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论摘编     
实践雄辩地证明,要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践同样雄辩地证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必须有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了给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就没有希望。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实质,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千方百计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要大力宣传小平同志关于“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今天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毫无疑问,党的宣传工作也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是什么其他中心。在坚持不坚持以…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谈话。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提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人均GDP达到4419美  相似文献   

5.
今年三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思想,一再强调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勇于创新,敢于试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我们不仅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而且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  相似文献   

6.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申,邓小平同志对子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多个侧面进行了论述,但此记述得最多、最集申、最着重的是“改革开放”.他明确指出:“我们要搞改革开放,把工作生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又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仟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建成生产力发展的,国家繁荣富强的,人民生活富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保持中国政局的裁定…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和全省都在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今年年初巡视南方时的重要谈话。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高瞻远瞩,在关键时刻,讲了一系列重大的、关键性的问题,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胆略和远见卓识,充满了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思想,回答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发展和重大贡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南。小平同志谈话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能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不能变,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变,要求我们抓住当前国际国内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中强调,要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两手  相似文献   

8.
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任务。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充分体现了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出发点和中心点,就是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否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能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事业、稳定社会、巩固政权的根本保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只有经济建设这一个中心,不能偏离这个中心,不能搞多中心。经济部门要坚持这个中心,其他部门也必须围绕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宣传思想工作各部门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运用多种宣传手段,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为经济建设帮忙鼓劲,把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空气搞得浓浓的,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引导到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要大力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牢固树…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既是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建国以来改革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我们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确保党的事业长盛不衰。怎样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扭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不放呢?从我们永州市的实际情况看,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  相似文献   

12.
要论摘登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条我们绝对不能动摇,这一手绝对不能软。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国家搞富强,把人民生活搞好,才能在世界上站得住。但是绝不能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历史经验证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深刻总结了我国十几年来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及时回答了广大干部群众所关心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他鉴于社会主义的成功和挫折,特别是鉴于我国“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刻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旧的那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是不成功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而且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同志最关心的是祖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幸福。他认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使他经常睡不着觉的是经济发展能不能翻番,三步走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检验改革开放实践的综合标准,即著名的“三个有利于”论断:“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发展内涵角度看,这也是邓小平对社会发展思想的精辟概括,体现了他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本文试图从“三个有利于”为切入点,以发展本身的内涵为视角,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作一分析。一、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加快发展,还是慢慢腾腾?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深刻理解这一基本观点的丰富内容,对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迅速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充分显示出来.增强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加快发展的可能性。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扫除旧社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大力发展生产力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消除社会差别,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才能有资格、有能力迎接国际竞争和挑战,完成发展社会主义和实现祖国统一等繁重的历史使命。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方针,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是非得失,完成好本职工作,尤其要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践已经证明,这条路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灯塔。对于这样一条正确路线如果动摇或者改变,就必然会给党和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发生历史性的灾难。正如邓小平同志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判断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有这些,突出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这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抓住时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他还说:“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邓小平同志如此强调要抓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对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