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谈卖淫嫖娼的社会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淫嫖娼现象其显著的特点是人员多、范围广、蔓延快.已成为严重危及社会的一大公害。党和国家对卖淫嫖娼这一丑恶现象一再取缔和打击,却不能根除,原因何在?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探索根治之策。一、卖淫嫖娼现象屡禁不止的社会原因卖淫嫖娼这一社会现象的存在.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它和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一样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根源、制度的漏洞,又有思想诱因和工作的偏差。当然,导致卖淫嫖娼泛滥最根本的原因是卖淫嫖娼者缺乏法制观念,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
段亚飞 《法制与经济》2009,(20):51-52,54
古今中外,卖淫嫖娼为主流社会所不齿,被视为社会丑恶现象。尽管国家制订完善了相应法律法规,加强了管理,但卖淫嫖娼现象却屡禁不止甚至泛滥。本文试图从执法实践层面,研究探讨治理卖淫嫖娼的具体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卖淫嫖娼为主流社会所不齿,被视为社会丑恶现象。尽管国家制订完善了相应法律法规,加强了管理,但卖淫嫖娼现象却屡禁不止甚至泛滥。本文试图从执法实践层面,研究探讨治理卖淫嫖娼的具体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成 《政法学刊》2002,19(4):42-44
卖淫嫖娼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整治的重点,公安部门不断惩治、打击,但收效甚微,专项行动过后,性服务业又“蓬勃”发展。这些都使我们不得不对卖淫嫖娼现象进行思考。在现阶段的中国,卖淫嫖娼现象还包括以卖淫嫖娼为中心内容的其他伴生物,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供给不同需求的颇具规模的“地下性产业”。从不同于社会常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卖淫嫖娟现象实质上走一种“灵肉分离”,人们对卖淫嫖娼的态度取决于对待灵肉分离的态度。而处在这种现象之中的“从业者”,即卖淫者的身份和性质,是与一般的雇佣劳动者毫无异处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卖淫嫖娼蔓延之猖獗已是不争的社会现象。但现行刑法只规定了对帮助犯的处罚而对卖淫嫖娼行为本身没有具体的定性条文。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该行为不能作为犯罪处罚。一、对卖淫嫖娼行为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6.
论卖淫票娼行为的构成与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昌 《政法学刊》2001,18(3):34-37
卖淫嫖娼行为,是指不特定男女之间以金钱财物为媒介发生的不正当的性行为。它包括卖淫嫖娼行为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等四个要件。认定卖淫嫖娼行为,也就综合从行为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东方 《江淮法治》2008,(22):19-19
群众的眼光总是雪亮的。许多南昌市民对警方“宽恕”卖淫嫖娼行为的“人性化”举动不满,也反映人民群众对卖淫嫖娼行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卖淫嫖娼滋生社会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传染性疾病,破坏家庭和睦,毒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妨碍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损害社会主义形象,人民对此深恶痛绝,必须严惩不殆,决不能心慈手软,轻罚初次卖淫嫖娼者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开展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的斗争,严禁和取缔卖淫嫖娼活动,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根据查禁卖淫嫖娼活动的需要,对刑法和有关法律作了必要的补充修改。它的颁布施行,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农民工犯罪的法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亮 《经济与法》2003,(10):54-55
城市农民工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的一个过渡性的中介阶层.是原有的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在新时期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结构中形成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中国农民充分利用社会开放而进行的理性选择。伴随着大批的农村人口涌人城市,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表现最突出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就是农民工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科学昌明,经济发达,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这繁荣昌盛的背后,卖淫嫖娼、性混乱、非法同居、包养情人乃至同性恋等等丑恶现象也死灰复燃,已成燎原之势,有人把它讥讽为“繁荣娼盛”。“繁荣娼盛”最直接的恶果是导致各种性传播疾病迅速蔓延,性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从中国性病防治中心传出的性病疫情报告显示,我国各类性病(主要包括由淋球菌引起的淋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由支原体或衣原体引起的非淋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卖淫嫖娼蔓延迅速,再生性强,抗打击能力有所增强;据统计,卖淫者大致分为八类;卖淫嫖娼除了其自身的丑恶外,容易导致当地经济的虚假繁荣,色情贿赂成为新的贿赂手段;研究表明,转型时期社会存在着强大的容娼心态;不断加大卖淫嫖娼行为的风险系数,成为现今遏制其发展的主要手段;有关部门提出要在三、五年禁娼,然而实践表明,禁娼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查禁卖淫嫖娼的先决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全国各地严持不懈地查禁取缔卖淫嫖娼,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卖淫嫖娼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处女嫖娼案”、“处女卖淫案”、警察怂恿卖淫抓嫖案等事件屡屡发生。群众对卖淫嫖娼逐渐持宽容态度,对处于禁止卖淫嫖娼第一线的公安机关却颇有微辞。笔者认为,这除了社会原因之外,立法、执法的欠缺也是不可否认的因素。一、卖淫嫖娼的定义何谓卖淫嫖娼,至今未有权威的定义,即使1991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性质的《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和国务院1993年9月发出的行政法规性质的《卖淫嫖娼…  相似文献   

13.
