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的16-18世纪是中西文化首次撞击的时代。海外汉学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17—18世纪间,怀着对古老中国文明的憧憬,一批法国耶稣会士离别故土,远涉重洋地踏上了寻找中国的旅程,成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媒介、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们在华的传教事业虽收效甚微,但在汉学研究上成绩斐然。我们试图从法国耶稣会士来华传教的历史背景入手,鸟瞰式的评介法国耶稣会士在明清之际汉学研究的特点,阐述他们在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学和历史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论证此阶段的研究在法国汉学历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即奠定19世纪西方汉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哲学史上常常称之为法国唯物主义的“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代表着的社会政治观点当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在当时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那末当然,它其中必定包含某种积极的因素。本文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法国唯物论哲学中这一“二律背反”中的合理性及其革命意义作一点历史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沈洋 《法国研究》2011,(2):96-99
17世纪中后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军,法国成为海上强国,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等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18世纪初开始,法国海权受到英国的挑战,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年)和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摧毁了法国的海上力量,法国的海权走向衰落。本文从政治、经济、海军三个方面对18世纪法国海权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R6sume:Chamfort,ecrivaindu18esiecle,encoreinconnuenChine,critiquaitavecfranchiselapourrituredelasocietyf6odalefranCaise,lacorruptiondesaristocratesetl'alienationdel'hommedesontemps.11S'ingeniaitdtrouverl'originedescrimesetdreveillerl'espritdel'homme.引宫法国18世纪剧作家、诗人和箴言家尚福尔(Chamfort1740一1794)在中国鲜为人知,他的毕生力作《箴言、思想、品性及轶闻》尚未译成中文。在这部作品中,尚福尔以哲学家的睿智,真实地对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宗教、教育、风俗、人性、婚姻及社会偏见等各个方…  相似文献   

5.
英语"入侵"与法国的语言保护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末,法语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当时的欧洲,法文的确成了文化交流和宣传启蒙思想最适用的语言.无论在沙龙中,在科学院中,还是在宫廷里,人们都以说法语为荣."①法国的国力和国王路易十四的显赫地位使欧洲各国的君主都乐于与操法语的人进行合作.在各种会议上,往往是法语讲得最好的人扮演主要角色.哪怕是对法国人没有好感的人,为了研究共同对付法国,也不得不学习法语.  相似文献   

6.
我国哲学界在研究外国哲学史的工作中,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继葛力同志的《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之后,由李凤鸣、姚介厚所著的又一本专著《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出版了。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俄国放宽了书刊检查制度,大批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开始着手研究法国大革命的问题。本文通过概述当时的自由主义代表格里耶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的批判性研究来揭示19世纪俄国自由派眼中的法国大革命。  相似文献   

8.
申建林 《法国研究》2005,(1):170-178
当人们回顾十七、十八世纪西欧的政治哲学和法哲学思想时,通常认为,这是一个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繁荣的时代,该理论的思想先驱是十七世纪荷兰的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而典型代表则是十七世纪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以及十八世纪法国的卢梭和孟德斯鸠.就思想的最高成就而言,十七世纪是英国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法国的世纪.  相似文献   

9.
法国芭蕾起源于意大利,降生在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宫廷,18世纪日臻完美,19世纪末逐步衰落,20世纪下半叶重回世界舞台,成为法国文化推广的一面大旗。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国芭蕾作为法国文化思潮的积极见证者,不同于建筑、美术这些传统艺术,它更倾向于一种贵族的生活时尚,因而具有重大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本文中,笔者拟通过追溯法国芭蕾的发展演变历程,探析芭蕾发展史与法国社会之间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十八世纪末期,一个与启蒙时代各大思想家同时但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勒格朗多西(Legrand d'Aussy)发表了三卷本的《法国人私生活史》。这一著作在当时理性主义的灿烂光环下,影响弱小,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然而,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来法国日益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勒奈·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学说的创始人、理性主义的先驱。他将抬高理性、宣扬理性的权威作为自己的哲学使命。他一开始自己的哲学活动,就为自己确定了这样一个目的:抛弃一切旧的偏见,解除一切加在理性之上的枷锁,恢  相似文献   

