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我国的物权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绝对论否定了人人平等的基本法律观念,增加并激化了社会矛盾,忽视了物权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目的;物权限制论陷入"有诸多限制的自由的、绝对的物权"逻辑矛盾之中,忽略了物权观念历史变迁的事实。物权相对性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物的利用效率、规制物权滥用的功能。物权相对性更为科学合理,也更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赵红光 《河北法学》2006,24(10):191-195
物权移转是市场经济商品交易的核心环节,也是物权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民法史上,物权移转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出现了形式主义、意思主义等模式,罗马法、《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各为物权移转的重要发展阶段.物权移转理论和制度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财产交易活动的发展脉络,对其之研究,十分有助于我国物权法的理论发展和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3.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关于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分是完全正确的,但他提出的“物权行为”这一概念则是逻辑错误的产物。正是因为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科学与错误的成分并存,才导致了物权行为理论争论百年而终无定论的尴尬局面。绝对物权行为理论吸收了萨维尼物权行为理论中正确的成分,同时克服了其理论中的错误因素,其不仅在逻辑上可以成立,而且根据这个理论构建的物权变动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交易过程的自由、公正和安全价值。我国不仅应当在民法中确立绝对物权行为的地位,而且应当在物权立法中采用绝对物权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物权法》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并通过一则典型的案件探讨了《物权法》中关于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5.
大陆法系夫妻财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古罗马、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就形态而言,它经历了从单一——分散——适度集中——融合统一的变迁过程;就理念而言,它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夫妻一体到两性平等的发展历程.夫妻财产制的历史形态,是由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的.夫妻财产制发展变迁的直接动力来自女性地位的提...  相似文献   

6.
黄志萍 《法制与社会》2010,(30):254-255
公安行政执法权具有高权性,是落实依法行政的前沿阵地。面对如火如荼的物权法时代,应灌输物权法私权观念、平等观念和排他观念。物权观念对公安行政执法的心理、信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物权观念是公安行政执法理念的组成部分,是指导公安行政执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决定着公安行政执法行为及执法效果。  相似文献   

7.
姜茂坤 《政法学刊》2008,25(3):51-55
清末时期,日本民法学逐步被引入中国。日本民法学在契约定义上,采用广义契约学说;在物权移转主义上,采用意思主义学说。这为物权契约观念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物权之契约”和“债权契约”用语相继被使用。至民国初年,大理院则通过判例,对物权契约进行了定义,并界定了物权契约的有效成立要件。但清末时期的物权契约观念与德国民法学理论中的物权契约(物权行为)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汪琴 《行政与法》2007,(9):119-123
物权请求权发轫于罗马法的诉权,凭借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存在于罗马法中。在部门法运动和中世纪法学理论的推动下,物权请求权分立于罗马诉权。尽管物权请求权承继罗马诉权的程序功能,且得诉权之行使方可实现,但是物权请求权非因之而附着于诉权,而是独立于诉权,发展为横跨实体权利与诉讼程序之间的桥梁,为物权的顺利实现提供服务和保障。但物权请求权不附属于物权,也非物权的效力所致,它是异于物权的,在物权存续期间,于一物的同一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因同质的侵害行为会反复出现,但基于物权请求权的相对性和相对人的变化,此时的物权请求权与彼时的物权请求权并非同质,物权请求权是一种相对独立于物权的请求权。正是基于物权请求权的此等属性,物权请求权才可能成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相似文献   

9.
论"物权属于绝对权"与"物权具有绝对性"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民法学界,人们往往将绝对性与绝对权,相对性与相对权相等同,将"物权属于绝对权"与"物权具有绝对性"相混淆,导致了逻辑上的混乱,造成了理论上的错误.实际上,"物权属于绝对权"与"物权具有绝对性"是不同的两个命题,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狱正在发生行刑理念、行刑制度、监狱体制、监狱工作机制、运作方式等全方位的历史变迁。变迁的主线是从专政走向法治。这一重大历史变迁的发生,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把监狱定位于“专政工具”,从理论上看,是片面的;从实践上看,是不利的;从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看,是落后的。中国监狱的历史变迁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内容:民主、法治和人权。  相似文献   

