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久加诺夫重申俄共不更名为社会民主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7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左翼运动时,建议俄共改名为“社会民主工党”。俄共党内也有一部分人主张俄共应当社会民主党化。对此,俄共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作出了否定的回应。2003年8月,值此纪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一百周年之际,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回答了俄共各地区新闻媒体代表提出的问题,其中再次明确地阐述了俄共不更改党的名称和俄共不实行社会民主党化的立场(谈话载8月20日俄共网站:www.cprf.ru)。现将谈话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2007年12月2日举行的俄罗斯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支持率为11.57%,获得了57个席位,比上届增加10席,保住了第二大党的地位;在2008年3月2日举行的俄总统选举中,虽然代表俄共参选的久加诺夫以较大差距败给了梅德韦杰夫,但也获得了17.72%的选民的支持,这表明俄共仍不失为俄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2008年3月22日,俄共在莫斯科召开第十三次中央全会。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在会上作了《党的现代化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的总结性发言,对最近举行的两次重大竞选活动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俄当前的社会局势和俄共目前的状况,指出俄共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实现党的现代化。俄共网站(http://kprf.ru)当天刊载了这篇发言的全文。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7日,俄罗斯联邦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如期举行。在这次选举中俄共受到重创,得票率仅为12.7%,比1999年几乎减少一半,沦为杜马第二大党。12月28日,俄共在莫斯科召开(非常)九大第二阶段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于9月6日召开),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对俄共参加杜马选举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任务,代表们就报告进行了讨论和发言。2004年1月9日,俄共网站(www.cprf.ru)刊载了代表大会通过的久加诺夫报告全文。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久加诺夫论斯大林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真理报》2004年 12月 10—15日号刊登了俄共主席根·久加诺夫为纪念斯大林诞辰125周年撰写的长篇文章, 题目为《强国的建设者》。久加诺夫在文中赞扬了斯大林在建设苏联强国中立下的巨大功绩, 同时也指出了他的错误, 阐明了俄共对今天俄罗斯各方面问题的基本立场。下面仅将其文章的有关部分和几点结论摘译如下。我国历史最具悲剧性的篇章和最伟大的篇章都与斯大林联系在一起。在分析斯大林时代时, 谁要是想寻找简单和直接的答案, 他就只能以失败告终。在斯大林问题上, 只有辩证的方法才是富有成效的。作为时代之子, 斯大林身上具有这一…  相似文献   

5.
根纳季·久加诺夫是当今俄罗斯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的资深政治家.苏联解体前夕,他参与了1990年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共产党的组建,于1995年担任该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至今.长期以来,久加诺夫高度重视俄共同中国共产党的友好交往,并多次访华.2006年12月13日至17日,久加诺夫第五次率俄共代表团访华.此访的目的是加深两党友谊,增进相互了解,扩大两党合作.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18日,俄共网站发表了俄共领导人Γ.A.久加诺夫的长文:《谎言的深渊——苏联反苏政变20年》。文章指出,"8·19"事件已经过去20年了,但时至今日,涉入此事件的国家紧急委员会成员代表谁、他们是否有机会成功、他们失败的原因等种种问题仍引起广泛争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的主要动因是为终止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民主派"所推行的路线,阻止苏联解体。但其行动却被"民主派"所利用并成为20世纪的政治阴谋。此外,由于当时国内舆论被"民主派"操纵以及俄共健康  相似文献   

7.