论禁止卖淫的刑事立法周恩惠卖淫是一种扭曲的社会现象,它玷污了女性人格尊严,损害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容易导致性病尤其艾滋病的感染与蔓延。因此,我国有关严禁卖淫、嫖娼的法律理所当然地受到全社会的认同与维护。但是由于禁止卖淫嫖娼的法律规定得比较原则,司法与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探讨了当前卖淫嫖娼活动的变化特点,卖淫妇女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卖淫嫖娼恶性发展的原因,并对根治卖淫嫖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魏淑艳 《行政与法》2009,(10):12-16
政策转移是民族国家或其国内的次级政治系统进行政策制定的工具或方法之一。作为一种政策现象,政策转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世界各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产物。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在全球的涌动,政策转移也在全球迅速蔓延。但全球化时代的政策转移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动因,而且对民族国家也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对此进行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政策转移的利弊,使政策转移的操作者在政策转移过程中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6.
据中新网消息:从今年8月初至12月底,河南省郑州市警方将集中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郑州警方将严查歌舞娱乐场所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行为,在歌舞娱乐场所营业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必须悬挂“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和报警举报电话等标志。警方要求悬挂“禁止卖淫嫖娼”的标志,固然是出于能够减少该类现象的初衷,但是此举的效果却值得怀疑。因为警方如果严格依法执法,对卖淫嫖娼行为发现一起就处理一起,即便不悬挂此类标志,照样能够减少相关违法行为的发生:反之,如果警方执法不严、查处不力,这样的标志张贴得再多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收效。由此可见,要求悬挂标志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政策转移是民族国家或其国内的次级政治系统进行政策制定的工具或方法之一.作为一种政策现象,政策转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世界各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产物.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在全球的涌动,政策转移也在全球迅速蔓延.但全球化时代的政策转移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动因,而且对民族国家也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对此进行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政策转移的利弊,使政策转移的操作者在政策转移过程中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8.
关于查禁卖淫嫖娼活动的立法、执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孟望 《河北法学》2003,21(5):94-97
当前卖淫嫖娼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与公安机关对卖淫嫖娼活动打击不力有很大关系,具体表现为 对卖淫嫖娼人的处罚以罚款为主,拘留处罚、收容教养的比例比较低、劳动教养处理的少之又少。 为此,应完善立法,提高罚款幅度,取消对卖淫嫖娼人员的警告处罚规定,进一步明确收容教育的 条件,限制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应完善公安信息系统,重视已查处卖 淫嫖娼人员的信息收集与加工利用;加大对嫖娼人员的处罚力度,铲除买方市场;规范《治安管理 处罚裁决书》的送达,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对卖淫嫖娼活动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是在政府职责与城市基层社会有效衔接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是社区自治的主体,三者共同形成了政社合作的良性互动模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也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社区自治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连是我国北方最具活力和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这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到过这座城市的人们除了对她的绮丽风光、优美的人居环境赞不绝口外.也念念不忘这里顺畅有序的交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