就想去看看天安门!”  相似文献   

9.
无悔的选择     
这些日子,总有人问我:“你是如何选择了歌唱作为事业的 ?”这个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回答清楚。   现在有很多孩子从很小时就开始在家长们的安排下接受艺术教育。我的童年远没有这么幸运。在那个温饱尚且勉强的年代,我的父母能做的主要就是让我不挨饿受冻,每天能背着书包去上学。那时对唱歌一词的理解,我和那个偏僻小镇上的其他人一样,也就是逢年过节才见得到的“二人转”、大秧歌和每天准时从镇子的十字街口那四个高音喇叭里反复播放的几首老歌,诸如李双江的《草原之夜》、郭颂的《新货郎》和郭兰英的《我的祖国》。   我家住在镇…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独生女,也是家里的“小太阳”。爷爷、奶奶、父母等都围着我转,因而从小养成了任性、撒娇、固执的性格。家里样样事都得照着我的意见办,稍不如意便在家中如孙悟空般“大闹天宫”。因此也就谈不上孝敬父母这一道德修养了。父母把我看成了心头肉,常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给我吃,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供我读书。为了使我上学不迟到,一大早就起来买早餐给我吃。他们对我的爱是人与人之间最深情的爱,是最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然而原来的我却不能体会到父母对我的一片爱心,反而时常向父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无理要求。记得有一…  相似文献   

11.
1913年 2月 3日,我出生在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茶园村一个贫农家 庭,父亲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琼香”。我上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因我是家里最小 的孩子,全家人对我非常好,尽管家境贫寒,但仍送我上学读书。   7岁时,我成为本村小学中惟一的女学生。 11岁时,到海口市海南公学读书。海南 公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办的学校,校长、教育长和许多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在这所学校里, 我接受了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我当时曾 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国茶叶之盛》。老师看后非常赞赏,对同学…  相似文献   

12.
一日,笔者去一所中学联系女儿上学的事情,途经学校操场时,不经意间发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聊天。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胖乎乎的男孩手里握着一根木棍,神气十足地说:“我真想去当一回坏人。”引得大家一阵掌声。另一个蓄着长发的男孩则更加来劲:“我是流氓我怕谁?!”并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来……因为我的突然出现,一个个都想跑,被我叫住。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话,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我们只是模仿而已。面对学生们的如此表演,我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13.
那年的“黑色”七月过后,我因半分之差金榜没中,象一片败叶被席卷归来,乡邻送我一雅号“半分大学”。当我重回到自家小院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心寒:二间低矮的草房、残破的土墙、空荡荡的院落,没有一点生气。我深知一贫如洗的家境,是因为父母只有我这根独苗,总想让我完成学业,光宗耀祖,平日里省吃俭用,全力供我上学的结果。可我却考了个“地球修理工”。贫穷、落榜自古以来对人都是个残酷的打击,可对我来说还有更深的层次。那日刚吃过早饭,本地一位说媒“专业户”主动上门,用他那独特的专业术语给我上了阵“理论课”:“你现…  相似文献   

14.
我和卯林哥     
卯林哥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可是他却空有一番梦想,没能飞起来. 他是我二伯伯家的儿子,上有三个哥哥和四个姐姐,行幺,与我同岁.所以与我一起摔着抱腰、吹着箫笛长大. 虽然他比我晚一年上学,但我们一起赶上了那个不负责任、超了生就躲计划生育去的老师,与全班大部分同学一起还没上完一年级就辍学了.由于家里的活儿有7个哥姐和父母们做,卯林哥便有了更多的时间玩耍.大约就在我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吧,一次他来找我,要在我家竹林里砍棵小竹子做箫,我惊讶:你会做箫吗?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个女的特能说能把你说哭了,善于做思想工作.副校长是个男的,特厉害。两个校长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我的父母根本摸不透我但我对他们那些心眼非常熟悉。”“大人的书无非是夸张、假话和套话。”1951年塞林格曾经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创造了一个叛逆的、满嘴脏话的16岁的中学生形象一下子便引起了同龄孩子们的共鸣和极需了解儿女心态的家长们的兴趣。时隔49年在中国一部名为《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的书同样在少年与家长中广为流传。本文开端所引用的就是《别》中一位13岁的少年所说的话他的成熟与老练令他骄傲不已但…  相似文献   

16.
从报刊对名人的访谈中,我看到,几乎每一个男孩子都曾有过当警察的梦想,这让我感到惭愧。小时候,因为住在部队大院,眼睛里看到的都是英姿飒爽的军人,心里向往的也就是穿上挺括的军装;上学后,知道了老师在同学面前至高无上的权威,就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孩子王”;小学三年级时,认了几个字儿,连蒙带猜地读过了几本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小说,就蠢蠢欲动,做起了“作家”梦。这一梦就是30多年,中途无论是当知青,还是在工科院校念书,都从来没有改变过。真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当警察,更没有想到会写出这么多公安题材的作品。几乎每个记者都会…  相似文献   

17.
“我该死,自己犯了罪,却让家人跟着受累,我是社会的罪人,也是父母、孩子的罪人。感谢政府的宽容。感谢监狱领导的关心,不仅让我看到父母和孩子,还为我这个罪人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和老人的赡养问题。从现在起。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为我的罪错赎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8,(6):15-16
“瞧,这是我们前几天到澳门玩的时候拍的,这就是小倩,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和太太。”一见面,“爱心父母”聂伟峰就迫不及待地从信封里掏出一叠照片,高兴地介绍起来。照片里的小倩站在聂伟峰“爸爸”与耿小红“妈妈”和“哥哥”身边,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如果不是之前对小倩的情况有所了解,看到这幸福的一家子的“全家福”,还以为小倩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怎么会想到其实小倩只是一个孤儿呢?  相似文献   

19.
走回教室     
十年前,读完高中的我,算是大巴山区一个偏僻山村中有文化的人。由于家乡贫困,耕种田地的父母,无力再为我掏钱进一步求学。我那份想走出山旮旮的希望随之被击碎了。有好些日子,我躲在屋里伤心落泪。那天很晚了,离我家有6里多远的老村长打着火把来劝慰我:娃,这地方穷,乡亲们文化少,我们老了只有认了。而下一代不能当“瞎子”呀,村里还有30多个孩子想上学读书,你回来教他们认几个字吧!坐在火把对面的老村长吧哒着烟袋,等我表态。当时我只硬硬地说了声:我想读大学!连连叹气的老  相似文献   

20.
据说李述市长就职演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做一个让老百姓基本认可的平民市长。”在市政府大楼的走廊里,我们撞见了几个来反映意见的老大妈,这着实让我感到吃惊,但和我们走在一起的办公厅张副处长却一副满心理解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