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1,(21):5-5
最近,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准用好干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选人用人标准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军队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就是把某类岗位所需干部在德、才、能、绩等方面的要求科学化、规范化为一种资格设定,并将其作为该类岗位选拔任用干部的选人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指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今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原则,其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深刻领会。本文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以德为先准则的表现,并阐述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选人用人中德、才的关系的表述,提出了新时期实现以德为先选人、用人的实现路径,即完善干部选任机制和干部德的衡量标准及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秦斌 《当代广西》2010,(21):38-38
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是我党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武器。组织部门是承担党委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6.
选人用人是党的重要执政行为,要解决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7.
任建明 《人民论坛》2020,(12):48-5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会议或指示,列出了多个选人用人“负面清单”。这些负面清单内容虽多,但都指向一个总方向,即新时代的选人用人导向。而选人用人导向,就是新时代的好干部及其具体标准。从理论标准层面来看,正是由于负面清单的建立,使得好干部标准达到了完备的程度。从选人用人实践来看,能否在干部选拔任用环节可靠识别出负面清单上的干部,是选人用人工作的短板,也是难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党建研究》2011,(12):11+28
中组部最近印发《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准用好干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  相似文献   

9.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用人风气更加清朗,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做好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严格选人用人纪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们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突出政治标准,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我们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坚持“凡提四必”,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四唯”问题,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相似文献   

11.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首次用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干部选拔的价值取向。基层党组织要遵循考评结合、量化选拔、全程纪实的原则,用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探索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运行机制及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选贤任能是一项多主体参与、多程序运作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群众、领导与选任对象在选贤任能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形成三者互动良好格局,对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8,(9):48-49
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可程度,既体现被选拔任用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同和信任程度。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因素有:选人用人的出发点、工作的透明度、能岗匹配度以及选用干部的政绩是否突出等等。干部"带病提拔"源于:政治生态的浑浊(或破坏)、选人用人动机的背离、体制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选拔任用环节的疏漏、选拔方法上的程序化和简单化等等。净化政治生态、秉持正确导向、深化制度改革、打造"干部之家"、加大追责力度是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选人用人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思想观点,包括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事业为上、不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原则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直是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人、如何选好人,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藤县县委结合县情实际,积极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调研活动,探索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工作,真正让想干事的干部有机会,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干成事的干部有位置,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君 《当代广西》2010,(17):32-32
中央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坚决态度,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有力武器和制度保障。“一把手”作为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班长,在选人用人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沈祖轩 《今日浙江》2009,(16):10-13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就是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过程。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大实践创新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董卫民 《政策》2008,(10):53-54
近年来,十堰市着眼于选人用人起点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为方向,以建立完善“四项机制”为重点,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在实践中存在着标准难量化、工作难操作、体系难健全、结果难定论等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考核评价的舆论氛围尚未形成、理论研究还不深入、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要解决这些问题,把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落到实处,必须明确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拓宽干部德的考察途径;细化、量化考评指标,完善干部德的考察办法;用好干部德的考评结果,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