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口 1.人口(1937,1947—1961) 2.人口自然變动(1935—1959) 二、国民收入 1.国民收入(1947—1960) 2.按部门分的全國净产值(1955—1961) 3.按支出計算的全国總产值(1953—1961) 4.按部門分的国內资本形成總值(1951—1961)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逐渐从中国对外开放的末端转变为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在与周边国家开展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交往过程中,云南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孟中印缅等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提升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水平.在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中,特别是在2000~2010年的10年时间里,云南积极利用地缘优势,与毗邻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双方、多方举办的"节庆活动""文艺展演""文化展会""学术交往""考察互访"等文化活动平台进行文化交流.多种形式的交流,是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云南与东南亚、南亚文化交流,对于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理念,加强睦邻友好关系,促进澜沧江—湄公河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的开发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原題是:“东南亚各国的原料資源和不等价交換問題。”它的内容除了概述东南亚各国原料資源、开采情况和外国壟断資本通过不等价交換进行剝削之外,尤其是以外国壟断資本在馬来亚经营的橡胶园和錫矿为例,根据它的历年生产成本、利潤、工人的工資、工时等統計资料,运用政治經济学中的計算剝削率的原理来分析揭露了外国壟断資本对橡胶园和錫矿工人的剝削率分别达514.4%和1233.3%之多。这对了解外国壟断資本对东南亚人民的殘酷剝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1.概覽亚洲及远东地区國家的農業計划工作,是在这个地区對粮食及各種農產品的需要逐步增長这一背景下進行的。僅僅是人口急速增加这一事实,便要求經常增加供應。此外,按每人計算的需要水平,也因为这个地区的城市化和按人口計算的收入增加而上升了。同时,日益發展的工业亦不断增加了對農產品原料的需求量。對大多數國家來說,農产品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人口结构的转变密切相连。东南亚主要国家人口抚养比现在都进入了一个下降通道,其中各国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都很大,但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各不相同,有的已率先进入老龄社会,有的则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因为人口结构不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迥异。马来西亚采取了鼓励生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吸引周边国家劳动力的发展模式;菲律宾则在实行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同时,采取了向周边国家输出剩余劳动力的模式;印尼和越南则是在控制人口生育率的基础上,既采取多元化吸收劳动力的措施,同时也采取向海外进行劳务输出的模式;而泰国的模式则是一方面加强人口生育率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劳工并实行多元化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约7.54亿,绝大多数集中于西亚、南亚、东南亚与北非。有穆斯林团体的国家达120多个,其中35个国家的穆斯林在该国人口中占多数。28个国家(埃及、科威特、伊朗等)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其中一些国家(伊朗、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的国名还含有“伊斯兰”的字样。 亚洲集中了5.1亿穆斯林,即占全世界穆斯林人中的67.7%(为亚洲人口的20.7%)。在亚洲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东南亚各国历来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东南亚既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也有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大国,粮食安全在地区安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东南亚主要粮食出口国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发展大米生产,渐次形成了本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粮食储备体系,其在粮食储备方面并不能满足粮食安全保障的需要;主要粮食进口国通过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构建起以粮食进口贸易为主导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但由于长期偏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粮食生产,生产不足成为其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大短板.作为东南亚国家的近邻,中国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与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具备加强粮食安全合作的基础.此外,中国要从东南亚各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形成过程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构建集粮食生产、贸易和储备于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輸出和總产量的比例大米的输出擴大,兼以产量遞減,人口激增,因而就产生一个关于国內人民的福利問題。輸出似乎只能在这样情形之下,卽以減少按国內人口計算的消費量的代价,才能维持下去。第七表列举的統計數字曾指出,約从1910至1940年確已发現消费量有这样的下降。1940年后,情形更加混乱,但統計数字却有效的說明,国內消費量已恢复了从前的水平。旣然1907年前官方对大米总产量的估計不大恰  相似文献   

9.