12.
程平 《法国研究》2006,(4):75-79
中国和法国相距遥远,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一个是西方现代强国,她们尽管政治制度各异,许多价值观念不尽相同,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两国人民遥相凝视,希望相互了解,深入对方看个究竟。从16世纪末的早期传教士到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其间产生了法国最早的“中国通”。他们通过书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的欧洲 ,非理性主义的思潮异军突起。在哲学界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狄尔泰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非理性主义理论如潮水般强劲地冲击着人们对于世界、社会和人性的固有传统观念。其中 ,法国哲学家亨利·路易·柏格森 ( 1 859- 1 941 )以其不乏诗意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蜚声欧美 ,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学说“以生命冲动为基石 ,以时间为本质 ,以直觉为方法 ,从而包罗了与人有关的一切理论领域。”1依靠非理性的直觉 ,通过自我生命的内省去把握人的存在和世…  相似文献   

14.
作为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代表人物,布朗基在大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异化的背景下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布朗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没有准确把握,这也使得布朗基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带有鲜明的空想性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色彩。布朗基的革命思想和以其思想指导下的武装起义虽然没有实现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但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欧洲逐渐形成了一股了解和研究中国的热潮。1685年,由于路易十四亲自过问,法国向中国派遣了五名耶稣会传教士;1698年,第一艘法国商船“昂菲特里特”号首航中国。以后,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和商人日趋增多,有关中国的信息源源传往法国,使法国在欧洲的“中国热”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知名的法国文人,无一不关心或研究中国,被后世称为启蒙思想家的那些伟人尤其如此。他们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正值时代变革,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学术界的论战声也此起彼伏。1964年,由罗兰·巴特为首的新批评和以皮卡尔为代表的学院派围绕作品的意义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这场论战在当时的法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巴特作为新批评的代言人引领起了一股文学批评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7.
夏燕 《法国研究》2014,(3):94-100
理性概念和感性概念是哲学界两个独立的研究实体,二者在对立与冲突中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文学吸收了哲学发展的成果,17世纪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思潮与感性主义思潮的萌生、形成、发展是文学领域对哲学成果的力度性呈现。文章在梳理了理性概念、感性概念之后,糅合文学思潮、时代特色剖析了理性与感性的冲击与碰撞,并借助《危险关系》小说德维拉夫人的性格分析,阐述了理性与感性冲击与碰撞的阶段性特征,作出总结和走向性预测。  相似文献   

18.
法语的民族性与英语的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8世纪开始,法国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如启蒙运动,社会革命,拿破仑称霸,殖民化,使法国成为世界强国,国力的强势,加上法兰西民族灿烂的文化使法语成为世界语言。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法国的衰落,英国、尤其是美国的强势崛起。相伴而来的是英美在全世界大力进行英语语言扩张,直接威胁到法语的世界地位。为挽救法语的世界地位,法国大打民族和文化牌,力挽法语的世界语言颓势。  相似文献   

19.
巴黎圣·马丁街292号座落着一个颇具特色的博物馆——法国国立工艺博物馆。它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由当时国民公会于1794年10月10日创办。近两个世纪以来,工艺博物馆为法国树立起一座科技进步的丰碑,成为法国工艺发展的见证。国立工艺博物馆不只是一座仅供游人们参观的场所,而是集展览、教学、科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即博物馆——学校——研究所。说它是博物馆,因为在这里人们可以详  相似文献   

20.
整个西方的文学社会学由斯达尔夫人首创。法国文学社会学研究源远流长,直到今日,法国文学社会学家们以及重要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社会学家大多论及文艺的社会价值之尺度。法国文学社会学理论在国外现当代同类研究中占有举足重轻之地位。本文将法国文学社会学研究划分三个大的时期加入论述:①发生期(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②,发展期(从斯达尔夫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③,繁荣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