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坤斌 《政协天地》2010,(10):32-3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征地拆迁、土地补偿、环境污染、劳资工伤、医患纠纷等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日前,福建省清流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该县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据调查,2010年上半年,该县信访部门共受理信访件46件,审判机关审结各类案件942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信访作为一种民意诉求机制和权利补充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已成为公民行使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渠道,成为公民追求社会公正、公正和正义的重要路途。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我国的法制和信访制度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使得我国法制建设与信访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部分群众多择信访少问法律的现象比较普遍。正确引导群众既信访又信法,建立群众信访与信法的双信机制有着现实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在首届两岸四地当地政府解决行政争议机制研讨会上指出,如今公民解决纠纷信访不信法,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果任由各种纠纷肆意发展,最终不进入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渠道,而是循着信访这条路上下反复处  相似文献   

5.
目前,信访形势呈现出“走访量大、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非正常上访”的不利局面。为此武汉市信访系统就“信转访”问题展开调研,基本摸清了新时期办信工作的现状、产生“信转访”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出应对“信转访”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泗洪县围绕“思想观念大解放,改革开放大突破.县域发展大跨越,执政能力大提高”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岗人员中广泛开展了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在职自学和有组织的团队学习为主渠道,融学、思、行于一体的“全员学习”活动,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了学习成果与工作成绩的共享与互动.推动了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童星 《群众》2014,(4):34-35
<正>在信访和法治之间,不能以其中一个否定另一个,而应并行不悖深化两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发挥两套制度安排的正向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为正确处理法治与信访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汉应民 《人大论坛》2011,(10):42-43
成都双流县遭遇强拆的农民们状告政府屡告屡胜,却未能阻止地方政府强拆的步伐。记者随机收取了20个农民告政府强拆胜诉的案例,其中赔偿请求均未获得法院支持。法院判决强拆违法,却不能令行政赔偿到位;民众以法律维权,却被地方政府视为不稳定因素。像这样的“司法白条”,在双流县乃至整个成都市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上访群众明白有不平和冤屈向谁诉,找谁办,又避免无序上访、糊涂告状?这是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也是缓解干群矛盾、确保社会稳定的大事情。 近期《法制日报》报道:河北省永年县信访局与司法局联合成立涉法信访案件接待室,引导上访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涉法案件,终于使一些上访群众明白了一个理儿:“信访不如‘信法’”、“上访跑到省市县,不如直接找法院”。接待室自成立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信访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有一些涉法问题的当事人,对司法机关的处理不满意,或者不经法律程序,就向有关国家机关提起信访,寄希望通过上级的压力而改变对其不利的结果。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访"不信"法"。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就一部分当事人的心态而言,有的是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或对法律的  相似文献   

11.
一名北京小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测试,发现随机选择的14种鲜蘑中有13种经过漂白处理。然而,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进行的调查却显示,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蘑菇97%未检出漂白剂,可以放心食用。对此,一项  相似文献   

12.
信访制度作为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制度,在反映人民呼声、解决各类争议、化解纠纷矛盾、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时有发生的公众群体事件却呈现出"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特点。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稳定,给各级信访工作人员带来巨大工作压力,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也是一种阻碍,是一种和现代民主法治相逆的不正常现象。然而,部分人民群众在表达自己诉求时,为什么会陷入"信访不信法"的误区呢?对此现象,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们认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是不足取的,那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就是值得提倡的么?如果有人倾向于认为这个社会的“谎言”是没有底线的,那么“什么都不信”的底线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汝阳县刘店乡有个3800人口的二郎村,最近,人民群众把新盖起的一座"牛王庙"自动拆除了。这事说起来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在《代表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乡人大代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听到了二郎村有人在搞封建迷信,进村一调查,听老百姓说:这里近几年来先后暴死耕牛13头。有人放风说是得罪了牛王爷,让群众兑钱、捐物、出义务工,盖起了一座牛王庙,希望借牛王爷来保护耕牛。俗话说:"庄户人家好帮手,第一要数老黄牛。"牛除了帮庄稼人耕作运输外,每年还能积大量粪  相似文献   

15.
重建信任:“原汤化原食” “信任危机”来自“信仰危机”。毋庸讳言,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信仰危机,其形成主要肇始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度追逐物质利益,人的发展片面化,忽视或无视信仰和人生价值。加上中国传统信仰的世俗性与西方信仰的崇高性简单对接,有些人便会远离崇高,随顺世俗;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一时间是非难分,  相似文献   

16.
周毅 《现代领导》2002,(5):12-13
去年底刚刚拿到手的郑也夫的《信任论》,仓促之间,来不及作更多介绍,就上了我们的“年度选书”。事后总觉意犹未尽。这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关于信任的学术著作,虽说信任的建立是一次漫长的“千里之行”,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姑且将这次写郑也夫的访谈,在交谈中对信任的思考,算作这千里之行的一小步吧。  相似文献   

17.
18.
蔡永飞 《人民论坛》2012,(18):18-20
是社会焦虑、不公平感,还是思维惯性、情绪发泄,抑或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老百姓不信任、不相信政府说明了什么,有何特点,怎样应对应当说,老不信这个词,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为并非所有老百姓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每时每刻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在任何事情上、对所有官员都不信任、不相信。当然,以笔者的观察,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绝不在少数,而不被信任和相信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这一问题确实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  相似文献   

19.
江西定南县种养殖大户郑明房,由于下游龙南县水电站建设投资商在未取得合法用地的情况下,筑坝拦水致使其家园、承包作物被毁,一夜之间由富甲一方的致富能手变成无家可归、债台高筑的流浪者。为了讨回公道,郑明房义无反顾踏上了漫漫上访之路。在长达5年的过程中,一家人历经磨难,虽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赔偿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绝境之中,郑明  相似文献   

20.
江西定南县种养殖大户郑明房,由于下游龙南县水电站建设投资商在未取得合法用地的情况下,筑坝拦水致使其家园、承包地作物被毁,一夜之间由富甲一方致富能手变成无家可归、债台高筑的流浪者。为了讨回公道,郑明房义无反顾踏上了漫漫上访之路。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一家人历经磨难,虽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赔偿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