李润明 《当代世界》2009,(3):42-43,47
2008年11月29—30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召开了“十三大”,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党的纲领。此前的俄共党纲还是1995年“三大”通过的,十多年来国内国际形势和党内党外的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普京上台后俄共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从举足轻重的第一大党沦落为很难在体制内发挥作用的反对党,影响力大大减弱,所以此次俄共的行动纲领有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防御转向社会进攻--俄共十一大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29日,俄联邦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是根据2004年12月新修改的俄联邦《政党法》的相关规定召开的,大会的议题之一是修改党章的有关内容,以适应新的政党法和选举法。大会主要议题是:(1)当前形势与党目前的任务;(2)章程的修改;(3)中央监察和检察委员会条例的确定;(4)组织问题。出席会议的有252名代表。中央主席团主席根·久加诺夫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题为《俄国人民的情绪高涨和党的任务》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章和中央监察和检察委员会条例的决定。鉴于这次代表大会是俄共在2004年7月发生分裂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因此,此次大会传递的有关俄共的信息引人注目。本文根据此次代表大会的材料以及其他信息将俄共近一年来的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一、研讨“俄共重评斯大林问题”的重要性;二、俄共“重评斯大林”所涉及的15个问题;三、中国学术界对“俄共重评斯大林问题”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联邦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前夕,俄共中央副主席伊万·梅利尼科夫于2003年5月在俄“政治评论网”阐述了俄共的选举立场;他还于7月18日在俄“金融市场—商务网”就俄共现代化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将梅利尼科夫两次谈话(见2003年5月19日、7月19日俄共网站:www.cprf.ru)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俄杜马选举前的预测2003年1月23日,在莫斯科社会组织之家进行的题为“议会选举前夕”的圆桌会议上,俄政治手段研究中心主席И.М.布宁谈到,俄共近来经历了一系列危机,正在失去许多以前曾有过的优势。社会调查显示,就民众支持率而言,“统一俄罗斯”或处于与俄共相同的水平,或超过俄共。“统一俄罗斯”有许多优势,这与普京的名字、政权党、议会中的大党等形象有关。但说俄共在选举中将成为排名第二的党还为时尚早。俄共有自己的传统选民,有抗议选民,人们认为俄共能捍卫普通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会投它的票。某调查显示,63%的人认为俄共有能力施…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11日,俄罗斯的14个联邦主体同时进行了地方立法机构的选举。由于这一轮地方选举被视为年底国家杜马大选的预演,所以俄各派政治力量对此都格外投入,将其看作新一轮较量的开始。俄共因为在2003年杜马选举中受到重创,对这一轮地方选举更是极为重视。结果俄共在地方选举中表现不俗,取得了较好的战绩。3月24日,俄共在莫斯科召开第九次中央全会,俄共第一副主席伊.梅利尼科夫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对俄共参加地方选举的结果作了总结,分析了国家杜马竞选的形势,并提出了准备杜马大选需要完成的下一步任务。俄共网站(www.cprf.ru)当天刊载了该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总统候选人根纳季·久加诺夫应中国共产党邀请率团访华。2月1日,俄《真理报》刊登了久加诺夫谈及访问观感的采访,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实现自身现代化是事关俄共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加强组织建设,逐步优化自身结构,指导思想从一元化马列主义逐渐转向多元化以争取更多选民支持,自身定位从工人阶级政党到“劳动人民——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政党及代表整个民族国家利益政党的转变,理论追求从传统社会主义到“革新了的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同执政当局的斗争方式从街头抗议转为议会斗争的策略调整,所有这些都是俄共在实现自身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此同时,俄共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资金短缺、内部不够团结等,俄共的发展前景将取决于能否克服这些困难和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近三个月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发生了重建以来的最严重危机——党内反对派先是另立中央以取代原有中央,后又建立新党,致使俄共“一分为二”。俄共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俄共今后发展的出路何在?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长期从事俄罗斯政党研究的专家李兴耕研究员。下面是谈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独立后,其国内政治力量不断变化.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作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政党,根据俄罗斯改革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修改自己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策略,一度成为俄国内最大的政党,在政坛上的影响不断加强,成为颇为引人注目的政治力量.但从2001年开始,俄共力量上升的势头开始趋缓,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有所减弱.2002年上半年,俄共又受到俄政坛上其他政治力量的夹击,经过多年政治斗争取得的成果丧失许多;与此同时,俄共内部也因出现分歧而导致组织受损,给俄共带来了消极影响,俄共的目前状况及发展前景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成立于苏联末期,二十年来,俄共走过了被禁、复兴、强盛再到衰落的曲折发展路程,从体制外政党发展成为杜马第一大党,又迅速衰落为第二大党。影响俄共在杜马中地位的因素主要是俄共的指导思想、社会基础、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和俄罗斯的国内形势。然而,俄共仍是俄罗斯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俄罗斯政党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解体后的五年多时间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艰难的政治环境中一步步崛起,从“受禁”到进入议会,到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以至发起了对俄罗斯总统宝座的强有力的冲击,俄共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坛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联邦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于2003年12月7日举行.俄共全力以赴迎接杜马大选,力图获得杜马第一大党的地位.然而事与愿违,在这次如期举行的杜马选举中,俄共受到重创,得票率仅为12.7%,比1999年几乎减少一半,沦为杜马第二大党.造成俄共此次杜马选举失利的原因,既有社会、政治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影响,也有俄共自身策略方面的严重失误.此次杜马选举的失利把俄共推向了十字路口,使俄共面临自1993年重建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和挑战:是继续萎缩直至最后消亡,还是痛定思痛通过改革重新走向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纲领最早是在1995年1月俄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1997年4月俄共第四次代表大会和2002年1月俄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作了修改。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俄共召开了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对党纲作了比较大的修改,新修改的党纲篇幅比原来少了1/4,删去了不少过时的内容,根据新的形势增加了新的内容。这次全文译出,以供研究者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本译文参考了由彭晓宇翻译、李兴耕校译的原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的译文(见刘淑春等《当代俄罗斯政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6—465页),原纲领中保留下来的内容基本上采用了他们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