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钟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结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针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1946午5月至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28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史称“东京审判”。那么,这些被告是怎样最终选定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联合国的框架内 ,基于国际法准则 ,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 ,这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的必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给日本战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 ,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使日本战犯逐渐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责。这一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惩罚不惩人”为方针 ,以教育改造为方式 ,以宽大处理为特征的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政策 ,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 ,取得了巨大效果 ;为重建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奠定了必要基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4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组建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开庭,公开审判前他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前侵华日军第59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等36名日本侵华战犯。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国际审判,虽为公开审理,但其中却有很多内幕和细节鲜为人知。日前,记者特别采访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警官张家安、赵兴文先生,并联合著文,使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得以公诸于众。苏联将羁押的日本战犯交给中国政府1945年8月9日,苏联政府照会日本政府,宣布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同日,百万苏联红军越过中苏边界线,分三路向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  相似文献   

6.
东京审判     
《江淮》2005,(8)
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法西斯同 盟国对在日本政府策划、准备、发动和实施侵略 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担负主要责任的人,进行 的国际军事审判。1946年1月19日,经盟国授权, 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颁布了《特别通告》 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在东京正式成 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7.
正陈奇涵(1897-1981),江西省兴国县人。曾拒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被毛泽东称为"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代表旗帜"。他既是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也是我军唯一的军法上将。在陈奇涵的法官生涯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章立制1954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统一管理全军军事审判工作。2月28日,毛泽东任命陈奇涵为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11月,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后,陈奇涵任院长。本着"制法  相似文献   

8.
宗权 《党史文汇》2018,(2):35-37
正伯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原属中国,是清朝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1860年以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被沙俄占领,1893年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1949年12月26日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吸引了世界目光,苏联政府组成的特别军事法庭在此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并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伯力审判以追究日本细菌战的鲜明特色载入战犯审判史  相似文献   

9.
3检察官手中的王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从一开始就充满起伏跌宕的戏剧性.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尽,法庭的智斗刚刚开始.英美法系的审判方式让日本战犯和他们的辩护团感到渐渐有了信心和斗志.法庭上的证据成了左右这场较量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10.
林晓光 《求是》2005,(18):20-2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各国分别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乙、丙级战犯5416名,其中判处死刑900名、徒刑3118名,但最重要、最具代表意义的,是设于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的审判。东京审判是世界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正义审判,它揭露和惩罚了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罪责,伸张了和平与正义;在司法实践和法理法源上为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奠定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一、东京审判的历史过程1946年5月—1948年4月,东京审判的庭审阶段历经23个月方告结束。此后法官们用半年多时间写完长达12…  相似文献   

11.
4舌战侵华元凶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虽然不见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一样夹带着毫不留情的攻击与抵抗.一旦中国检察方对日本战犯的指控被推翻,或者法庭裁决提供的证据不能成立,那么,伸张正义的审判就有可能落空,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2.
1945年11月6日,中国政府成立了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的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作为处理战犯的最高权力机构。随后,南京、上海等十处成立了审判战争罪犯军事法庭,分别审理各地区的战犯。1946年2月15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正式成立,由石美瑜任庭长。根据国际法原则和由中、美、英、苏等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关于处理日本战犯的决议,甲级战犯由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乙、丙级战犯则由直接受害国家所组织的军事法庭审判。因此,在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的乙级战犯谷寿夫、屠杀中国三百余人的刽子手田中军吉、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野田  相似文献   

13.
日本投降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此即著名的东京审判。东京审判,是继纽伦堡审判之后的又一重要审判,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也是一次正义而存在缺憾的审判。  相似文献   

14.
正梅汝墩(1904-1973),字亚轩,江西南昌人。1946年,梅汝墩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东京审判亲历记》收录了梅汝璈在东京审判期间所作的日记和审判结束之后就审判进行回顾反思的重要著述《远东国际军  相似文献   

15.
林木 《党史博览》2005,(10):28-29
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1月6日,中国政府成立了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的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12月后,在南京、上海、北平、广州等10个地方分别成立了审判战争罪犯军事法庭,负责审理各地区的战犯。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影响较大。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成立于1946年2月15日,石美瑜任庭长。按照自中、美、英、苏等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关于处理日本战犯的决议,甲级战犯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羊,乙、丙级战犯由受害国家组成的军事法庭审判。在中国,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杀人狂各寿夫、田中军吉;进行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毅等先后被判处死刑。从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邹城法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审判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了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韩国前总统审判始末举世瞩目的韩国世纪大审判于去年8月26日暂落帷幕,韩国两名前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分别被汉城地方法院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22年6个月,两人还同时被判追缴与各自受贿金额相当的罚金2000多亿韩元(约800韩元合1美元)。这场引人瞩目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2,(2):147-147
2009年来,在市委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仙桃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以树立良好形象和提高审判质量为重点,紧密联系审判工作实际和特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审判工作和全面建设,较好地展现了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和人民法官的精神风貌。2007—2008年度被评为市最佳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9.
刘荣刚 《党史博览》2003,(10):15-19
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进行公开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拨乱反正、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彭真作为中央“两案”审判指导委员会主任,具体领导了“两案”审判,对“两案”审判作出了重要贡献。彭真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没有法制,要防止“文化大革命”的再度发生,就要制定法律“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凭借他们窃取的权力和地位,加…  相似文献   

20.
1976年10月6日,随着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在中国大地肆虐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随着拨乱反正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对造成十年浩劫的罪魁祸首进行审判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9月,中央决定设立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为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张春桥,就是这一次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