11.
清末时期,法制变革,西方民法学理论被引入并逐步传播开来。至民国初期,民事法律继续沿用前清现行律中的民事有效部分。接受过西方民法学理论教育的大理院推事们在民事审判实践中,运用大陆法系的物权理论审理物权变动案件形成了很多经典判例。这些判例在内容上客观地展现了物权变动模式在民国初期的发展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权契约理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角度探寻经济增长的动因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经典研究范式。然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逐渐遮蔽了此范式的研究进展,诺斯等学者建立的产权制度理论不仅在理论上占据了主流,而且成为许多后发转型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实践。本文试图跳出对制度范式的盲目信从,以比较历史的视野梳理和探寻了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因,并尝试以此视角来解释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3.
信托是产生于英美法系极具特色的一项制度,由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在财产领域法律制度的不同,从而使得大陆法系在引入信托时难免会与现有制度产生冲突。因而大陆法系国家在引入信托制度时需要对冲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两者融合的途径,实现法律移植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应秀良 《人民司法》2013,(11):81-86
在我国的物权制度下,按物权是否具有法定公示外观(不动产登记、动产的占有或交付)为标准,物权可被区分为公示物权和未公示物权。公示物权是指经过法定公示方法公示的具备物权生效要件的物权,未公示物权是指没有经过法定公示方法公示但已具备物权生效要件的物权。将物权区分为公示物权与未公示物权,是对传统物权分类的必要补充,对准确理解和适用物权法相关规定,解决疑难复杂的物权纠纷有  相似文献   

15.
一物一权原则质疑--兼论关于物权性质的物权绝对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物权法中应确立哪些基本原则 ,为物权立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物权性质的确认 ,是坚持一物一权原则 ,还是改采物权绝对原则 ,抑或将其分解为多项原则 ,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对一物一权主义的多种阐释进行分析后认为 ,无论是在宽泛的意义上还是在严格的意义上 ,将一物一权作为整个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来定位 ,均有不妥 ;关于物权性质的基本原则 ,应是物权绝对原则 ,一物一权主义中的客体特定与效力排他等内容可以归并于该原则之中。  相似文献   

16.
物权排他效力与物权优先效力是各自独立的两种物权效力。物权排他效力是同一标的物上已成立的物权排斥同一内容的物权再行成立的效力 ,物权优先效力是指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相似文献   

17.
诉讼观念的变迁与当代司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公民诉讼观念变化的静动态分析 ,阐述了 2 0年来公民诉讼观念由“高涨”跌为“冷淡”这一现象 ,剖析其主要原因是司法体制改革滞后、司法效益低下与司法权威失落 ,折射出人们对司法制度的评价发生了改变。鉴于此 ,文章从法官素质建设、公民诉讼权利的程序保障和司法的社会监督等司法制度层面进行了应对性的阐述 ,并进而强调司法制度改革是实现公民诉讼观念良性转变之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邵亚萍  杨吉 《行政与法》2004,(11):109-112
担保物权的竞合,变称职物的提担保竞合,是指在同一标准上存在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此时应以何类担保物权的效力优先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一问题,在《担保法》及其他法律中均没有作出规定.与此同时反观我国民法学界,对担保物权竞争合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司法实务中的法律缺席以及理论研究上的止步,于是以此为契机,我想通过本文写作以及对担保物权竞争合存在现象的研究,希冀能在理论上建构出一条最终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所有权理论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民法解释学的推动,而民法解释学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正是基于实用法学的出发点——如何能动地解释和发展法学理论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但是民法解释学要发挥其对理论的推动作用,也需要借助于民法理论的质变,仅仅是民法解释学本身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在修正的绝对所有权的阶段,民法解释学不断地突破绝对所有权观念的限制,当绝对所有权观念基本上被打破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新的所有权观念来支撑所有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理论就是相对所有权观念所负载的民法理论。  相似文献   

20.
物权是理论性深入,实践性突出的制度。然而,在中国目前民法典制定之前,许多问题存在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情况。一些学者在这样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却缺乏足够的理论性和规律性。担保物权的竞合问题就是一个实在且多见的问题,笔者期望从理论和规律上给担保物权的竞合问题作一个简洁而明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