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大国民心态?以本人之浅见,就是国民要大气,能兼收并蓄,能用成熟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国有大责任、大担当,而大国之民则有大胸怀、大视野。因此大国民的心态从根本上讲就是自信从容。大国民应淡定从容,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均能自信从容、沉着理性地面对。良好的国民心态是大国不断前进的保障,国民的自信从容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为国家应对外部挑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1,(11):65-68
外交与国民心态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外交情势对国民心态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国民心态是制定外交战略与策略的重要考量与依据,同时也影响和牵制外交情势。考察影响中国千年外交的国民心态变化历程,有助于国人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有助于做好今天中国的大外交。  相似文献   

4.
“大战略”是一个专有名词,其中的“大”不是虚张声势的用词。大战略的范围很广,涵盖国家的所有重要方面。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军事、外交,乃至文化、教育、科技,无所不包。但大战略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拼凑。不是类似五年计划之类的东西。相反,各组成部分是为大战略的目标服务的,同时也保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然国民就会丧失自由。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过一段民族独立史之后,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复兴而奋斗,形成了复杂的国民心态。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中国,想要融入世界命运的发展,就要以平常、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对中国的赞扬和批评,发掘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我国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坚持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为更好地复兴中华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新旧文明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在这个交点上,代表“上海文化”的“上海人”又都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地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不断地为上海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基因,也不断地被“上海文化”所同化。因此,从相当程度上说,“上海文化”的种种鲜明特征,乃是国民心态在那种特定环境下的折射与激发。于是,今天我们解构上海文化,实际上也是在解构我们的民族心态民族心灵:面对这样一个新旧交替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社会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国人心态现在怎样将来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7.
大国国民心态的养成需要收起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论调,放下以西方为标准的观念,站在世界历史宏观的高度上,客观地审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8.
“天晴朗,那花儿朵朵绽放,闻花香,我想起年幼时光。我的家,那甜蜜好似蜂糖,幸福呀,小妹妹一起唱……”这朗朗的歌声,是从河南省巩义市福利院“希望之家” 32名孤儿的心中飞出来的歌。不久前,我在市民政局副局长周万云、福利院院长李现军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希望之家”,耳闻目睹了这儿的一切——内森贝尔先生和夫人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儿巩义市福利院“希望之家”诞生于2000年2月20日。这个家的家长是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内森贝尔先生。今年57岁、高大、健壮的贝尔先生曾经当过市长,搞过建筑,从事过人事管理等工作,三年前,他带…  相似文献   

9.
浅谈国民幸福感与国民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甜 《传承》2011,(24):52-53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而"幸福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国民心态对国民幸福感必将产生很直接的影响。通过重点分析国民心态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低级、庸俗的感性文化倾向,普遍焦虑的心态等,得知人们精神生活的错乱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幸福感,为此,最后一部分具体阐述了如何构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以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梅苏蔓  王瑞瑞 《传承》2011,(9):52-53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而"幸福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国民心态对国民幸福感必将产生很直接的影响。通过重点分析国民心态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低级、庸俗的感性文化倾向,普遍焦虑的心态等,得知人们精神生活的错乱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幸福感,为此,最后一部分具体阐述了如何构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以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恐怕还得在了解国民心态上下点功夫。其实,“红灯停绿灯行”等基本的交通规则路人皆知,违法要受罚也是基本常识,但在现实中这些规定常常被抛诸脑后。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中国现已阔步融入世界,并越来越呈现出大国气象。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加强国家形象、历史文化、外交能力、核心价值等软实力的构成要素的建设,同时要着力从上善若水有容乃大的智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葆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情怀几个方面来涵养现代大国的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13.
《就业与保障》2013,(10):46-46
从校园到职场的心理之路有多长?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因人而异,但通过入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距离可以越来越短。职场是一个高手竞技场,进入职场前做好调整才能让毕业生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地发挥自身优势。采访中,很多职场过来人分享了自己的入职前心态调整,记者总结了进入职场前毕业生需调整的3大心态,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最近,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提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现在社会的怨气特别大,矛盾特别多,马路上吵架的人也多,火气大,动不动就想打架。他说,这个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不讲理,或者要讲理却没有地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民幸福观经历了从以政治约束为核心的幸福观、多元化萌芽发展的务实幸福观,到多元碰撞中实现的幸福观。为提升转型期国民的幸福观,建议运用政策重树劳动幸福观地位,多种媒体合力增加普及宣传力度,培养劳动幸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全新的形势向每一位国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如何看待国家的发展成就、看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看待现实的国情、看待民族的未来?也就是说,如何培育认识和处理当今国际国内各种问题的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7.
张永 《人民论坛》2010,(12):144-145
北京奥运民族心态反映出我国国民的平常心、自信心、包容心和责任心,它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大国实力、国民气度和民族品质等方面。通过对进一步培育和优化民族心态进行探析,认为这种民族心态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科学院和社会科学院,都是科学院,胡适先生说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那就是科学的思想;马克思也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也是社会学知识分子的科学思想、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涵养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必然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坚定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红线需要从理论研究、政策融入、国民受惠进而在人们的内心产生观念共振,健康的国民心态方可自然天成。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民族心态反映出我国国民的平常心、自信心、包容心和责任心,它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大国实力、国民气度和民族品质等方面。通过对进一步培育和优化民族心态进行探析,认为这种民族心态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