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文化自觉”,尽可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儒家“和”的思想就是这样的营养。本文阐述了儒家“和”的思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太和”的思想,“义和”的思想,“中和”的思想,“人和”的思想,“协和”的思想,“共和”的思想,指出儒家的这些“和”的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民族精神、道德规范、社会信仰还是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必然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此来抵御全球化对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挑战,并以其意识的反作用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和道家有着极其丰富的和谐观念。和合文化与传统的和谐观为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文化资源,其中尤以和谐人格思想重视由人的内心和谐而外化出现实生活的和谐,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和谐人格养成的重要文化资源。儒家君子人格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命价值指向于丰满的精神文化维度。君子人格有丰富内涵,但其核心是仁、智、勇三种基本美德。在现代情境下,将儒家君子人格进行转化和重新阐述,是当代青少年人格养成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融入了多个民族、多个地区的文化,它们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关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代的陕西人,与关中的经济、民俗乃至关中人的性格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关学文化的建设是陕西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当代大学生是今后推动我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调研选择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关学的认知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对策。树立正确传播文化的意识,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培养,让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关学文化,同时加强关学文化的宣传和组织,建设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关学文化,提高自我修养,也为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做出点滴贡献。  相似文献   

6.
后儒家论纲——儒家传统的自我否定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后儒家之“后”,是相对于原儒家之“原”和新儒家之“新”而言,意指后儒家根本否定它们坚持的血亲情理精神和特殊主义架构。所谓后儒家之“儒家”是就延续儒家传统自身而言,将它包含的种种健康因素以一种新型异质理论架构重新组合起来,从而使儒家传统能够在当前人类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氛围中,持续焕发出普世性的生命力,并对今后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其他文化传统无法替代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深入挖掘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发现其“天人合一”、“重义轻利”、“仁者爱人”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它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语境”下,它所蕴涵的丰富哲学思想日益凸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努力将“和而不同”所蕴涵着的哲学思想挖掘出来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和而不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观,它还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论,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晋商精神虽然秉持和践行了儒家伦理文化,然而,还有其主要精神缺失。以"韦伯命题"分析晋商精神的这种缺失,并从山西地域文化和儒家传统文化中探究晋商精神缺失的历史原因,进而从思维方式、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总结经验,可以对晋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及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指出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生活中,道德生活最具国家性和民族性,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要特别关注道德生活和伦理传统的联系.中华民族具有“特重道德及其教育”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丰富完整、深入浅出的道德话语系统.但在当代社会中,传统道德话语却严重缺失.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重拾传统道德话语的一项关键措施,道德建设应该注重把儒家人生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并积极吸取西方科学精神和自由个性的积极因素,拓展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合理要素,以形成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微观个人道德和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已蕴含着实践公民道德的资源,可以为今日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儒家经典对社会群体伦理的关注,孟子对情感与道德心性之间联系的腔调,以及对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的和谐统一的设计,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传统注重伦理道德,擅长系统思维,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万物的生态和谐;修、齐、治、平的社会和谐;人与他人的人际和谐以及个人修为的身心和谐等。它不仅提出了“何种和谐”的问题,而且还在方法论上阐明了“何以和谐”的问题。反思儒家文化传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儒家人性论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说”,它们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修正与发展及命运的转折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揭示儒家人性论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泉州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生态群落,具有尊重保护自然,维系崇尚和谐的特点;同时,泉州传统文化通过儒家文明“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自然观、社会观。呈现出对自然、动物、居所环境和人关系的正确认识,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共生、文质彬彬、生生不息的风貌。泉州传统文化还对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进一步规划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精华对于吏治思想建设极为有益。例如,儒家的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尊贤重长思想分别对官吏价值观形成、官员执政素质提高和社会关系稳定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当代吏治建设中,批判地继承儒家有益的传统文化。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儒家及其为政思想进行新的开发、转化、创新和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概念和政治伦理概念,被广泛用于认识自然、治国处事、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合思想。进入21世纪,在我国大力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借鉴和吸收传统和合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行政组织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基础.鉴于两者存在许多前提性区别,我们需理性、辩证地认识儒家行政组织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与作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9.
和谐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涵,融思想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式,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前提和基础,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促使和谐的社会秩序形成。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中国国情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历史岁月,兴盛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国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乃至社会心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塑造国民特质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儒家学说中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价值,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儒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近代及现代企业文化构建,并对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及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儒家中“仁”、“礼”、“义”的思想出发,探讨了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启示,这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快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步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