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该书《中文版序》: 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当然是一件乐事,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从美国近期历史的死刑运作及冲突的这一侧面描述中,中国的学生和学者可以发现什么值得研究的东西?鉴于美国与中国之间如此众多的文化及法律制度差异,美国研究的成果如何能为中国读者带来教益?  相似文献   

3.
马克恩第一次将平等观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的盛行,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生产的迅猛发展,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但也使人自身由于追求无止境的满足感而深陷生存焦虑和压力,即"人为物所役";无止境的消费欲求在推动生产发展的同时,也恶化了人的生存环境,从而造成了人生存的悖论。在消费问题上,作为个体的人只有从"类意识"出发,理性消费,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才能够扬弃生存悖论,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经历了从提倡全民的自由平等到限制军人官吏的自由平等,再到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服从国家和团体的自由平等的历史演变.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有其科学合理性,也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核心是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是平等自由原则,第二个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的结合。两者之间以“词典式”次序排列,并且都蕴含着丰富的平等观念,从而完成了西方政治哲学主题由自由向平等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人的存在是一种悖论式的存在既是经验的,又是超验的;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肉体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实然的,又是应然的.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生存悖论,使人成为世界上最奇异的、唯一没有对等物的存在,也决定了人每时每刘都处于经验和超验、理想和现实、肉体和精神的矛盾、痛苦和纠葛中,使人无法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作为消解了一切对象性关系的共产主义,是对人的生存悖论的历史"扬弃",只有到那时,人们才能重建自我及其本质的同一.  相似文献   

8.
贫困与性别、残障、年龄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女性处于不利地位。但鉴于贫困涉及再分配问题,且有别于传统的歧视事由,其是否能被纳入反歧视法颇受争议。现有实践主要分为两种纳入路径,第一种是将贫困作为一项歧视事由,第二种则是作为综合考量中的一个情境因素。相较而言,后者虽然回避了歧视事由的问题,但更有助于全面分析女性面临的交叉歧视,对中国进一步加强贫困妇女的权益保障、改善此群体的不利地位具有现实意义。将贫困问题纳入反歧视法反映了通过法律干预和调整社会经济不平等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对贫困女性特殊困境的识别和解决,并促进实质性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9.
妇女的平等就业权是妇女劳动权的首要权利,是一项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当前对妇女就业的歧视现象相当严重,这已经成为阻碍妇女发展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妇女就业中的歧视现象,依照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依据,提出了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在我国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客观上要求实现共享发展,共享发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共享发展理念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完善制度动力、健全公平保障机制、强化精准扶贫中的知识扶贫力度以及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存在一个关于"平等悖论"的观点,认为权利、机会平等与事实平等相悖."平等"悖论的成因在于混淆了两个不同的"平等"概念."平等"概念具有规范性和描述性两种含义,一种是应然的平等,一种是实然的平等."权利与机会平等"与"事实平等"中的"平等"使用的虽然是同一个语词,却是两个不同的"平等"概念.  相似文献   

12.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以市场化为取向、以经济增长为导向、注重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给妇女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使妇女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以人为本、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性别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性别平等意识提供价值观基础;为认识不平等的性别关系提供方法论基础;为实现性别平等提供制度保障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14.
张思军 《理论前沿》2008,(17):26-28
平等是社会民主主义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二战以后,欧洲社会民主党纷纷上台执政,开始了平等追求的实践。随后经历了“黄金时代”、“困惑和自我怀疑时期”以及自我反思后的“革新转型时期”。社会民主主义追求平等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无法解决的悖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等追求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妇女解放更多地是依靠外力,而缺乏女性的自觉.从中国女性史的角度看,中国经历和正在经历一个由性别独尊到性别趋同再到性别差异的过程.男女平等在当前中国,仍然只是目标,而非现实.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历史概念,在我国现阶段,或者说在科学发展观语景下的以人为本也就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所以,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17.
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法律信仰目前在中国面临着特殊的遭遇和困境。中国法制在逐步确立法律信仰的过程中面临着几组悖论性问题,主要从法律信仰对于人与对于法的内在性、法律信仰的理性世俗化与神圣性、合理性与非理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守法的无知性与批判反思的自觉性等关系中,展示出法律信仰问题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8.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9.
“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不因人的善、恶而存在和消失 ,不专属于某个阶级、某种制度 ,是掌权者或统治阶级赋予它特质。国家职能的演变是个自然的、渐进的过程 ,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国家本身只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工具。由于现代国家产生于封建国家灭亡之后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从建立之初 ,它就具有了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属性。从而赋予了现代国家的职能是创造和保护用以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社会环境和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