民族感情、传统文化是东南亚华人与中国保持联系的重要纽带.华人在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科技交流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发挥华人的这种作用,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东南亚各国继续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李一平  张静 《当代亚太》2006,(11):59-61
2006年9月21~24日,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当代亚太>编辑部共同主办了"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3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系统探讨了后冷战时期东南亚政治与外交格局的发展,深入分析了有关东南亚与大国的关系、区域合作与经济关系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南亚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亚各国在当前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经济作用还微不足道,但从长远看,其经济作用将逐渐增强,安全地位会更加突出.为充分发挥南亚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应有作用,我们应积极处理中印边界问题,谨慎对待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华族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二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东南亚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过程中,华族的身份由"华侨"、"海外华人"转变为"华人",这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其中包含了对他们政治身份、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本文描述了华人身份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并从民族国家建构的理念来分析其中的原因;结合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探讨全球化进程中东南亚华族身份认同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及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在东南亚伊斯兰文化圈引起了强烈的反应.美国与东盟签署了反恐联合协定,一些东南亚国家也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对付恐怖主义.但是,东南亚伊斯兰文化圈内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内部存在许多尖锐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反对恐怖主义将是该地区面临的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表现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9月,美国次级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并迅速席卷全球,在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经济大幅下滑.本文分析了2008年东南亚各国在危机影响之下的经济表现,并对东南亚经济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影响极大.其产生与东南亚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同时国际上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为维护本国的安定,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6.
刘稚 《当代亚太》2002,(11):45-48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加强,泛亚铁路建设逐渐提上议事日程.这条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对于沟通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南南合作以及构筑第三座亚欧大陆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大量种植可用作食品的各种植物,即谷物、豆类及许多其他菜蔬瓜果作物。从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末期,东南亚国家粮食作物总产量明显增多(表一),但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却远不如总产量的增长幅度。在某些年份,一些国家按人口平均产量的指数下降得比“绿色革命”前的水平还要低。七十年代中期,柬埔寨按人口平均产量下降的幅度特别大,一九七五年,这个国家的上述两项指数都只达到六十年代初期的百分之四十。一九七五至一九七八年,缅甸的按人口平均粮食产量指数竟低于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各国高度重视5G技术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着力推动5G技术在本国落地.新冠疫情虽然让部分国家推进5G速度有所放缓,但各国发展5G技术的意愿更加坚定.东南亚发展5G技术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随着东南亚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诸多大型信息技术公司看好东南亚市场前景,纷纷加大对东南亚的投入.然而,美国执意将5G问题政治化,在东南亚封锁、打压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扭曲生产要素配置,将经济、技术问题意识形态化,强迫东南亚国家减少采购中国企业的5G设备.同时,东盟缺乏在5G领域制定规则和制度的政治意愿,不够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未能通过务实合作抢抓5G规则的制定权,逐步丧失引领区域5G合作的主动权.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各国在5G设备选用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策略.一些国家继续使用中国公司设备,个别国家转而使用非中国企业设备,部分国家试图淡化地缘政治竞争色彩.未来,东南亚国家会继续游走在中美之间,从传统的"两边不得罪"的政策取向出发制定5G政策.东南亚国家将加强东盟内部在5G问题上的协作,创制数字时代发展新概念,制定相关规则和制度,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引领区域发展.东盟还将以5G合作为契机,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助推中国—东盟合作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9.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一事件后,出于安全的需要,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加强了反恐合作,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也有所加强.美国利用反恐使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有所扩大,但东南亚地区原有的大国平衡关系没有受到影响.今后五至十年内,恐怖主义仍将是影响美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基本因素,东南亚国家会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合作,但不会让美国肆意妄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温家宝总理和李肇星外长对南亚各国进行了访问.访问及时有效地巩固了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提升了双方的关系水平,并共同规划了未来关系的发展方向:中巴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法制化、中印决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